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信马由道
■信力建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日前接受小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决反对“奥数与升学挂钩”,并建议取消奥数这门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再次掀起奥数存废之争。
早在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发表博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认为奥数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完全违反教育规律。其对少年儿童的摧残之烈,远甚于网瘾网迷。而在今年初,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却声泪俱下,高喊“奥数不是反革命”。她认为,由于家长望子成龙、一些培训机构漫天要价,加重了学生负担,以至于现在奥数被严重妖魔化了。但是数学是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参照,奥数对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开发是有好处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奥数到底该不该存在?奥数课程的设置,最初只是为了选拔在数理方面资优的学生加以培养,这个初衷并无碍于教学。但发展到后来,奥数已经成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优秀与否的标尺,校长们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作为选拔优质生的标准,奥数可以说还比较靠谱。家长们也无奈地说:平民百姓只能通过这种“相对公平”的渠道去竞争有限的资源。
如此看来,奥数这个“海盗”能够猖狂横行的原因似乎已经很清楚。所谓无利不起早,在中国,许多问题根治不了的背后就是它牵涉了利益,而这项利益往往是关乎整条利益链,环环相扣,以至于利益集团互相抱团维护“潜规则”。
奥数也是如此,学校不惜公然违抗国家三令五申的义务教育政策,把奥数说成了招揽人才的法宝。为了让孩子抢到名校资源,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不断加大投资让孩子学奥数,罔顾孩子的身心健康。当学校和家长为紧缺的学位博弈时,奥数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多年来赚得盆满钵满。比如北京,一年的奥数收入便达20亿元之巨。当然,“一问三不知”的教育部门对此乱象也只是一句“不支持”草草了事。结果,谁都不愿意挣脱这个利益链,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奥数成为圈钱的工具,成为压榨孩子幸福童年的刽子手。
事实上,打破利益链只需要正确的归位。早在2005年,教育部就明确规定,公办初中、小学禁办奥数班;随后又逐步取消了奥数加分、免试入学等政策。这就表明,公立学校只能够无条件履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不允许设置奥数门槛剥夺孩子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公立学校本来就是普惠性学校,与民校之间定位暧昧不清是一直以来导致教育畸形发展的原因。真正意义上的民校(非名校办民校)有自主招生权,可以根据办校特色,自行决定是否让奥数作为有天分的孩子择校的其中一项标准。
(作者系知名教育人士)
信力建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