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居委会暑期“变身”托儿所 呵护打工子弟儿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 15:40   上海青年报

  一阵急促的脚步,夹杂着孩子召唤同伴的叫喊声,打破了龙华街道龙水居委会的平静。居委会书记王建美看着一串熟悉的身影一溜烟地跑进了门前的天井,露出了怜爱的笑容。“不要跑,慢慢走!”……几分钟后,这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已经端坐在活动室4张小桌子拼成的大方桌旁,只等一声令下,他们就将开始今天的快乐游戏。

  这一幕从7月初暑假伊始,每天都在居委会上演。居委会干部笑称,这里一到暑假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托儿所”,小区中从外地来上海过暑假的孩子们在这里玩耍、学习、交朋友。尽管没有很大的场地、没有充足的人手,也没有高级的玩具,龙水居委会的这个“暑期学校”却从1997年起坚守至今,呵护着到父母打工的城市看看的孩子们。

  本报记者 丁烨

  暑期学校老师眼中的孩子们   

  “不娇气,很懂事”大热天小区打扫卫生“一叫就来”

  夏太浜地区在龙华街道颇有些名气。由于这个地区的地皮曾经大多是本地农民的宅基地,因此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民在自家的宅基地上陆陆续续造了房子。这些矮平房成为如今小区内房屋的大多数样式。

  大雨如注的清晨,当记者踏着满地的积水走进小区时,面前时不时地掠过放假在家的孩子在蜿蜒曲折的弄堂中奔跑的身影。居委会文教老师胡洪敏说,外地来沪过暑假的孩子们都非常“皮”,其活泼程度超过很多人的想象,不过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不娇气、很懂事”。

  胡老师的话在居委会活动室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这间并不十分宽敞的房间中,由几张小课桌简单拼成的大桌子摆放在中央,这是所有棋牌类活动的“基地”。16个孩子听话地围坐在大桌子周围,不时与邻座的朋友“交头接耳”探讨着什么有趣的问题,发出低低的笑声。

  “现在开始玩吧!”伴随着胡老师的一声令下,原本安静坐好的孩子们突然炸开了锅,动作迅速且熟门熟路地拿出了游戏道具,开始摆放起来:按好飞镖的镖盘、摆好飞行棋、中国象棋的旗子,整理好扑克牌;而那一边,一个看似“小头头”般的男生正安排想要玩飞镖的同伴依次排队,口中还吆喝着:“不排队不能玩哦!”很快,原本乱哄哄的房间很复秩序,小朋友们各自开始了自己的游戏,而那些喜爱看偶像剧的女孩子们则结伴坐在电视机前,讨论着剧情。

  “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在上海打工,现在家里都有人的。有些是姐姐带弟弟、有些是哥哥带妹妹,每天都来这里报到。我们居委会8点半上班,他们8点钟就等在门口了。”胡洪敏指着其中几个小姑娘说,“她是早上要帮妈妈卖饼的,她是要帮父母卖菜的。这些孩子都很会做家务,帮父母解决很多问题。有些孩子家里条件不好,没有空调,我们总是早早把空调打开,让他们凉快凉快。”

  和有些上海孩子相比较,胡洪敏说她更喜欢这些外地来沪过暑假的孩子们的淳朴,“再热的天,只要我们去叫一声,他们都很积极地过来帮忙,无论是小区里打扫卫生、捡垃圾,还是去外面搞什么活动,只要一叫,就都来,从来没什么扭捏、搭架子。有些小男生虽然很‘皮’,但一讲道理就听,就算打架,也是打过就好,不记仇的。”

  孩子们眼中的上海

  进社区活动室,当世游赛志愿者“上海人都对我很好”

  正当顽皮的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拥在玩飞镖的队伍之后,一个文静的女孩子却自觉主动地在帮同伴整理着刚刚弄乱的各色棋子。11岁的刘文静看上去有些羞涩,在她的努力下下,凌乱的桌面很快恢复了整齐,而13岁的李明朝与小伙伴开始了又一轮的“楚汉之争”。

  李明朝过几日就将回到老家江苏宿迁继续读书,8岁的弟弟也要跟着他一起回去。这已经是第5个他在上海度过的暑假。他表示“每年都要来的”,因为“喜欢上海”。几年前,父母来到上海打工,爸爸是快递员,妈妈做了空调公司的员工,李明朝和弟弟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过。喜欢上海的原因是“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些好朋友都是在这间活动室结识的,他叫得出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也知道每个人喜欢玩什么游戏,有些什么爱好。

