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教育:导向素质教育理想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1日 10:11   新浪教育

  2011新教育发展会议暨佐藤学报告会于2011年7月9日-7月11日将在江苏常州盛大开幕。本期会议以《守望我们的田野》为主题,是推动新教育实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专家指导和专题研讨的平台。以下是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新海报告实录:

  【摘要】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五个观点”为核心思想,以“六大行动”为具体途径,以“四大改变”为主要目标,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通过几年的研究,在新教育儿童阅读、理想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鲜明的主张,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成为通向素质教育理想园的一条路径。

  【关键词】新教育实验;教育生活;素质教育  

  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的研究》与《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全国重点课题与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是一项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改革实验,从2000年萌发至今已经十年。目前实验范围遍布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32个实验区,1148所实验学校,130多万师生参加了实验。由课题组创办的教育在线(www.eduol.cn)网站论坛的注册会员已超过36万人。2007年新教育研究院在苏州注册成立,是新教育实验的组织和管理机构。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先生于2010年7月在河北石家庄桥西区课题现场结题会上高度评价:“这是学会‘十一五’课题中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课题之一。它不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而是由一批专家和一线教师组成的追梦人的自觉行动;不是要我搞,而是我要搞,有很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而是在继承借鉴基础上的改革创新,因此不是废墟上的重建,不是零起点,因而能根深叶茂。它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它的团队成了我国教育研究和改革的一支生力军。”

  一、新教育实验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新的时代总是要呼唤新的教育,一个时代理应有一个时代的教育特征。进入2l世纪,中国的教育如何发展,如何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教育”,已成为众多有识之士深切关注的重大论题。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中,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便是新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有被称为“新教育之父”的英国教育(微博)家雷迪(C.Reddie),以及怀德海(A.N.Whitehead)、沛西·能(P.Nunn)等,此外还有德国教育家利茨(H.Lietz)、法国教育家德摩林(E.Demolins)、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D.Decroly)、瑞典教育家爱伦·凯(E.Key)、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等。他们主张建立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教育,在各自的国家建立“新学校”。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雷迪创建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雷迪认为,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促进儿童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身体和心灵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用书本知识去压抑儿童的发展。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也曾明确提出“新教育”的概念,他在1919年发表的《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则视其发明能力之如何耳。”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对新教育和旧教育也都有他们的认识。蔡元培先生就曾经写过《论新教育和旧教育之起点》一文;陈鹤琴先生把活教育作为旧教育的对立面,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新教育的概念,但是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新教育;黄炎培先生也在他的很多论著中多次使用新教育的概念。到了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阐述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及一系列教育问题时,也明确指出:建设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东西。

  纵观中国教育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肯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中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中理想主义的色彩还是较少,缺乏应有的对现实目标的批判和超越;中国教育片面追求与现实的适应和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引领时代、提升社会的功能。正是从这样的思考出发,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对新世纪中国教育进行了沉思和理性观照,建构了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新教育”,为更好地发挥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2002年正式开展了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以“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核心理念,以“五个观点”(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为基本思想,以“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为具体途径,以“四大改变”(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实验”。实践证明,新教育实验是通向素质教育理想园的一条路径。

