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当父母也要讲学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6日 09:56   新浪教育微博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NLP协会认证导师曹萍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NLP协会认证导师曹萍

    第四届新东方(微博)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于2011年11月5日-6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知名教育专家、学者、社会名人、知名媒体、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家长等千位嘉宾共聚一堂,新浪教育频道对本届论坛进行独家网络媒体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国际NLP协会认证导师曹萍在“第四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分享家庭教育。

    从上午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很多的精彩分析,特别是刚才的辩论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包括刚才后面我们的嘉宾就说,其实真正的不是谁一方做主的问题。其实我们大家也都清楚,真正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平衡的,当我们偏于一方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智慧就不再出现了。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来探讨我们做家长的怎么样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前行。

    大家知道,在家庭教育上有一支家庭教育的大军,有两支队伍:一个就是专业的指导者、工作者;一个就是广大的家长。而我们专业的指导者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他们也依然是家长。所以,可以说家长才真正是家庭教育大军中的最有声的力量。

    大家知道目前中国家庭教育,从政策到法律,从上到下,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改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颁布以来,一些机构又相继出台了一些指导性的文件,这都给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希望跟机遇。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能够赶到这儿来,能够参加新东方举办的高峰论坛,我觉得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是我们确实还存在着太多的问题。我们上午很多嘉宾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但是问题出现了,我们要学会接受,我们要怎么样去解决?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现在专业队伍匮乏。我们大家知道,一个事业真正要腾飞、要发展,必须要有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作为基础。那么中国的家庭教育也同样如此,中国的家庭教育这支队伍专业化的水准现在还有待提升,从业人员也极其匮乏,这些都是给我们面临的挑战。

    作为在这支大军中的最有声的力量,我们广大的父母如何去前行呢?如何让自己增加一些专业知识呢?如何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前行呢?这也是今天下午利用这半个多小时时间来跟大家分享的主题。

    各位,我出现了一个坐标,坐标是什么?是目标。我是考虑到,跟大家分享这个主题,我想从两点上跟大家进行分享:

    第一,我们做家长的,在培养孩子上,在进行家庭教育整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立意,立意一定要高。我们首先一定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站在哪里?就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作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它所需要的人才的这样一个标准,这样一个高度。我们搞家庭教育,我们培养孩子,我们一定要站在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上。

    各位知道,“七一讲话”,总书记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中国人才发展需要,中国人才的标准。那么中国的人才标准,我们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什么?就是德才兼备。那何为德才兼备?什么是德?什么是才?古人早就告诉我们:“聪察强毅谓之才,正直中和谓之德。”那么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说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孩子上,我们太容易聚焦于什么?聚焦于才的培养,聚焦于才的培养错没错?没有错,这不是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真的是怎么去看中他这个才?那么他这个才是靠什么来依托的?德是才的基础。

    我最近亲身经历一个个案,经历一件事情。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哈佛考下了分析师,自杀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当他面临挑战的时候,他过不去的时候,他选择了一种什么方式?离开这个世界,离开他的亲人,而且他自杀的方式真的投射出他的才能,因为什么?整个自杀的场景,整个自杀的程序全都是自己设计的,而且设计的目的是什么?第一,必死无疑;第二,没有任何痛苦,全程做了录像。那么做了这个事情以后,熟悉这个孩子的人都发出一个感慨,太可惜了!因为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能够争取到去哈佛学习,这个孩子真的是付出了很大很大的努力。但其实,这个问题出现了,我们遗憾,我们难过!但是我们仔细看看他的背景,他的背景是什么?他出身一个工人的家庭,父母的一句话就是,你妈、你爸都是工人,没有出头之日,我们家就必须得靠你了,你必须得考上名牌大学。家里的奶奶也加入了这个队伍,凡是小朋友来找他,都说我孙子不在家。他没在家,那意思什么?你不要来找他玩。孩子辛辛苦苦地去努力,考下了今天这个学业,因为爸爸、妈妈、奶奶都告诉他你只有学习好,你才能出人头地;你只有考出去了,咱家才有光彩,确确实实,有这样一个儿子确实是无比的荣耀。但是父母同时还有一句话一直陪伴孩子。是什么?就是这样一句话,从小到大,这个孩子自杀的时候是32岁,从小到大妈妈、爸爸就说一句话,老说的,频率非常高,“你不要管我们,你就把你的学习搞好就行。”长大了,“你不要替我们操心,你只要把你的工作做好,什么你都不要管,你不要替我们操心。”所以,当妈妈、爸爸有病、有困难的时候,从来不告诉他。各位,其实这已经孕育了一个什么?悲剧的发生。为什么?当我告诉孩子你不要替我们操心,实际上让孩子丧失了什么?丧失了行孝的机会,无孝便无德,一个不关心自己父母,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关心的人,你想他会去关心谁?

