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探访“试入学”现场 开学前先找找“感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4日 13:34   申江服务导报

  “我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啦!”、“来,拍拍手,表扬一下自己,一二三,我真棒!”、囡囡,“ 牛肉蛮好的怎么不吃啊?多吃一点呀!”……

  8月,暑假中平常的一天,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却热闹非凡。学校特别准备了三个整天的“试入学”,为一年级新小朋友做好衔接和过渡。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幼小衔接”机构不同,这里的学前准备更有针对性,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小学的校园环境,适应将来学习的节奏。

  课堂上:随便站、爱插嘴、哭鼻子

  语文课上,班主任老师正带着小朋友们学习如何快速地排队。“我们要迅速从椅子上站起来,找到自己的位子,和前面的小朋友保持一个手臂的距离。这可是很难的哦,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学好!”年轻的女老师告诉我们,对待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要用他们熟悉的亲昵一点的口吻。在教行为规范的过程中,经常还要配上儿歌和小奖励,不要让孩子感觉小学和幼儿园有太大的落差。

  即便如此,毕竟还是刚读完幼儿园的孩子。上课时,有的小朋友四仰八叉地歪在椅子上,有的干脆突然站起来,还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插话。“老师!他没坐好。”“老师,他又发出声音了。”一个穿绿衣服小男孩特别喜欢“举手报告”,不时汇报其他小朋友的小动作。

  对这些,老师们都表示理解,校长吴蓉瑾告诉我们:“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确实需要一个适应期,因为在幼儿园孩子的生活还是轻松的,并没有强调一些学习规范,如第一次有了35分钟完整的课的概念,第一次有了课堂过程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随便离开教室。要让他们一下子适应需要35分钟都集中注意力的小学课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也是小学开设准备班的初衷所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就学钢琴、学画画、学英语、学拼音,但在行为规范方面,却是一片空白。“有的孩子还会哭鼻子,站在学校外面,说‘小朋友都不认识,没有人说话’。有的孩子一吃完午饭,就整理好书包,说要回家睡觉了。总之各种状况都会有。”

  在课堂上,老师也会注意让小朋友们劳逸结合,比如每上15分钟的内容就让孩子们放松一下,可以站一站,甩甩手,做做游戏,让他们渐渐地适应课堂环境。

  下课后:爱奔跑、爱动手、爱提问

  整个准备班一共三个整天,每天的安排都和正式开学后一样,各个科目的老师都会来讲课。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的安排非常充实。从参观校园、学唱校歌到学习如何举手、如何排队,种种细节,都有涉及。

  上课时,走廊里静悄悄,教室里,大多数孩子都会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积极举手发言,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一到下课铃响,整个楼层的走廊都会变成孩子们欢笑的世界,小朋友从走廊这头奔跑到另一头,好奇地研究在哪里喝水、在哪里上厕所、在哪里洗手,老师们则不断提醒:“小心,注意安全。”

  在走廊一头的墙壁上,挂着许多可以互动的科学教具,一到下课,这里可是热门地儿,刚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们对于这些可以动手玩的教具充满了好奇。

  “这个小坠子为什么会一直摆动?”“为什么这个陀螺会转下去再转上来啊?”“老师,这个图片是干什么用的呀?”抓住站在一旁的老师,连珠炮似的问出一连串问题,这些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老师们欣慰。“其实,孩子有一颗好奇、热爱学习的心,要比会背多少单词,做多少算术题重要得多。学前准备,切不可因为过分追求知识,而打消了孩子们好学的欲望。”

  因为太过热门,走廊上有的教具已经有损坏的迹象,老师们不得不在下课时继续站岗,提醒小朋友们要爱护公物。

  吃午饭:家长孩子一块儿学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就到了午饭时间。可没到放松的时候哦,教会孩子们如何在教室里乖乖吃午饭,也是“试入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饭菜会送到每个班级门口,管饭的老师分发好餐点,然后让小朋友依次出门拿饭盒和汤。

  饭菜分发完毕,11点45分,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走廊里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原来,为了让孩子和家长一起适应小学生活,学校特别安排家长可以在午饭时间探访。不过只能在走廊里,不能走进教室。

  第一个冲上楼的是一个拎着马夹袋的阿婆,只见她一阵快走,立马冲进了教室,要求老师给她的孙子吃自带的食物。这位爱孙心切的外婆被老师劝住,退到教室外面,从窗口看着孙子吃饭。5分钟后,整条走廊都被家长挤满,大家伸长了脖子找自己的孩子。不少年轻的爸妈带着相机、摄像机,捕捉自家小孩的一举一动。

  有的小朋友吃完了自己那份还嫌不够,老师帮着添饭加菜,有的小朋友则只吃肉,不吃蔬菜。“我们会尽量鼓励学生不要挑食,也希望家长们在家里要积极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进了小学,可没人中午喂饭了哦。”不少班主任都在门口被来探望的家长团团围住,询问自家孩子的情况。

  孩子“试入学”,家长也要学,学习怎么在剩下的大半个月里,尽快帮孩子找到入学的“感觉”。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小学 幼升小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