  素质教育的特质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教育,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得终身自我发展能力的教育。新教育实验正致力于促进素质教育思想行动化、具体化、系列化、大众化,打造素质教育的经典个案,形成系列的可操作的实验主题、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从而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新教育实验研究的核心追求与主张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追求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认为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有这么四层意思。一是教育就是生活;二是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三是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四是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完整的。这是新教育人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可是,现实的教育生活对大多数师生来说,也许还不是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者常感到无奈、迷茫、困惑,并不断追问,“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什么”,“怎样进行教育”等等,重新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思考这一系列基本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命题,从本体论来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即所谓的教育生活。从价值论来说,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它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从方法论来说,“新教育实验”是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等六大行动,以及一些具体的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生活是一个人整个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教育生活是否幸福,将影响其整个人生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人总是追求有价值的、幸福美好的生活。“生活本意在于创造幸福感”。教育生活也是如此,幸福的教育生活是人生幸福现实化的重要体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育不仅给人幸福,它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只有在愉悦快乐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追求幸福,永远是人的天性或本能。所以,新教育实验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当然更有对当下某些教育问题的担忧与不满。应试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作为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让个体的“人”成为“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哲学意义上的“人”的 “个体”,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生活的主体是儿童,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在其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多种需要: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不断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儿童作为完整的人,过理应完整的生活。“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一个总体……”教育不仅要满足人的需要,还要引导人的需要,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灵”的完整。新教育实验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著名儿童教育家、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吉林老师说:“朱永新先生在‘新教育’中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出的让老师和学生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引起我极大的共鸣,唤起我对教育更多的美好的憧憬,深感‘完整幸福的教育’是顺应人性的,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高度概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教育’鲜明地提出的‘完整幸福’是切中当代教育的时弊。正是教育的不完整,成为国家一直想推行的素质教育的极大障碍。因此,我禁不住要鼓呼、赞美‘新教育’,它是解放学生、解放老师的教育,是真正的‘新教育’。”

  在这么多年的实验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四个鲜明的新教育主张。

  (一)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营造书香校园”是“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行动,阅读推广成了全体新教育人共同的使命,“儿童阶梯阅读”是其中的一个研究项目。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每一个儿童寻找到此时此刻最适当的阅读书籍,为每一位教师探求到此时此刻最适合的指导方式,为每一所学校营建起此时此地最适宜的阅读情境。新教育认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共读,是一个班级、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共同生活,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于东西部之间以及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做(行动)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

  书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密码,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生活,共同编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授认为: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地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站在更高的哲学与人类学的层面,新教育提倡“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正如杜威所说:“共同生活过程本身也具有教育作用。”“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只要一个社会不想通过仅仅培养个体残酷的竞争力而使社会充满着冷酷和暴力,而想在竞争和合作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形成一个拥有共同愿景与语言的有机共同体,那么家庭与学校中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就值得大力提倡。

  (二)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

  构筑理想课堂,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之一。多年的实验探索,项目组认为,课堂可以从教学活动基本框架的落实、知识理解抵达的深度、主客体之间及主体间的对话质量这三个层次来考察其成败。新教育提出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课堂就是要不断“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他说,“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奥秘:发现宇宙与人类,书写宇宙与人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重温,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延续。”“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重新经历此一过程的,不应该只是教师,而更应该是学生——全体学生。这样,课堂教学上的三个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就不应该是教师隔在知识与学生之间,用某种手段,将现成的知识转交给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新教育所构建的课堂生活是师生围绕“问题——知识——文本”(由教材、考试所提出,与背后深广的学科,及更为深广的人类生活相联系),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在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与顿悟。

  在此基础上,走向新教育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朱永新教授强调,如果我们错误地、片面地理解了上面的表述,忽略了“知识这一伟大事物”背后有个“共同体”的概念,忽略了从后结构主义的角度,用主体去重现、重写知识与真理的意义,而把教学的全部重心都放在认知这一维度,那么有可能我们会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犯下另一种错误。对这种错误,早在多年之前,叶澜教授就进行过批判:“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是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这一方面是近代以来理性主义哲学和主智主义教育主流思想的反映,同时也是习惯于把原本为整体的事物分割为部分、方面的思维方法的表现。具体地说,就是把生命的认知功能从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突出其重要性,把完整的生命体当作认知体来看待。”“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无疑,理想的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依据建构主义教育学的观点,可以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的,历史性的,生长性的)。也就是说理想的课堂生活,在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

  当然,如果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知识、生活、生命的侧重,本身也可以视为整个教育观念的三重境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相对重视知识传授的精致与效率;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相对重视的是生活,认为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学习课业、养成习惯的地方;而以人本主义与后现代教育学为代表的当代教育学,则把知识、生活、生命的高度融合与深刻共鸣,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问题是,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现场,这样一种理想有多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新教育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现实中,去寻求空间,这需要勇气与智慧。