    所以,各位,我们到底培养孩子才的基础上,我们靠什么来支撑?没有了孝,就等于没有了德。那等于不让他关心父母就等于丧失了一个做人的基本基础了。各位,这样的父母真的是大有人在,我们真的是渴望孩子成功,我们渴望孩子实现我们未能实现的梦想。

    在上个月我们有一个活动,里面有一个学员,到了下午有一个学员是亚洲籍的明星员工,因为他们来参加的都是被评为好的员工,居然说出了一句话,在跟大家分享的时候,他就告诉大家,我的经验是什么?只要为了达到目的就要不择手段。当我听完他这句话的时候我都害怕,一个无德的人怎么可能走得远?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样的孩子真的让我们忧心。我们作为家长的一定要站在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上去看待我们的孩子,去培养我们的孩子。

    有史以来,从古至今,包括司马光都说过,当君子、圣贤实在没有的时候,也绝对不能用小人。因为什么?一切都是祸国、辱国,败家的都是小人所为。所以,一定要站在一个德才兼备这样一个国家、社会用人的标准来去看待、培养我们的孩子。当我们有一个高标准以后,会怎么样呢?让我们的人生有了高度,但是人生这一辈子,人最终的成功一定是平衡的成功。

    我们有了高度,我们还要怎么样?人生还有一个长度,那这个长度怎么去实现呢?就是为了实现我们德才兼备,我们还要有一个横坐标,这个坐标就是科学有效的方法。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与德才兼备,我们要培养的目标怎么样?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很多很多的,比如说今天我们专家分享的,其实孩子在小时候就是一个习惯的培养,孩子到了初中,最重要的就是动力的挖掘。那么培养孩子的动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视觉化,视觉化是挖掘人潜力,挖掘人动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方法有很多很多,我们在这里没有时间谈那么多,但是至少有一点,各位,要遵循的就是什么?今天上午俞敏洪(微博)老师说的,规律就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发展。

    首先我们第一要做到什么?依据孩子的心理特点而实施我们的教育。比如说两岁孩子,第一个逆反期出现了,不听话了,不让他动的东西偏偏要动。当这时候,我们家长的频率增加了一个词就是什么?就是“不”,不能动这个,不能动那个。但是大家知道,人的潜意识是不接受“不”字的,就比如我们今天在座,我们在一起要探讨家庭教育,所以我们大家要彼此惜缘,不要讲别的,各位,不管什么什么猫,你们都不要想猫,我说完了,其实留给大家的是什么?就是猫。所以人的潜意识里是不接受“不”字的,但是我们家长这时候怎么样?频率最多的就是“不”,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

    这个时候,两岁的孩子开始出现了反抗,为什么?这是他的心理特点,那为什么我们不能依据这个心理特点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利用他好动愿动呢?其实这个时候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那么孩子3岁多了,刚才我们两个小朋友都说了一句话,他们都说他们3岁的时候如何如何,那为什么他不说两岁的事情呢?因为什么?因为当孩子从母体里出来的那一刹那件,脐带绞断的那一刻,我们只实现了物理上的独立,没有形成心理上的独立。

    为什么孩子会说3岁以后的事情?为什么让我们大家在座各位说想想我们小时候的事情,那是因为什么?孩子到了3岁多的时候才开始有了“我”的概念。那么当孩子“我”的概念一出现的时候,我们家长有一个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什么?让他这个“我”变得无比强大。那让一个人的“我”变得无比强大,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赞美、鼓励,而不是表扬,因为表扬跟鼓励是不同的,表扬是基于结果,而鼓励是什么?鼓励是基于过程。

    我们想一想,孩子3岁-5岁,我们家长更多的做法是做什么?是给孩子报这班、报那班。前天中青报发表了文章,说“仗已经打到学前了”,什么意思呢?就说我们从小升初,最开始从高考,完了到高中,到小升初,最终到学前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依据他的心理特点而去做一些事情呢?

