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勤:父母教育孩子应把握好“度”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6日 12:05   新浪教育微博
张勤老师做客张勤老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

  第四届新东方(微博)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于2011年11月5日-6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新浪教育频道作为独家门户网络合作媒体,独家对话此次论坛嘉宾新东方家庭教育顾问张勤,采访已经结束,以下为本次访谈实录:

  主持人:欢迎大家光临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您现在关注到是第四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名人访谈直播间,我们节目将会继续进行。我们下面时间邀请到是新东方家庭教育顾问张勤老师。先请张老师给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

  张勤: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在这个上节目之前,我问了很多家长,有很多家长想问您: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听起来很大,您能不能从中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张勤:家庭教育主要问题我认为有很多,还不是一两句话回答得比较好。我更关注的,现在太多把孩子当盆景那样养,这块太直了不行,得弯一点。那儿太长了,不好看,我得剪掉一些。急躁,或者是拔苗助长,我觉得这都是一些问题。虽然说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这样三个元素。我更关注是在家庭教育里面我们到底能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么,而少受一些外界看似很快,其实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绊脚石的一些东西。就说家庭里边的事情,包括我们这次在新东方参加这样的高峰论坛,我也特别欣赏有的专家会提出这样的东西,说到家庭教育,我们只说在家庭里边,我们怎样带孩子互动,我们能够为孩子做哪些,能够做到哪些?不要讲更多的道理,你的责任心,如何刻苦学习,这些东西其实是很空洞的,我们到底具体能够做哪些?我更愿意做这样的探讨,更愿意在这个领域里有哪些的障碍或者哪些做一些努力,这是可行的。

  主持人:您知道很多的同学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向他的同学或者老师求助。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家长存在一个问题,他们难以直接沟通,比如说像开家长会,往往是教师做主导,家长们之间没有什么太大交流,而他和他的同事因为孩子的年纪不同,可能交流起来的内容也无法产生共鸣。我们家长究竟该通过怎样的渠道或者求教哪一些专家让自己获得一些教职经验?

  张勤:在我们国家专业的家庭教育机构还是比较少,怎么样求助,尤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是不同的,不能看一些书拿来就用,有很多的个案性。每个城市,比方说像北京,有很多青少年咨询热线,一些热线我喜欢给家长朋友们提供,让他们咨询。但是这些东西依然不行,我们每天都可能有问题,不能随时随地每天打电话。这有没有一个根本性的依照和遵循,让我们给孩子加强沟通力。我认为这样一个比较根本的东西把我们自己也放归于孩子,通常大家说,你要蹲下去跟孩子讲话,其实道理说起来挺大的。我们都是从孩子那儿成长起来的,如果把我们自己变成专家,我问过很多孩子,父母在什么状态下最受你们欢迎?很多的孩子回答我总结了一下,他们说:当父母变成孩子的时候我们是最欢迎的。这个难吗?这个不难,难在哪儿?因为我们已经忘了我们做孩子是怎样的,或者我不能够把自己变成孩子,因为我有那么多的责任,我必须变得优秀。这是亲子沟通很大的障碍。而其实来说,在家庭里面,如果我们有一种理念,家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家庭是一个能够让我们共同分享生命的地方,我在家庭里面有机会学到如何做一个好的妻子,我在家庭可以学习如何做一个妈妈,我通过跟孩子这样说话得到这样的反馈,其实你对我是有要求的,我怎样做是符合客观的要求,是共同让我们成长的。如果有这样的理念或者有这样的心态,有这样的态度,我想这大概是最能够增加我们沟通力的一个方法,而且是我们可以去努力尝试的。

  主持人:您不得不得承认的是,现在家长跟孩子在一块儿的时间越来越少。比如说亲子教育阶段待的时间比较长,学生上小学或者中学之后,跟家长相处得时间会越来越短。再加上家长在周日的时候有很多社会交流,真正倾心于孩子的时间很少。

  张勤:其实我们恰恰在小的时候把这样一种沟通模式建立起来,这是在小的时候可以完成的。然后等我们建立成了以后,上中学的时候,我们有很好很好的沟通模式打底了,那个沟通反而很容易。现在最怕是什么?一岁到八岁之前把孩子当宠物来养着,没有把分享沟通生命力的底子打起来。等到青春期来了,才发现我们怎么这么难沟通,其实是因为底子没有打得很好,这个底子完全可以在小的时候打下。

  主持人:那个时候正好是年轻人成长、奋斗、创业的阶段。会有很多家长拿出自己的理由是,那个时候我以事业为先,而且那个时候孩子很小,我并不意识到,家长可以弥补吗?