  (三)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实现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快乐感是教师幸福的应有之义,教师的创造力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教师的生活在于以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享受教育生活本身而带来的幸福。教师生活的幸福与完整,并不表明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瑕,而是承认教师原本是一个真实的整体,教育生活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所以,教师生活不单单来自外部的融合,最终必须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真正的教师生活解放源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所以,新教育主张要不断探寻教师的内心生活,教师的生活应当是源自心灵的教育生活,源自“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当我们唤回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时,才能把自己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也才有机会在学生们的内心获得默契的回应、共鸣,才会把快乐与痛苦看作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教授从子贡倦于学“愿有所息”与仲尼“生无所息”的答复中,教导新教育人应该秉承儒家修身齐家,进而改良社会的传统,担起教师职业之天命;从洪堡特“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的论述中,希望教师能成为民族语言的转译与承载者,成为中华文化自觉的传承者;从雷锋、张海迪、孔繁森、袁隆平等英雄的身上,告诉人们教师的生命应该是一首诗,不能失去崇高感,要永远超越与追求;寄望教师能让学生,也让自己,在跨越重重困难以及怀疑之后,仍然能够建立起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自我,对于存在的根本信任乃至于信念。朱永新教授希望所有的教师能以孔子为职业榜样,为人生典范,在危机前,选择挑战,选择坚持,自觉地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编织在一起,把自己的生命汇入由孔子开创的伟大的传统之中,汇入正在形成的新教育传统之中,真正地摆脱种种虚无与倦怠,书写自己的职业传奇、生命传奇,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文化,为学校立魂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物表化、文本化和标语化。许多学校有豪华的建筑,但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教育意蕴;有精美的制度手册和成堆台帐资料,但没有成为师生的行动力量与生命记录;有满墙的标语口号,但没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学校文化偏重了物的形态,导致千校一面,特色不鲜明,个性不突出。说到底,学校没有灵魂。

  如何让学校真正拥有灵魂。新教育认为,一种成熟的学校文化,应有一个明确的理念统摄着学校生活的一切领域。这个理念就像一轮太阳,照射到学校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校的各种生活总是这个灵魂的体现与实现,是朝向这个灵魂的一种努力。新教育强调,校风是学校已经形成的文化;校训,是学校想要拥有的文化,是学校借一句警言,把自己带往一个理想之境。新教育发现,仪式、节日、庆典是新教育学校的文化“节气”。基于新教育理念,开学日,师生生日,毕业日,阅读节,以及学校自己的节日,才是教育生活中最重大的日子,郑重地对待这些日子,擦亮它们,装点它们,将使得教育生活不再平淡,而充满神奇。新教育希望,学校作为师生共同建筑、装点、生活的世界,它的设计,它的粉饰,它的绿化、美化,都应该由师生们来共同完成。真正美妙的教育场所,就是师生亲自创造的空间,一棵树,一棵草,一堵墙壁的粉刷,一个标志的设计,都是师生漫长生活的结果。新教育相信,学校文化,就是讲述,和为了讲述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传奇故事。我们应该让那些优秀的师生个体,成为学校的英雄与榜样,成为最有力的教育力量,成为学校叙事中的绝对主角。

  朱永新教授指出 “应当坚持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以追求卓越之精神为动力,以富有最高价值指向的文化精神为引领,努力促进学校文化的国际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的高度协同,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将它的精华融注到学校文化中来,建构一种积淀厚重、情理交融、充满活力、风貌独特的学校文化,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蕴。”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学校文化之魂,是要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来,换而言之,应该努力把新教育之魂“活出来”。新教育人愿意用文化的自觉,打造群星璀璨的学校文化景观。

  三、新教育实验研究的“因变量”

