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伶俐乖巧,出手无声
杨荫杭膝下有八个子女,杨绛排行老四,她上边有三个姐姐,下边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杨绛天资聪慧,善解人意,她上不和姐姐争权,下不和弟妹争宠,与父母相处,伶俐乖巧,温顺体贴。比方说,父亲饭后吃橘子,她主动帮助剥皮,父亲吃风干栗子、山核桃等,她主动帮助脱壳去衣,果品不论干鲜,一经她手,管保收拾得干干净净。
父亲午饭后要休息,一帮小孩懂事,自动散去。父亲有一次叫住杨绛,说:“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只是别出声。 ”杨绛乖觉,她拿了一本书,坐在父亲房里,大气不出,静静地翻,遇到要上厕所,或拿什么东西,也是如小猫行地,寂然无声。父亲一觉醒来,看到小天使般的杨绛默默陪侍在侧,心头一个咯噔,瞬间的温暖,岂是俚俗的一件“小棉袄”所能比拟!从此午休,都要杨绛陪。冬天到了,父亲屋里生着通红通红的炉火,火苗要不时加煤,不然就会熄掉。杨绛即使干这种粗活,笨活,也是屏息敛气,出手无声。
■钱学森:家世深厚,聪颖过人
钱学森从小就有志气,据说五岁时,能读懂《水浒》。
一天,钱学森问父亲:“《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一百零八颗星星下凡的。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情的,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变的呀? ”父亲觉得这问题挺大,认真想了一下,回答:“《水浒》是人们编写的故事,其实,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像岳飞呀,诸葛亮呀,还有现在的孙中山呀,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的人,只是他们从小爱学习,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钱学森听罢,大受鼓舞。
钱学森聪颖过人,做事爱琢磨,爱动脑筋。上小学时,男孩子喜欢玩一种飞镖,它是用硬纸片折成,头部尖尖的,有一副向后斜掠的翅膀,掷出去能像燕子一样飞行,有时还能在空中回旋。钱学森是此道高手,他折的飞镖,飞得又稳又远,小伙伴谁也赶不上。有人不服气,拿过他的飞镖检查,看看里边是否搞了什么“鬼”。这事,恰巧被自然课老师撞着了。老师走过来,把钱学森的飞镖复原,让他重掷一次,果然飞得又远又稳。老师把学生召拢来,让钱学森讲解其中的奥秘。钱学森说:“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就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了,尾巴就沉,先是向上飞,然后就往下栽;翅膀太小,飞不平稳,太大,就飞不远,爱兜圈子。 ”
钱学森的话,让小伙伴们大为折服:“鬼”原来不在飞镖,而在钱学森的心里——他就是“鬼点子”多嘛。钱学森的话,更让自然老师大为震惊:小小飞镖,里面有科学,钱学森无师自通,悟出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这同学不能小看。
■陈省身:天钟数学,性爱自由
陈省身的父亲长年在省城工作,每年只是到了岁尾,才回嘉兴和家人团聚。有一次,父亲返家过春节,给省身带了一套礼物,是当时流行于新式学堂的《笔算数学》,分上、中、下3册,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和中国学者邹立文合编的。此书初版于1892年,陈宝桢购得的这套,是第十八版,可见它在中国风靡的程度。陈宝桢把它送给省身,意在让他接触新学,还家当日,他略略讲了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算法,觉得儿子还小,待其正式上学后再教不迟。谁知陈省身一听就爱上了,他一个人私下里慢慢啃,越啃越有兴趣,没过多少日子,居然把3册书啃完,并且做出了其中大部分的习题。
1919年,陈省身已经满8岁,是上小学的时候了。清末嘉兴府辖嘉兴、秀水两县,陈省身的家在秀水,秀水城里最好的学堂是县立小学,家人把他送了进去。陈省身第一天上学,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发生了:课间休息,他看见老师把几个学生叫到一边,用戒尺狠狠打他们的手心。不用说,这都是课间表现不好的。陈省身没有进过学前的私塾,少见多怪,大为惊骇,不明白老师何以如此野蛮,学生何以如此可怜。散学后,他把这一幕告诉家人,并且声明,这样的学校,他宁肯不上。
