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家长在陪读?
七成多家长每天陪读 练就十八般武艺
上海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日前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陪伴孩子做作业是家长在家生活的常态,达到72%。这一数据之高,令人惊叹。
采访中,很多家长也表示在给孩子陪读的过程中,他们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为了孩子,他们猛练英语口语与听力;从不识五线谱到弹奏一首首好曲子,从旱鸭子到游泳健将,从“泡面达人”到营养专家……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发现自己俨然成了一个“全能超人”:手工制作、学科补习、心理学、营养学、电脑操作、艺术等几乎样样都会。
家长们如何陪读?
a 并肩战斗型
一间补习班的后排,孙先生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地记笔记。不仅用黑、红、蓝各色笔记录下讲课的重点、难点和拓展的知识点,还细心地记下了儿子的课堂表现,可谓“煞费苦心”。“我在学校当老师,现在在这里当学生。儿子考不好,我脸上也无光,只能一起拼了!”
b 监督看管型
和孙先生相比,已过花甲之年的刘奶奶,陪读显得有些被动。因为听不懂,她只好采取“死看死守”的方式管住孙子。“孩子爸妈交给我的任务就是看着孙子课堂别溜号,还有把老师留啥作业记下来。这孩子总和我们‘打埋伏’,唉!”
c 后勤给养型
为了接送孩子方便,林先生最近刚买了辆私家车,里面的装备可谓齐全——折叠餐桌、车载冷箱、加热水壶。下课了,林先生的女儿迅速钻进车里,打开饭盒,吃妈妈做好的饭。林先生打火、挂挡,以最快速度拉着孩子赶往下一个补习班。
家长们为何陪读?
竞争激烈家长不敢懈怠
@王女士:陪读就是因为社会竞争压力大。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女儿能够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并最终为她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基础。我和她爸爸现在都觉得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了,以后女儿走上社会岂不是更大?
一些知识学校学不到
@林先生:我发现现在有些知识孩子在学校里学不到。眼看儿子落后,我当然只能报校外班。我觉得这是个恶性循环,受害的是孩子,也催生了无奈的家长去陪读。
为孩子牺牲天经地义
@孙先生: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不为他付出为谁付出?更何况我们这代人很多抱负都没实现,我把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了。40岁之前比自己,40岁之后比孩子,为孩子牺牲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
专家声音
陪读扼杀孩子潜能
天津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王虹翔
家长陪伴对孩子的个性与能力会形成遏制,会引发孩子依赖心理,使孩子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难以处理多边的社会关系,甚至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从大学教育现实来看,很多孩子在进入大学后都不知道今后要干什么,因为连大学的专业都是家长选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独立,需要磨炼,而不是为他排除万难,铺平道路。
这样的陪读可以有
河东区实验小学教师 高蕾
家长在陪读过程中,可以关注孩子经过一天的学习后,有没有负面情绪,通过沟通化解负面情绪。另外,在陪读中激发孩子的兴趣也很重要,孩子在上课时对某个知识感兴趣,如孩子觉得某篇课文很有意思,家长可以为他打开一扇窗,陪他读读原著。如果对数学很感兴趣,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有趣的数学实验。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不要说“为什么别人做得到,你做不到”这类的话语,应该和他一起分析原因。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刘德胜 漫画 单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