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年课改: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 15:36   新浪教育微博

  10月14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新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论坛主办方与中国教育网合作开展关于“教师对新课改的评价”的网络调查。

  该调查涉及到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度与十年课改效果的总体性评价。调查数据显示,74%的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新课改的理念,说明新课改的理念确已深入人心。对“您所在学校新课程改革开展得怎样”的提问,有6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新课改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得到积极的开展。

  调查还反映出,教师的学生观发生了很大转变。数据显示教师自认为与学生关系“非常好”的占30%,“比较好”的占58%。这些结果表明,教师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且与学生建立了良好关系。

  教师们对新课改的实际成效的评价没有那么高,与对新课改理念与开展状况的高度认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该调查显示教师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仅为3.3%,“满意”的为21.3%,即只有约1/4的教师表示满意。

  在对“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的改变上,21.7%的教师认为“有改变”,40.3%的教师认为“差不多”,还有25%的教师认为“比过去更难”了。另外,有高达73%的老师认同“新课改后学科知识体系不够系统,教学难度加大”的意见。

  调查显示,新课改在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有62%的老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观点。更有部分教师反映新课改之后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对教材的适应难度较大。

  与此同时,为了解当前公众对中小学教学的感受及评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又与新浪教育频道联合举办了2011年中小学教学公众满意度调查。

  该调查显示:公众对小学的课程和教学满意度高于初中,后者又好于高中的课程和教学满意度,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依次为:17.6%(小学)、13.8%(初中)、12.4%(高中)。公众对三个教育阶段的课业负担均不太满意,不满程度明显超过了课程和教学评价,表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比例依次为:66.5%(初中)、61.7%(小学)、58.2%(高中)。在中小学三个教育阶段中比较两类的评价,尽管公众对高中课程和教学的认可程度最低,但却对其课程负担评价相对最高;尽管公众对小学课程和教学满意度最高,但却对其课业负担最不满。

  此外,家长认为孩子对教师的满意度评价,小学教师好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好于高中教师。表示很满意、比较满意的比例依次为:36.1%(小学)、29.5%(初中)、24.1%(高中)。与前两项评价相比,教师素质受到的肯定明显较多。

  基于以上两个调查,调查方认为十年课改应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对此,调查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1、探索自下而上的新课改推进方式。下一阶段的改革,是否可以探索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家办学相结合,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推进之路,从而使课改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变革的内在动力,政府则以提供教师培训、资金支持等有效的保障条件为主,以及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等等,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改革策略。

  2、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要加强校本培训和区级培训的力度,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有条件接受培训;要减少课改专家学者的宏观性的理论培训,针对教师的实际生存状态和课改实施层面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探索分层、分专题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探索由一线优秀教师和校长来担任培训人员的机制。另外,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给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接受培训与发展的机会。

  3、加快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当前需要注重对评价与考试制度的研究,探索能够结合实践、适宜社会发展与学生发展特点的评价方式。同时,应加快高考改革制度的步伐,突破这一改革瓶颈;深化中考和小升初入学制度的改革,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

  4、建立教材听证制度和教材选用委员会。应当建立由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家长组成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并且建立由校长、教师、专家及社会公众参加的听证会,以健康的教材选用机制倒逼教材改革,促进教材出版的良性竞争,斩断教材利益分配链条。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