  对李明朝来说,每天早上带着弟弟去菜场买完菜回来,洗完兄弟两人的衣服后,就开始了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来到这间活动室等小伙伴们的到来。繁华的大上海对这个每年都来过暑假的男孩来说,并没有“家”的意义,但他觉得周围的上海人都对他很好。“我以后想到上海来读书。”说完,李明朝搂着弟弟咧着嘴笑了起来。

  与熟门熟路的李明朝不同,第一次来上海过暑假的安徽小姑娘姜楠说,这1个多月注定是她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这个暑假,姜楠做了许多以前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我以为我就是每天在家里带弟弟而已。”参加了由大学生来担任志愿者的爱心学校、参观了公安博物馆、参加了模拟课堂剧本的演出、担任了世游赛的小小志愿者……她告诉记者,如果没来上海,现在她就是在田里放羊、插秧,而今年,爱学习的她在上海学会了很多“本事”,“比如做志愿者,我可以为别人提供帮助,自己也学会了许多与人沟通的技巧。”

  在姜楠空间局促的家中,记者看到了已经打包好的行李。她说,明天就将回到安庆老家,准备新学期。“我明年还想来的。我很喜欢上海,喜欢上海人。”

  17年如一日传授安全与“七不” 最遗憾找不到辅导作业的老师

  “我们这个小区很特殊,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大致是一半对一半。”说起本地区的人员情况,龙水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王建美如数家珍。“小区里按照户籍来说有800多人,现在本地居民大约只有400多人住在这里,其它房子都出租给了外地来打工的人。其中有许多人在这里一住就是好几年,在这里生了孩子。也有很多人,小孩子在老家,每年暑假才过来。”王建美指着正在活动室中玩耍的孩子说道。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这里外来人口已经很多了。我们发觉一到放暑假,许多小区里的小朋友由于没有大人的约束就在外面疯玩,在马路上、弄堂里乱跑,很不安全,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自觉做暑假作业。”这些“散养”孩子的安全问题,在当时令居委会干部们十分担忧,“如果孩子出了什么事,那怎么办?恰巧街道对社区的孩子寒暑假怎么管理也有相关的要求,正好,我们想到了干脆开办一个暑期学校,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统一管理。”

  于是,1997年起,龙水居委的暑期学校开始“招生”,“其实,只要他们愿意来报到,我们就接收,提供场地、管理的老师,还有游戏的道具。小朋友的父母都要打工,根本没空管他们,一听说居委有这个活动,都很欢迎。”几年之间,这个暑期学校成为许多家长一到暑假最放心的地方,几年之间,暑期学校的课程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更新调整。

  “有几个常规课程是一直不变的,比如安全课,我们在每年暑假一开班的时候就开这个课,用电、用气、交通的安全,反复地讲,因为这些孩子独自在家,家里又本来就是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很有安全隐患,还要叮嘱那些调皮的小孩不要去河里游泳。还比如‘七不’规范,也是每年都要讲的,希望他们能讲文明、懂礼貌。还有就是丰富一些游戏的项目,这几年除了棋类、飞镖,还专门开了乒乓室,让孩子们暑假多运动,再举办一些游戏的小比赛。”

  对于王建美来说,看着这些孩子能愉快、安全地度过假期,就是最值得高兴的事,她说,这是居委会的一份责任。“这个暑期学校开了很多年,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孩子与我们也都熟得不得了,一到放假,就自己跑过来,像回家一样。有时候他们自己要去参加街道的暑期活动,没人带弟弟妹妹,就把弟弟妹妹‘托’在居委会,所以我总是说,我们这里就是‘托儿所’,一天到晚都有小孩的。”

  如果说觉得暑期学校里还有什么遗憾,王书记说那就是“找不到什么长期的老师来给孩子辅导暑假作业”。“有些有条件的小区,业主里就有退休教师、大学生,可以有时间来给小孩辅导功课,但在我们这里还没有这个条件。大学生也会来服务,不过都是1个星期这样短期的,没法满足需要。我一直想在暑期学校里多1个辅导作业的课程,希望以后能有这样的能力与机会。”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小学 小学 打工子弟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