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孩子重压下“断绝母子关系” 中国虎妈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9日 17:32   北京晨报
  太烦了,我要断绝母子关系!   太烦了,我要断绝母子关系!

  小学5年级的伢,在妈妈的重压下,竟然要“签字画押”断绝母子关系!焦急的妈妈王丽(化名)在网上发帖求助:“我该怎么办?”其实,早在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她就送儿子到校外培优班培训英语,但孩子似乎不太喜欢英语,学着学着就厌烦了。这个暑假,王丽准备在家里亲自辅导孩子英语,不料孩子却和她唱反调。

  不久前,美国虎妈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式父母的热议。与之相比,王丽俨然中国虎妈,而她对孩子的要求在中国妈妈中却很寻常。有网友犀利地指出:“母子关系都到这个程度,还在纠结如何辅导孩子学英语,何为本,何为末?”这个问题,显然值得当下所有的中国妈妈思考。

  评判

  抽了包办父母一记耳光

  白纸黑字,母子俩“对簿公堂”般签字画押,只因孩子难负重压。伴着一丝黑色幽默的戏剧,无疑刺痛了无数家长们的心,也敲响了教育问题的警钟。暑假期间,纷繁复杂的课外辅导班目不暇接,父母亲不仅要以各种方式将孩子送进最好的辅导机构,最终结果并未如愿。高压下也产生了畸形心理,双方关系慢慢冰封,极端行为亦层出不穷。

  “要我读”还是“我要读”两者的角色转变应当正视。当下,培优教育的大语境下,城市里的孩子们假期或琴棋书画、或奥赛班、或体育训练等等,都说明了家长以自己心目中的模式培养孩子。其效益当然利弊兼存,孩子个人能力得以提升,但却难免模式化,必然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

  小小年纪唱反调,扬言“断绝关系”透露的是父母亲的无奈和苦楚。一个拥有近7000名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惊悚名字取名“父母皆祸害”,代沟之间的时代对峙倒置了僵硬的双方关系。这也导致了“家长焦虑症”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伤,也即是标准的“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包办人生”。显然,这“以爱之名”的高压培养模式下,最终也造就了孩子的叛逆和不安。

  替孩子“包办人生”的传统做法必然导致厌倦心态的滋生和繁殖,中国的父母应该学会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应在坚持孩子个性独立的同时,以可接受的教育方式,适当地加以素质拓展和提升,而非完全一己之私的“灌溉式”辅导。曾金

  妈妈错在急功近利

  “心仪的初中”也好,“重点初中”也罢,当妈妈的希望儿子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这本没有错。但这炎天酷暑,本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日子,可你非得送儿子去校外培优班学习英语不可,而孩子却又“厌烦”,这就有些“强捺牯牛喝水”。此时此刻,当儿子与你翻脸后,气愤的王丽戗儿子:“你脱光了我给买的衣服才能离开这房子,还要赔我在你身上花的钱。”——这哪里是在教育孩子,简直就是在“做生意”。再来看王丽的儿子,他多少也对其妈妈的这种“言传身教”有些“耳濡目染”;甭看这孩子才上小学,但他还是蛮“讲契约”的——欲断母子关系,他要妈妈签字画押,只不过表现得有些“急”;同时,这小子也是蛮有商业头脑的——面对母亲的“算总账”,他反驳:“你是自己愿意投资的,亏损了就得自己承担。”

  身患“焦虑症”的“妈妈王丽”,你只顾“抱怨儿子”,却不知道自己教育孩子“路子不对”。

  孩子不愿去校外培优班学英语,父母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儿子不愿去学英语?”一者,暑假是放假的日子,还是上课的时光?二者,孩子有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去学英语”,是为了“妈妈的面子”,是为了自己“将来的人生”,还是为了“济世安邦”?三者,英语该怎么学?是“自觉自愿”而循序渐进,还是“被强行塞进校外培优班”?四者,也是更为关键的,“妈妈王丽”,你的孩子现在英语成绩不好是不是将来就一定成绩不好,他现在“厌烦英语”是不是将来就一定“厌烦英语”?你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得尊重孩子,就得“从长计议”而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妈妈王丽”,你儿子才上小学,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只要方向对头,不要怕路途遥远;但怕就怕,有些家长教育孩子“急功近利”。张传发