果然,第二天早晨,陈省身死活不肯去学校。第三天也不去。第四天也不去。这是陈省身对外部世界做出的第一次激烈反应。这样一件大事,家人一定把它报告给陈省身的父亲。父亲是怎么表态的,现存资料没有显示。但结果很清楚:陈省身胜利了!作为一代数学宗师,他创造出只念一天初小就罢学的豪举。
■黄万里:一是闹,二是傲
黄万里生于上海。他母亲总共养有12个孩子,存活9个,5个男孩,4个女孩。黄万里排行第三。由于祖父祖母早逝,父亲又长年在外,母亲独力照顾一个大家庭,实在顾不过来,这就导致孩子的成长,呈散漫的放羊状态。黄万里天性顽皮,愈是没有人管,愈是人来疯。
小时候,黄万里的调皮捣蛋是出了名的,他的一个亲戚回忆:“小万里不仅自己闹,想出各种花样在家里闹,还招来一群村野顽童一起闹,爬树钻洞,大呼小叫,奔走追逐,总之是闹。 ”有一例为证:黄万里有一个姑姑,年长未嫁,一天,姑姑与男朋友关起门来谈话,气氛十分神秘。黄万里预感有好事,事先躲在床底下偷听。当一对情侣敲定终身大事,他突然从床底下钻出来,大喊:“噢,成功了!成功了! ”
调皮之外,还加上骄傲。这大概也是儿童的天性,总想当第一,总要争英雄。父亲偶尔回家,考察黄万里的禀赋,看出他的毛病,一是闹,二是傲。对于前者,父亲给予谅解,淘气是儿童的专利。有时黄万里闹急了,父亲便轻轻指着他的脑瓜,笑嘻嘻地点上一句:“你总要闹出个名堂才好!”对于后者,父亲决不姑息,他经常告诫黄万里:“古人云‘虽有周公孔子之德之能而骄者,则其人决不能称贤’。戒骄必须从内心出发,仅在形态上不虚伪犹不足道也。 ”
■侯仁之:体弱多病,母爱无涯
侯仁之生于河北省枣强县肖张镇。这不是他的祖籍,他的老家在山东省恩县庞庄。侯仁之的父亲也与杨绛、钱学森、黄万里的父亲一样,整天在外忙碌,他的童年,大部分是与母亲一起度过。
侯仁之幼时身体孱弱,也没大病,就是弱不禁风,碰一碰就倒的样子,难以坚持正常上学,总是读一阵,休学一阵,这对他是很大的打击。尤其复学之后,照例要留一级,对于幼小的心灵,更是雪上加霜。这个时候,母亲的作用就充分显示出来了。母亲鼓励侯仁之,人生在世,经历这灾那难,是很寻常的,生病不要紧,你年轻,生命力强,经过治疗、休养,很快就会痊愈。又说,人生是一场长跑,一时的快慢无关紧要,关键是后劲。
为了使侯仁之病中的心灵得到优质的滋养,母亲为他订阅了多种外埠的画报,这在小小县城,是很奢侈的事。钱学森的启蒙读物是唐诗宋词,陈省身的是《笔算数学》。侯仁之的读物别开生面,是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图画。侯仁之从画报了解人生、世界,他苍白的童年也因之变得五彩斑斓,多姿多态。
■季羡林:穷乡僻壤的野小子
季羡林的童年,没有幼儿园,没有书香,没有父爱母教,对于城市、高楼、电灯、娱乐、英雄等等,缺乏起码的想象,唯独对于本能的口腹之欲,情有独钟。晚年季羡林作《我的童年》,他在文章中说:
“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蜷,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
“大概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对门住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每年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总带我走出去老远到别人割过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拣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篮子递给母亲,看样子她是非常欢喜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子比较多,她把麦粒磨成面粉,贴了一锅死面饼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来了,吃完了饭以后,我又偷了一块吃,让母亲看到了,赶着我要打。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 ”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