  张勤:我们可以让更多家长意识到这一点,铺垫一定是在童年时期做铺垫的。如果你没有做铺垫,或者铺垫做得你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父母应该做到什么?如果你的条件允许,国外为什么建议孩子三岁之前妈妈不要上班?甚至三岁以后有条件也不要上班,做专职妈妈,一定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的。简单来说,三岁以前的孩子是完全要霸占妈妈的,你看他从母体里出来了,实际上两个人的关系一定是这样的。三岁之前的孩子是惯不坏的,三岁之前建立是安全感,我随时哭就随时有人关照,随时尿了随时有人换尿布,随时饿了随时有人关照,这是安全完全建立,三岁以后四岁、五岁慢慢离开。我们现在做两件事,第一件是让更多父母知道这个道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第二是要尽力而为,因为社会的大环境,我们要生活,我们必须要工作,那怎么办?我们只能尽力而为。原来孩子这么需要我,我会尽量把工作和生活,和孩子相伴的时间做很好的分配和协调。

  主持人:时间总是会有的,只要他协调。

  张勤:对。

  主持人:为什么会有一些小学越学越坏,会有很多人提出说,这是不是天性有问题?

  张勤:越学越坏指什么?

  主持人:越来越皮,越来越闹,越来越愿意找事,特别是男孩。很多人认为他天性有问题,你真的认为孩子天性有问题吗?

  张勤:我有两个思考,一个思考可能天性,天性指的人格障碍,但这种病是少数,在我看来我愿意忽略不计。更多的是后天的原因,我们要找,是谁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好沟通,我们更多埋怨孩子,从孩子身上找原因,说这孩子越来越不讨人喜欢,就会批评、指责,就会抱怨。我们想想,是谁把他变成这样子,我们要来说了,是社会,学校有一定的责任,爸爸妈妈有一定的责任。今天我们是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我们只说家庭这块事,在家庭里边我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导致孩子越来越皮,越来越疯狂,越来越逆反。

  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关注过度,有个新词叫关注焦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来关注我,我是会有焦虑的,年轻人你会不会有,你的爸爸妈妈特别关注你,每天盯着你,你会不会有焦虑?你是会有的。于是小孩子就会逆反,你们要这么盯着我,我就会不听话,就是这么一种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还有的原因可能在于说,父母跟孩子之间相处状态是不是有不适当的地方,比如说太多的管教,严加管理,这个事必须要这样做,我是为你好,必须这样做才行。那个事绝对不可以那样做,你按照我说的没有错,对他管得太紧,三岁之前是需要这样的,三岁以后是需要那样的,但是你还要这样,这个孩子一定会逆反,是因为你过度管理他了,严加管教才会这样。

  主持人:我想多问您一个问题,孩子会适应,突然一时间让他分开,好像断奶一样,他会觉得世界不关注他了。一方面我们希望他独立,另外一方面不让他产生独立感、空间感。家长应该如何拿捏?

  张勤:三岁之前妈妈把孩子带出去玩,然后我在旁边远远的看着。或者把孩子给别人抱一抱。然后三岁以后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我最反对是全托,反对的目的就是立刻让他分离,一定要有个分离焦虑,一定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是慢慢分离。甚至有的幼儿园可以送半天的,送一天的,这一天回来一定要妈妈,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妈妈接孩子。晚上的时间一定尽量给到孩子,这是逐渐分离,小学的时候坚决不主张住校,就是为了怕强行的分离,立刻分离会给带来巨大的不安感,这是不行的。

  还有刚才那个道理,温水里面煮青蛙,水刚刚很凉,青蛙适应,慢慢加一点点水,青蛙会烫死。你的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我特别担心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趋势。会在无意识过度关爱当中,无意识扶持,美其明曰是扶持,其实是把孩子娇惯,这是我们现代人特别担忧的一件事情。依然要做到两点,第一件是让我们意识到这件事情,人一旦意识到,一旦认识到,行为上就一定会有所改变。其实现在我们要看到好的一面,现在好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吃苦,愿意在物质条件不要搞得那么好。你为什么一定要穿名牌,家长们现在越来越年轻化,知识层次越来越高,他们更多会有理性加进来,反而是那些爷爷奶奶辈的,或者我不能够输在起跑线上,过度给孩子一些东西,然后随波逐流,或者从众心理,这是家长愿意提到的。

  主持人:我们听到了两个名词,一个是关注式焦虑,然后突然间分开孩子也会分别焦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关注他他也焦虑,离开他他也焦虑。孩子这么痛苦成长当中,家长不需要反思吗?

  张勤:这个问题我们不能走能够走极端,任何的问题只要走极端就一定就会偏离,都是不对的。其实做爸爸做妈妈的,恰恰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拿捏一个度,包括我们当老师的,我在我的微博上刚刚看到一个老师问我,说我刚刚当老师,我快焦虑死了。我说老师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既怕你又爱你。那个怕就是指敬畏感。做爸爸妈妈也是一样,要有一个度的拿捏,那个度的拿捏是一定要历练的,不可能做父母生了孩子一定会做一个好妈妈,那是不可能的。到底怎样看着他受苦,我心里好疼,但这个苦不能够太过分。我们曾经有一个爸爸,孩子才几岁,还没有上学,每天要做多少个俯卧撑,我在担心这个孩子的承受能力。如果孩子可以承受就可以继续,如果孩子承受不了,睡觉都睡不着,吃饭睡眠不好了,赶快收一收。这是靠我们的用心观察孩子的反馈来调整我们自己。

  主持人:很多家长都在不断抱怨自己需要工作和生活,实际上孩子在自己成长道路当中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期节目让更多家长反思。非常感谢您来到演播室和我们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沟通,同时感谢大家的全程关注,本次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