    第二个,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黄老师在这方面是专家,人的智能发展空间是不一样的,有逻辑、视觉、音乐。还有什么?语言,还有人际交往,还有自信。还有什么?还有自然观察,包括运动等等。那我们假设一下,我们想像一下姚明,假如要让姚明去弹钢琴,姚明会不会获得朗朗的成绩?我们要让朗朗去打球,朗朗会获得什么?所以每个孩子怎么样?他都是不同的。而且在这里,仅表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当我们把孩子想像成一张白纸的时候,我们真的是觉得在上面画什么都是可以的,其实不是,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孩子是什么?孩子是有底色的。所以我们要在上面画上什么颜色?我们必须依照于什么?依照孩子的底色,我们跟这个底色匹配了,我们才能真正地创造出这个画面的色彩的和谐。

    我上个月遇到一个家长,两个人在那儿聊天呢,我是出差,在路上。他们的话真的是让我特别感兴趣,我觉得怎么能这样呢?两个人谈的是什么呢?有一个妈妈,我看这个年龄,那个小孩充其量也就是五、六年级,这个妈妈跟她的同伴说什么?说你都不知道我们家孩子有多讨厌,那个好动啊,动得没完没了,老师也烦,都找了我好多次,说我现在想好怎么治他了。那个家长问,你怎么治?他说我就先不要他动,先设计他的未来。让他未来做什么呢?让他未来做会计。面对这样一个好动的孩子,妈妈用什么方法呢?用未来的一个目标来约束他今天的行为。而未来的目标呢?会计确确实实是需要稳稳的,不能随便动的。

    所以,我们老说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的教育要个性化,其实很戏剧的是什么?我们的个性化本应该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上。但是,我们的个性化却体现在哪里了?体现在我们的教育者身上。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依据孩子怎么样,孩子的特点而去做的,而是依据我们的爱好,我们的偏好怎么样而去做的。

    所以,我们要相信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要相信孩子的特点,我们依据他的特点找到恰当的方式,适合他成长的方式。

    在这里,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得有问题呢?因为我们家长朋友有一个概念或者有一个信念,从小接受的信念是什么?人在挫折中,在压力下是最容易成长的,没有错!人在压力下,确确实实容易成长,但是,这里我们忘了一个要素。是什么?人在压力下、在挫折中,甚至在否定中可以激发这个人的斗志,可以激发这个人奋起向上的精神。但是,在他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当他成功的那一刻,他一定是心里带有很多的创伤,那么这个创伤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降低了他的幸福指数,因为他太想有风险意识,风险意识不是不好,但是让他太善于关注负面的东西。

    我们上午俞老师讲了,你想什么什么就过来,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我遇到一个朋友,这个朋友特别深有体会地跟我说,说我不是在赞美中长大的,我也不是在爱中长大的,我是在否定中长大的,因为我本身就不是我们家期待来的,我们家想要的是一个男孩,而我偏偏是一个女孩,所以当我降临的时候没有人喜欢我。所以她接着问,你怎么出来了?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再分享,这个给孩子带来的创伤是极大的。但是可喜的是什么?这个孩子有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你不是不喜欢我吗?我拼命努力,她考试成绩很好,她拼命努力去做好事,包括给家里人、其他人的服务,她今年真的挺成功的,挺不错的。她跟我说,我其实现在才发现,我这么多年,40多年了,我都在为别人做事,我都在为别人活着,我从来没有为我自己活着。她说好在我的老公对我很好,只要一出差回来,她老公就会接她,走进小区会拉着她的手一起走进小区。她坦诚地说,作为我们中年的女人,其实蛮幸福的。我们大家知道,中年女人什么不怕?中年的男人还怕什么?所以这个是切切实实发自内心的一句话,真的很幸福。但她告诉我,瞬间,我的幸福感就没了。我会想什么?拉我的这只手还拉过哪个女人的手?各位,这就是创伤带给她的影响。

    所以,在挫折中长大不是说错的,但是在挫折中长大的人是带着很多伤痛的,他在长大以后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疗养他的创伤。

