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13岁少年早恋欲自杀家长应该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2日 11:26   海峡导报
13岁的儿子说不想活了13岁的儿子说不想活了

  在妈妈眼里,孩子就是手心里的宝。对于苏女士来说,更是如此:从小,她就把儿子当成了自己唯一的宝贝。一路走来,她对儿子的溺爱也曾如愿换来了儿子对她的依恋。可如今,在她看来还很幼稚的儿子却因为“儿女情长”终日茶饭不思,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更无视妈妈的存在。为此,苏女士伤透了心也操碎了心。

  讲述

  早恋,让儿子好像变成另一个人

  苏女士(初三学生家长)

  我们家庭情况不太好。从六七年前开始,儿子就由我一个人带大,到如今,他爸对儿子更是不闻不问。

  从小,儿子在我身边长大,所以,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平日里缺少父爱,我觉得很对不起他,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很宠儿子,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想要怎样就怎样。而在此之前,他跟我的感情也很好,平时还经常跟我撒撒娇,也懂得关心我。

  可是现在,儿子13岁了,在一所全封闭的中学上初一,我发现他一下子全变了,变得好像不是我之前的儿子了。他现在对我不闻不问,去了学校整个月也没给我打过一通电话,而且跟我说话也很凶,我不答应他要求的时候,他还会用非常仇视的眼神瞪着我,我觉得我的心都快碎了。

  上周末,我到学校看儿子的时候,在不经意间发现儿子好像早恋了,他写了一些不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写得出来的日记。后来我从其他方面了解到,他之前跟他们班的一个女生谈恋爱,后来那个女生又跟别的男生在一起了,所以我儿子很伤心,还说什么他想轻生之类的话。

  而且,老师还说我儿子最近上课总是不专心,学习也退步了很多。对此,儿子说是因为他晚上都睡不好觉。我后来在他的日记中也看到他写着 “我梦里都是你,满脑子都是你”之类的话。

  现在,我很担心儿子这样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我知道这里面有我自身的原因,我太宠孩子了,把他宠坏了。现在他变成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他才好,我怕太严厉了,他会有逆反心理,但我如果再像以前一样什么事都顺着他,那岂不是在害他吗?

  现在我一想到这件事情都会一个人悄悄落泪,我都有点怕他了,我真的不知道我该怎么做才能教好这个孩子。

  点评

  对“消极反抗期”的孩子不必过虑

  戴仕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丽心灵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苏女士一个人将儿子带大,确属不易,所以她会对孩子的变化产生过度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单亲家庭会产生一些与常态家庭孩子所不同的情况,问题也就会有所不同。

  在单亲家庭里,由于孩子缺乏父爱,母亲对孩子产生了亏欠感,因此对孩子的爱有时候会失去原则,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都很不利。同时,由于父亲角色的缺失,也会导致孩子与母亲关系过度纠结,孩子内心情感难以与妈妈顺利分离。但理智上孩子要把妈妈推开,宣告自己长大了,无意识中孩子就会以寻找另一份情感来对抗离开妈妈的焦虑。

  另一种情况是妈妈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情感依赖,无形中孩子成了妈妈“丈夫”的角色,妈妈会把很多情感需要投注在孩子身上,导致对孩子难以放手。面对孩子日渐长大的内心变化以及孩子对自己的疏离,妈妈都会特别紧张和担心,这些焦虑和担心往往是来自妈妈自身,而并非孩子。

  就孩子方面而言,苏女士的儿子正是青春期开始的年龄。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这时,孩子不管是在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还是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方面,都会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心理学上把青春期称为“消极反抗期”。孩子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适应社会的心理卫生问题。

  从这一点来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这一反抗倾向也是正常的,作为家长和老师,不需要感到害怕和恐慌。青春期,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会出现转折和变化,这同样也是正常的。在青春期,孩子心中会有这样几个心理矛盾: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之间的矛盾心理;2.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在本案中,这位母亲所说的儿子早恋,跟以上几个矛盾心理也是有关联的。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既有闭锁性又具有开放性,只是这样的闭锁和开放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孩子们对成人 (特别是自己的父母)闭锁,但对于同龄的伙伴却是开放的。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十分浓厚的群体观念,在群体当中有一种安全感。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都互相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他们互相倾吐内心的秘密和苦恼。但对于成人,他们认为成人不理解自己,对成人的不信任和不满的态度则又反过来加速其封闭性。青少年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得到理解,于是与同龄人推心置腹,因而,“早恋”的现象也许只是互为倾诉和倾听的对象。

  支招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

  家长、老师怕孩子早恋,实际是怕孩子因早恋影响学习,或者因把握不住界限,对孩子构成伤害。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并不是绝对会出现的问题。

  有的家庭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会告诉孩子:两个人在一起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做了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告诉他们聪明的孩子要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如何让双方在彼此喜欢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如何在两情相悦中促进各自的心理成长、成熟。孩子们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尊重、信任,两人的相处也许不会影响学习,不会做出格的事,反而有可能促进双方的学习,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其实,“早恋”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西方人或欧洲人从来不知道这个词,他们也不会去打压孩子。我们虽然不能像西方社会那样鼓励孩子早熟,或者有意暗示孩子去做那样的事情。但是,发现孩子有这种苗头的时候也请不要横加指责。这样做也许孩子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关系反倒被促进了,结果一些家长担心的事情就会发生。

  很多父母反对孩子早恋,是想当然地把成人的恋爱与孩子的“早恋”画了等号,以为孩子会整天想着性爱的事。其实,孩子的早恋很像是自我认同,是挣脱自恋(喜欢不同性格的人)或寻找自恋(喜欢相同性格的人)的心理游戏,性欲的成分很少。一般初中生的早恋是过家家,小孩子的玩意儿,不爱也不恋。高中的孩子早恋是寻找学习压力的缓冲、青春期反叛、自恋体验的混合物,实质是把对同性接触的依恋经验转移到异性接触中,只恋不爱。

  孩子“早恋”是青春荷尔蒙引发的对异性的好感,这并不是坏事。孩子在青春期,容易产生一些冲突性的、体验式的、情绪化的同性接触的依恋经验转移到异性接触中,只恋不爱。

  孩子“早恋”是青春荷尔蒙引发的对异性的好感,这并不是坏事。孩子在青春期,容易产生一些冲突性的、体验式的、情绪化的行为。即使犯了什么错也要原谅他。不能把孩子的情绪活动或者情感活动和他的学习活动对立起来。学习活动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重要的生活内容,但不是全部。

  孩子要成长,发展的技能有很多,不管是行为上的技能、知识上的技能,还是情绪体验方面的技能,都需要发展。因为“成长”概念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一个孩子要成长起来,是全方位的,他的情绪或者他的喜好都必须成长,这些成长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可以促进学习。

  不少有早恋倾向的孩子学习很好,两人互相鼓励、促进,后来都考上了好大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紧张的学习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总需要寻找某种发泄情绪的方式。交朋友是孩子走向社会认同、心理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交男女朋友,同样也是孩子性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当然,家庭环境也十分关键,父母们要尽可能地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们给他们的是陪伴,而不是疏离。

  其实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很希望得到大人的肯定的,然后适当地指出不足之处,提出希望加以引导,这样孩子便乐于接受教育并且能朝着学校家长所期望的方向健康成长。

  导报记者 梁静/文 杨靖/图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小学 孩子 早恋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