  新教育让教育回归于人的生活方式,回归于幸福完整的教育目的价值论,通过多年的实验,不仅提出了鲜明的新教育主张,还形成了“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毛虫与蝴蝶”的儿童阶梯阅读课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每月一事”的德育课程等,正在逐步实现教育生活的“四大改变”。

  1.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新教育实验最根本的逻辑起点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基本路向就在于进行“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新教育研究团队摸索出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通过“三专模式”来实现: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这几年的最大成果就是涌现了一大批在实验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山东临淄的常丽华,河南焦作的张硕果,山西运城的高丽霞,吉林一实小的张曼凌……教师行走方式的转变与快速成长,是新教育实验亮丽的风景。

  2.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新教育实验是通过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一起在新教育实验中成长。新教育儿童课程,“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儿童每天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学会经常反思生活,养成终身有用的习惯。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都因读书而改变了自己精神状态和气象,许多学生在“教育在线”开设专栏,出版个人或班级著作,性格由孤僻古怪而变得开朗活泼。学生生存状态的现实改变是新教育实验最重要的成果标志。

  3.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是学校发展重要的一条路径或者说一个模式,新教育实验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它非常重要的人类几千年最伟大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的积累,也有着无数成功经验的模式。如果学校真正抓住了教师发展这个基点,抓住了书香校园这个关键的行动,抓住了六大行动创造性的发展,学校发展模式自然就会产生。通过新教育实验,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如今已经成为国内颇有影响力的学校,如山东临淄金茵小学、浙江萧山银河小学、江苏常州湖塘桥中心小学等等。

  4.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和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是朱永新教授倡导新教育人必须遵循的四种精神。新教育希望创造一种科研范式,一种能改变教育生活,能推动学校发展的科研。新教育开展的是一种行动科研,是行动的研究,是校本的研究,这是科研的一种新的范式。这种范式,被中央教科所原所长朱小蔓教授称为“草根运动”。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认为:“(新教育实验)最吸引我的,当是它的平民教育价值,以及行胜于知的探索精神。它是从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出发的,而不是源自学术化的教学实验、为满足学科建设或课题的需要。它是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大多数普通学校的,而不是面向少数重点学校、满足它们锦上添花的需要。它是面向普通教师的,明确地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专业成长作为主轴,从而抓住了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育品质的核心。不仅如此,应当说新教育实验远远超越了提高教育质量这样稍嫌功利主义的目标,而直抵教育的真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给教师一种充实、美满、有尊严的生活,从而走向了崇高的人道主义。”

  新教育实验才刚刚上路,新教育人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愿意如犟龟一样为着理想和信念,执着与坚守。新教育人坚信,只要上路,一定会遇到庆典。

  【成果链接】

  新教育实验的重要支撑性理论著作《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本)韩语版版权输往韩国,伴随朱永新教授对新教育实验前行思考的著作《新教育》《朱永新教育讲演录》不断修订再版。由新教育研究院编辑的《新教育文库》——新教育实验课程操作手册系列丛书出版,分别是《构筑合宜的大脑》(铁皮鼓编著)、《构筑理想课堂》(干国祥编著)、《手心里的光》(马玲编著)、《在农历的天空下》(常丽华编著)、《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许新海主编)。教育在线丛书出版,分别是《学校管理的艺术》(祁团、丁莉莉主编)、《可以这样做班主任》(屈红霞、毛春铧主编)、《与优秀教师同行》(刘祥、刘恩樵主编)、《教师的第九个小时》(刘恩樵、刘祥主编)。各实验区、实验学校为一线教师及学生出版的新教育丛书有上百册。

  朱永新教授获“2007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称号;获“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称号;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称号等。朱永新教授应邀出席新浪2008中国教育盛典;出席2009年教师阅读年颁奖仪式;到韩国全北大学做“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专题讲演等。新教育研究院荣获2008年度“阅读推广奖”。日本东方书店出版《沸腾的中国教育改革》一书专门介绍新教育实验。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新教育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