    第三个遵循规律的方法是什么?一定要相信孩子都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这一点,哪怕孩子犯了一点错误,你也要相信他是优秀的这一条,这个至关重要。当你不相信这一条的时候你就发现,你看孩子的眼就变了,你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就变了。因为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我们说话的文字内容只占7%,而你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你的表情合起来占到了93%。所以,当你不相信他、你怀疑他,觉得他不好的时候,你所有的语气、你的表情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你不易发觉的变化。所以,你要相信错只是暂时的,他确实要改好,他有好的那一天。所以一定要学好从小给孩子种正向的种子,其实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你这一辈子所呈现出来的都是你当初种的果子所呈现出来的。种正向的种子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孩子这块心田里头,什么东西占主要位置?那就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种正向的种子。

    当然了,7岁以前是孩子形成价值观的硬性时期,你打下什么烙印,它就会留下什么。所以我们才有3岁看大,7岁看老。

 

    有一个很成功的妈妈,我认为她的成功是什么?她的幸福指数很高,她的孩子幸福指数也很高,而且她孩子从来没给她招惹过什么是非,一直很平稳,从来没有大起大落过。她给我们分享,她从孩子出生一直给孩子种一个种子:儿子,你就是一个好孩子。你就是一个好孩子,附加的是什么?变化的是什么?儿子,你是妈妈的好孩子。大一点儿了,儿子,你是一个好学生。到了中学,成了一个男子汉的时候,妈妈又说了,儿子,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孩。到了大学,妈妈改变了,又说什么?儿子,你是一个具有使命感的人。

    那么从小到大,这个正向的种子,这个核心价值观深深地扎在哪里呢?扎在孩子的心田。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好人的时候,他一定会朝着好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所以种正向的种子非常重要。

    那么在这里,我们家长太爱什么?说负面的。我有一个朋友,后来我严肃地批评了他,因为我从认识他,谈他儿子事以后,他给我第一个印象是什么?“完了,完了,我儿子算是完了。”我说为什么呀?我儿子将来不是嫖就是赌。我说你从哪里得的这个结论,你儿子刚上初二啊。他说,我告诉你吧,我儿子一周岁的时候,第一个抓了个骰子,第二个是口红。当时我就没有想孩子抓什么,我当时第一个蹦出来的是你为什么会把骰子、口红扔在里面呢?这是你的问题。结果他就老就用这话,孩子一出现错误,不爱上学了,老师找他的时候他就说我知道我儿子完了,还是那句话。结果真的是,这么多年下来,孩子现在上高一,真的是没有选择一个好学校,没有办法,也只能找另外一个途径。

    各位,你要知道这个种子种下去,他今天的孩子在探讨一个什么问题呢?非常理直气壮地跟老师探讨包养的问题,他说我将来可以找一个有钱的女人,就可以被她包养。

    所以,种种子千万不要种一个负面的种子,一定在孩子的心田种一个正向的种子。

    我们看,当我们有了德才兼备这个很高的标准,有了这个利益的时候,我们再配置科学有效的方法,孩子的成长轨迹自然就出来了。孩子的未来依据什么前行?孩子的未来,他人生的高度在哪儿?他能够走多远?取决于什么?我们最开始的目标设计,我们的利在哪里?假设我们的利在虚线这一块,就像我之前举的例子,你就能出人头地,你假如能够考上名牌就行了。如果我们这个目标很低的情况,各位,我们就封顶了,孩子只能在这个高度上前行。所以真正孩子的成长取决于我们家长的利在哪里,又取决于我们家长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哪里?

    这是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坐标,纵坐标跟横坐标。

    同时,这个孩子的成长轨迹要真的能够向着理想的角度发展,会有很多的要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什么?我们家长自身的影响力。

    为什么我们家长有的话孩子就不听,不是你说得没有道理,是你的影响力不够。那我们作为一个家长,我们的影响力如何去体现呢?依然跟大家分享的是什么?坐标,来跟大家分享。

    我们家长的影响力,第一个,还要立在哪里?你的使命是什么?就是传承。什么是传承?传承是精神的再现,而不是物质给他留下了多少钱,传承是精神的再现,其结果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让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更好,让我们的孩子超越我们,让我们孩子有更好的未来,这是我们在座各位所有家长朋友深层的渴望。我们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做得更好,比我们更好,真的是不知费了多少心血,非常典型的,我觉得也是很极端的一个例子。

