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少年儿童的心愿是什么?崇明县竖新小学和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最近联合举行的“红领巾论坛”上,一些少先队员或许说出了众多同学的心声:爸爸妈妈少管一点,会让我们更加自由和欢快。
孩子心声:不要什么都管
竖新小学由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托管四年来,学生表达心声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增强,愿意主动表达感受的同学也多了起来。前不久,一位队员写信述说烦恼:最近比较烦,回家做好作业,刚想打开电视机,就被妈妈“唬”住了,她说:“有时间看电视,还不如做作业。”看不成电视,想看卡通连环画,结果还没来得及翻开,又被爸爸“叫”住了:“看什么闲书,去预习明天的语文。”最让队员郁闷的是,在他们做作业时,爸爸妈妈也要全神贯注“盯着”,加大分贝“催着”。
老师建议:家长要管得智慧些
现在的孩子,并不是一味不希望管。有一位队员的父母亲经常上夜班,他独自一人在家做作业时感觉很不安:“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有时间管管我。”“不过,家长什么时候该管,什么时候不要管,还是有讲究的。”竖新小学四年级一位家长的话,勾起了许多家长和老师在管与不管中关于“艺术探寻”的回忆。
一位二年级女生的家长说:“我陪女儿一起学习,女儿做功课时,我会在一旁看书,让她受到感染;我叫女儿天天写日记,我也天天写,这样一起写能产生示范效应。作业做完了,我让女儿去找同伴玩游戏,或在室外散步。也许这样的管比较对路。”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李莉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人也在论坛上说,家长要从单纯的“陪读”转向“导读”,善于做学习型的家长。她认为,学生学习习惯上的问题与生活习惯的问题有联系,有时不妨从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入手来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告诉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早完成作业,能多一点自我支配的时间。她强调,管是家庭教育中必须的,但要管得有理、有利、有节。家庭教育专家徐韵安表示,坚持父母的榜样,坚持养成好习惯,坚持差异发展,也许就是一种管的智慧。
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盛裴校长认为,培养队员的自我管理意识,从父母“他管”到队员“自管”,是托管中要重点推进的项目。营造充满自信和活力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家长管得少又管得好。
上海市少先队名师沈功玲则希望今后各方能为队员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大胆放手,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让小雏鹰们展翅飞翔。
本报记者 苏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