  分析

  奴仆与皇帝

  现在的家长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一言堂”现象,家长的一切,小孩都必须听;另外就是“小皇帝现象”,尤其在大城市里,家长在孩子面前成了奴仆。令人称奇的是,许多家长将二者统一起来。在孩子的生活上,家长在孩子面前是奴仆;在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设计上,家长又成为孩子的“皇帝”,家长们按照自己的设想,把孩子当成了一件“作品”,为其设计着自认为是“美好的未来”。

  孩子是家长的孩子,他们更是自己的主人。“但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又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八十多年前,鲁迅写过《我们怎样做父亲》,他沉痛地写道,“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前者做了更前者的牺牲,自己无力生存,却苛责后者又来专做他的牺牲,毁灭了一切发展本身的能力。”试想,那些唯恐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们,那些逼迫孩子拼命学习的家长们,哪一位以孩子的需要为本,不是以大人的方便为本?哪一位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他?

  “五四”的时候说要抛弃旧文化,引进新文化。近百年过去了,我们的家长们还沉浸在“东方古传的谬误思想”中,还在压迫孩子,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假如做父母的心态也调整不过来,假如不能做到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他,仍然漠视孩子的真正需要,那么,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孩子要和父母“断绝关系”,还会有更多的孩子要离家出走,甚至会发生孩子自杀、孩子弑母等令人痛心的人伦悲剧!

  我们不要埋怨社会环境,请首先从自己做起,不要让孩子做“无谓的牺牲”。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做“觉醒的父母”,尊重孩子的独立生命和人格,理解他,解放他,做一个指导者、协商者,而不是命令者。马莉

  追问

  有多少孩子不堪课外辅导

  在父母的逻辑中,孩子英语不好,就要补课,不补课,英语成绩提高不上去,以后的重点中学、重点大学都与其绝缘了,可孩子却不是这么想,因为对英语没有兴趣,硬逼着他学,怎能学好?闹僵了,也就要和母亲断绝母子关系了。为了看得见的“功利果子”,为了所谓的“为孩子好”,在“爱”的名义下,孩子的自主权全部被剥夺了。

  暑假期间,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入了辅导班“继续学习”。近距离的补课不新鲜,现在还出现了“跨省补课”。近日山东武城二中部分教师组织这个学校至少400名学生到河北省故城县补习,让人很无奈。跨省补课不可想象,不堪课外辅导和母亲断绝关系不可理解,种种荒唐的背后是教育的过于功利化。教育是应该带些功利,但却不能过于功利化。否则,父母和学校累,孩子则更累。

  与母亲断绝关系,就能够不学英语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孩子还小,不懂事,不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与“应试教育”相抗争的。一首题为《妈妈,我压力好大》的小学生诗歌在网上一经出现立刻引发很多家长的心酸和共鸣。实际上,教育没有特效药,教育最应该“对症下药”,即因材施教。明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却偏让其将时间全花在数学上,效果势必适得其反;明知道孩子喜欢语文,却不让其看课外书,孩子如何能够快乐?

  教育少些功利化,孩子就多一份快乐,母子的关系也不至闹得如此僵硬。还有多少孩子不堪课外辅导?还有多少孩子被迫奔波在烈日下?王军荣

  ■延伸

  外语教育该反思了

  人们总是有一个疑问在心头,学英语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学,还是为了运用而学,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弄清楚。要求那么多人、花费那么多钱学一门今后几乎不怎么用的课目,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话又说回来,孩子不学习英语,如何应付考试和升学关呢?英语作为必修课,不学肯定不行,但孩子又不愿意学,这可难坏了家长和孩子。我们能不能对孩子学英语的问题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一问不肯学英语的是少数孩子,还是多数孩子?如果是前者,则无需调整;如果是后者,则需作出调整,最好把学英语作为选修课,与考试和升学脱钩,任孩子们凭兴趣来学,兴趣多的则多学,没兴趣的则少学,从源头上修正学英语费精劳神,到头来少有人用的尴尬局面。景志强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奥赛班 母子关系 培养模式 家长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