    我们碰到了一个人,他的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孩子学什么他学什么,他是一个义务工作者,他有他繁重的任务,他有他自己的工作,但是他坚定什么?我要帮助孩子,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从小学到今天已经是高中了。他就说,当他去学那些物理的时候他简直崩溃了。我们想想为什么?包括我们刚才那个情景剧,对吧?我这么辛苦忙,我不是为了给你多挣点钱吗?那当我们没有了自己的时候,我们还怎么去传承?而且这些外在的东西真的能够传承吗?孩子需要我们家长时间的陪伴,孩子也需要我们从情感的心灵上陪伴。但是实际上,真正支撑孩子的,陪伴孩子的是什么?是你的精神,是你在这个家,你们的家倡导什么?这个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立意在使命传承上。

    我们为了把我们的使命立意,使命能够怎么样?传承下去,实现我们这个使命,我们一定要自身做到什么?自身一定要有力量,一个人没有力量是不可能影响到别人的。

    美国一个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说每个人都是有能量的,但人的能量只有达到多少?达到200以上,成为纵向能量的时候,你才具备了去影响别人的条件和基础。所以,纵向的能量200是什么?是勇气。再往上一点,我们一个不太喜欢的数字,200+50是什么?是淡定。其实当你不够淡定的时候,其实你是看清真正的东西的,因为你是躁动的,因为各位知道,我们本身眼睛是看不见东西的,我们只有靠大脑,你心里的情节出来了,你才真正能看见你能看见的东西,所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句话,叫做视而不见。

    各位,一定要让自己拥有力量。那么这个力量来自于什么? 第一,来自于知识;第二,来自于榜样的力量。

  各位家长朋友,我们今天从早到现在其实都告诉我们,包括我们袁老师说了,我们家长第一个是无知,我们家长真的应该去学习了,这个知识包括什么?包括你的理念,包括你相应的方法。

    比如说今天陆老师说的,沟通的前提是什么?是接纳,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一切,这个就是一个理念。当我们有这个理念以后,我们还要与之匹配的是什么?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的方法。我们有了这个沟通的正确的理念,在正确的理念之下,我们再找一些方法,我们就怎么样?就很容易把我们的力量呈现出来。比如说沟通,接纳是沟通的前提,但同时我们知道,什么是沟通?沟通是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讯息,同时得到对方的回应,它具有互动性、不可撤销性跟一致性三大特点,那我们知道了这些知识,我们就知道以后我们不能老跟孩子说了。因为我们输得太多,未必孩子能够听到。沟通的意义在于什么?对方能够听到多少。我们总认为我们说明白了,但是对方听没听明白不知道。我见过张家口一个7岁刚上一年级的个案,一家三口从张家口赶来,因为学校说如果你们再不做陪读就不让他在这个学校读书了,因为孩子太好动了,后来就来找我。他父母说得慷慨激昂,后来我就问他,我说小朋友,刚才妈妈说什么内容?那小孩就“噌”的一下,我妈说什么内容?后来他妈说,我刚才说半天你没听见。后来我就告诉他妈,我说孩子不是没听见你的话,孩子根本是屏蔽了你的话,孩子根本不想听你的话,孩子听得太多了,要想改变沟通的效果一定要改变我们说话的方式,包括我们年轻的一些同志也很唠叨。为什么爱唠叨呢?因为唠叨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信念支持你。为什么呢?我唠叨是为你好。我曾经问过一个家长,如果孩子回家说,妈,你能不能不唠叨啊?你会怎么回答?要是别人家的孩子我还不说呢,我说是为了你好,确确实实,我为你好,我这样做是对你,一个强大的信念在支撑你。但是实际上,在家庭亲子关系,在你亲人当中,最大的一个杀伤力就是我在为你好,当我觉得为你好的时候我就无所顾忌,勇往直前。如果对方不接受呢,他痛苦,他不接受,但是他又无法拒绝。所以他最简单的行为就是规避,屏蔽妈妈说的话也是一个方法,当然还有一个最极端的方法就是孩子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不仅要知道一些理念,更要配备一些方法。比如当孩子获得了成绩,说,妈妈,我考了第三名。我们家长会什么?妈妈真高兴,争取下回考第二,或者说第二名是谁呀?各位,这是我们常常出现的,对不对?那我们想想,妈妈真高兴,真高兴的背后让孩子意识到什么呢?我妈为什么而高兴呢?我妈是为什么?为我的成绩而高兴,为我这成绩而高兴,那孩子心里其实是不悦的,对吧?那好,谁考第二名呢?下次你能不能考第二呢?那孩子今天当下考的这第三还有没有快乐而言呢?没有了。所以沟通是讲技巧的,至少当孩子表现非常棒的时候,非常好的时候,你的四部曲,第一就是陈述事实,就针对这件事情;第二,表达你的感受,感受是妈妈高兴,这是真实的感受,但是一定不能这么说,一定要怎么说?妈妈真为你高兴。当一个人的行为因自己的行为让别人而高兴、而骄傲的时候,这个人的成就感就出现了;第三,找到他成功的特质,这个成功的特质就是他做这件事情,取得这个事情成就的关注度,比如孩子坚持了,比如孩子努力了;第四就是希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其实孩子更大的力量是来源于榜样,孩子更多的不是看你说,而是看你做。我们要让孩子诚实,今天来了一个电话,一看找你的,你马上告诉你孩子,告诉他,你妈不在家。孩子就会问,妈妈平时老教我诚实,但是妈妈这时候为何撒谎?

