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起,国家在中小学推行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伴随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改革活跃期,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借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联合新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等多家机构举办“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聚集教育一线的课改精英和海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共同探讨交流课改经验,以期以民间视角探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论坛已经圆满结束,以下为论坛实录。
崔其升:各位,我来自山东杜郎口中学。我1997年在这个学校做校长,做校长背景,因为这个学校再换我这个校长改变不了就被撤并,第二年1998年教学改革是起步一年,因为这一年我有时间在课堂坐下来给老师们、同学们进行共同研究课堂,通过听课发现睡觉的、做小动作的、不专心听老师讲课的问题生特别多,初二同学不如初一、初三比不上初二,虽然初三到了升高中关键年级,但是他们精力专注、在课堂当中投入大大折扣,当我把这些学生叫到一边,校长在你们课堂听课怎么还睡觉?我跟你说实话,不是不想听,就是老师讲的这些我听不懂,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为什么同学说课堂上也想学,但是老师讲的这些他跟不上,结合不在一起、匹配不上?我自己想起我亲身经历一个案例。
在77年我上高中,上高中一年级中期考试,我数学竟然考取全国数学倒数第五名,有一次上厕所一看上课时间快到了,就跑步到教室,快到门口的时候,刘老师还在那里,这个同学跑什么跑,马上就要上课了,不要紧还有两个分。第二天下午他让另一个同学到课堂找我,因为我学习不好老师叫我还有什么好事,可是到那里这个老师说,今天下午我去城里出趟差办点私事,例题可能做不好,我希望你自学,代替我做一个小老师,就这个例子改变我一生命运。我心里怎么想?老师没有瞧不起我,你是一个差生、你是倒数同学,我心里被尊重、被看得起,尤其明天站出来走在讲台上,只有我一个人,要把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探究、认识、归纳、总结、一些难点、重点、方法介绍给大家,那心里怎么想。所以现在杜郎口中学改革十几年,我不断追问自己,课堂教学改革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现在我得出结论,是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这个尊重不是表层意义上,这个学生有病托着到卫生所拿点药,是真正打动心灵,他能够走出来站在讲台上,把自己学习理解、学习心得、学习感悟、学习生成,对这个问题总结、解析、解读,把他的思路、把他的聪明、把他的才智能够演示出来、讲解出来让大家欣赏。当一个人是一个大众的时候,他是不在乎的。我今天在这里,我昨天晚上就没有睡好,一直在想我20分钟发言说什么。今天早上五点又醒了,我就为了二十分钟想,如果我是开会的人,可能睡的时间更长一些。
我被大家所关注,当一个人不是大众,是走在聚焦处、走向大会舞台面向几十双眼睛的时候,这个人自己要求不一样。为什么现在同学上课没有精神?有的睡觉、有的走神、有的打哈欠、有的在一节课当中无所事事,因为这个学校改革十几年,各个都在表达,一节课如果这个同学没有站出来,没有提出自己的观点、没有提出自己解决的方法就是不成功,给老师画零分。当老师我第二天讲的时候,晚上睡觉都在全神贯注研究第二天例题,不光把这个题解答顺利解决,并且把后边跟着练习题非常顺畅、准确做了下来,第二天老师站在讲台上,同学们换一个方式,我不给大家讲,让班里看不起的同学给大家讲讲,把我对这个题目构建、思考、寻求都讲出来的时候,走到下边课桌上,左边右边后边同学都瞧我,今天怪了你讲的这个题我们听的比老师讲的听起来容易、好理解,这个话送到我耳朵里怎么想。
这个课堂是让这个同学出彩、让这个同学站在聚焦处,把自己聪明、才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独到见解,甚至超越老师对这个问题独到见解、解决方法,讲出来、表达出来、绘画出来赢得掌声、赢得喝采,这个同学是一种荣耀、是一种自豪、是自己价值的实现,自己价值的实现就诱导出在下边不是外力强加,自己需要学习,自己愿意在黑板上众人之间要把自己超越我昨天、超越上一个同学、超越班里比我还好的同学信念、欲望。所以我现在想课堂灵魂是什么,要把每个同学学习过程当中欲望、热情,表现自己,把自己灵感、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简介、独到的观点能够展示、表达、书写、质疑、碰出火花,超越昨天的我表现出来让大家欣赏,当一个人被欣赏、当一个人被聚焦、当一个人被更多人认同的时候,那他内心世界动力不是靠家长说孩子不容易,也不是老师说好好学,我现在知道了当一个同学心灵被打动、激动、感动,当他在众人面前有尊严、有地位、有形象得到大家赞赏的时候,他学习的欲望、表现自己进取心、向上积极进取这个心被激发的时候,你用不着给他布置作业。
我觉得教育本质不是知识学了多少、做对多少、考的成绩怎么样,而是这个同学积极、进取、向上那种心灵、那种意志、那种愿望被烘托、被激发、被感染有多少,当一个人时刻要求自己进取、向上、不甘人后,我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我也能够把自己在这个问题探究过程中收获、体会能够交流、能够书写、能够辩论,他心灵的感动、心灵的振奋激发出来,这不光是课堂学习的问题,是对他终身有关键作用。现在已经觉得课堂学习语文、学习数学是一种载体,而不是专业知识怎么样,而是把学生精气神,把学生强烈拼搏进取、勇敢、探索、超越内心品质能够孕育出来、造就出来、发展出来,形成他终身源于自身的动力,不断去追求、不断去挑战、不断去探索、不断去超越,不甘人后、不甘落伍这是教育,我觉得这是教育的本质,不能光从知识层面,以知识为载体、为条件、为参考、为参照把学生向上心愿给他激发、给他打开,那么这个学生走向社会也好、研究一个课题也好,都在主动、自觉地、发愤、向上了不得。
我在云南曾经有一次讲课,中午吃饭,饭菜老是上不来,副局长说我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教育局某一个科长,中午和家人一起吃饭,手机响了,教育局另一个副局长你干什么?我吃午饭,不要吃了,赶紧到教育局,来另一个市司长你得陪他。他说应酬一下,孩子说应酬是什么?爸爸说应酬就是不情愿但是没有办法。孩子吃完饭后说,妈妈我出去应酬应酬。在海南听课的时候,一节课下来八个睡觉,非让我评课,我只说一句话,如果这节课一次几次把同学理解领悟到黑板上写也好、研究也好,学生跟他无关的时候走神,尤其跟不上班、尤其难度大的,一个公式、一个步骤过不过去,下边再学没有预习的习惯、没有交流讨论的习惯,他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包括现在辍学现象,上边说毕业率98%。
辍学原因何在?就是课堂出了问题,甚至学生真的跟我说,我在这里就是痛苦、在这里就是受罪。为什么不让学生学一学,查一查、写一写、用一用、做一做,一节课下来学生占分量多大,这是我们14年对课堂重点的价值观,不看老师讲的多精彩,而看学生学的是否主动。课堂要看倒数同学在课堂出头露面,他所作所为是什么、干什么,以这个为核心。谢谢大家!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