    人所服的不是你的言语,人所服的是什么?是你的行为,人所注重的也不是你的外表,是什么?是你内在真正的东西,一个人说得再好不如他的言行,不如他的行为。所以,行为才真正是产生力量的。但是我们很多人不太在意自己的行为,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个个人的观点。我们现在给家长提的要求是言行一致,你说到就要做到,你不能光说不做,那是没有力量的。本人的观点是什么?一个人做到言行一致,不是真正的一致。说到做到只是一个层面的一致,真正的一致应该是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要素是什么?你想的,你说的跟你做的三者一致,才为真正的一致,我们现在嘴巴上说的未必是我们自己心里想的。所以我们说的和做的既使是一致,但也未必是真正的一致,所以要让榜样的力量出来就要一致性,说的、做的、想的是完全达到一致的。所以在自己拥有力量这一块,就是上午俞敏洪老师讲的修身、齐家、治国才能平天下。所以一个人让自己有力量,我很赞同俞老师说的,先爱自己。俞老师说为什么要爱自己?当你爱自己的时候你就会在意孩子对你的看法。当你不爱自己,你就不在意孩子对你的行为怎么去评价。

    补充一点,一旦一个人如果不学会真正爱自己,你是不可能真正去爱别人的,你是做不到的。而且你那个爱,你要不爱自己,你对别人付出的爱一定是带有条件的。所以,当知识、榜样让我们充足了力量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去实现我们的影响力。

    那么我们看看这幅图,这幅图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点是什么呢?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自身的影响力,我们修身齐家没有做到?其实就是一点,诱惑我们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为什么那么躁?陆老师也说了,对吧?今天的特点是物质化,我们当了科长想当处长,当了处长想当庭长,我们挣了10万想挣100万,挣了100万想挣1000万,我们考了第三名想考第二名,考了第二名想考第一名,其实这些诱惑是没有错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太看中这些,我们偏颇了,我们的问题就出来了。所以各位,在我们的前行道路上最重要的不是获取,获取是竞争,是人的本能,真正让我们要去努力的是什么?是我们能不能学会放下?我们能不能学会合作?这才是对我们的一大挑战。所以只有我们学会了放下,我们才能够淡定;我们淡定,我们才能看得远,才能看得透。那呈现出来的是什么呢?我们不仅能够看见苹果里的这个核,智慧的人是什么呢?不仅看到了这个苹果里的核,更重要的是了核里的苹果。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个图一个是成长轨迹,一个是影响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两幅图就告诉我们一句话是什么?家长是受教育的,也是托起家庭教育的。这两幅图其实给了我们一个指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以真正的这条路上的一个核心是什么?就是登高望远,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让我们的智慧绽放。但实际上这个核心早已经告诉我们了,我们的总书记胡锦涛已经做了题辞“高瞻远瞩”。我们家长要让自己有专业化的水准,长学问,一定牢记这个核心,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要让孩子的人生有高度,更要让孩子的人生有长度,这个也是我们家长为之要努力的。

    我们想像一下,我们描绘一下未来,当我们大家长都能够以历史的使命感,社会的责任感来看待今天的家庭教育,能够主动地去学习,能够开启家庭教育的智慧,并且用自己的智慧之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我们孩子前进道路的时候。我们中国家庭教育未来将是光明绽放,这也是我们今天大家一起来到这里,有这个缘分来探讨的主题,就是中国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

    谢谢各位一起分享!谢谢!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新东方 俞敏洪 教育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