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访“三辩”:“家校通”能取代家访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0日 11:11   北京晚报微博

  曾经,家访是每个老师假期里的必修课;接待老师家访,也成了每个中小学生家庭在假期里的一个重大事件。与老师面对面聊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哪些优点?还有哪些不足?家长和老师如何配合,共同督促孩子的成长?——这是许多家长期待家访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有了“家校通”,沟通似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在高科技面前,家访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如今,学校和班级的规模也一扩再扩,在一个假期里,挨个学生都家访一遍,似乎也成了老师们难以完成的功课。

  于是,就有了疑问:家访,还要不要? 

  一辩:“家校通”真能通吗?

  正方:可以关照到每一个孩子

  韩永萍(北京十一学校初中老师):“家校通”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群发消息,能照顾到大多数孩子,不像家访那样只能处理一部分孩子的问题。而且,现在学校和家长需要进行沟通的事情很多,单个沟通的话时间成本很大,“家校通”帮了老师不少忙,老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来辅导学生。

  王老师(海淀区某中学教师):现在学校要求我们在寒假走访至少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而事实上今年除夕前的日子很短,一一走遍有困难,春节后很多学生又要走亲访友。在这时,“家校通”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能让我与所有班上学生的家长联系,反映学生的情况。

  反方:面对面交流不能被替代

  王女士(媒体从业者):“家校通”发送文字的篇幅有限,遇到复杂的问题可能说不清楚,而且太概括,缺乏针对性。这种“硬件沟通”也不如面对面沟通准确,因为在交流中,人的身体语言是很重要的,老师、家长双方仅凭声音或者文字判断对方的反应,很有可能造成误差。

  甚至据我所知,很多家校通都是班主任委任学生干部管理,这就错失了对话的意义。有的学校,总是随意编辑一些内容就发给家长,而且一天发好几条,给家长带来垃圾信息的困扰。此外,家访是老师、家长、学生三方沟通,而家校通则是老师、家长两方的沟通,等于是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

  王世东(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原海淀区八一中学党总支书记):过去八一中学也曾开通过“家校通”类似的交流平台,但后来发现沟通效果远没有家访来得好,最终还是取消了。近些年来,八一中学不仅要求各位班主任每年寒暑假走访至少1/3班上学生,还要求学校领导家访老师,可见对家访作用的肯定。 

  二辩:“家长会”事半功倍?

  正方:凑齐聊可以集思广益

  刘萨(北京某出版社编辑):现在很多学校都安排每学期召开一次集体家长会。家长会既能让老师和家长面对面沟通,还省去老师们单独家访时,花在路上的时间和精力,效率比较高。对于一些在学生群体中的高发问题,老师和家长还可以集思广益,一起头脑风暴,甚至资源互补,这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毕竟人多力量大嘛!

  另外,在家长会上,家长们互相之间还可以交流、沟通,借鉴彼此的家庭教育经验。这是家访所不具备的。

  反方:开大会缺乏个性指导

  辛女士(朝阳区某中学生家长):家长会大多很概括,全班四十多个孩子,老师讲到的肯定是大多数孩子的共性,这样很容易泛泛而谈。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是学习偏科,有的可能出现厌学心理,这些都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个性化沟通,否则效果很难落实处。去学校开完家长会,我经常对我孩子这学期的表现还是很模糊,远不如家访来得有实效。

  另外,虽然说家长可以提问,但在这样的公共场合,很多人因为怕丢面子,或者为了保护家庭隐私,可能会言不由衷,或不愿说太多。这样的家长会既浪费双方时间,又没有实质性交流,水分挺大,更像每学期一次的例行公事。

  三辩:家访会泄露家庭隐私吗?

  正方:穷富都怕露  准备挺繁琐

  刘先生(金融领域从业者):现代人隐私观念都很强,有些家庭不喜欢不太熟的人到家里来做客。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不愿意露富;经济有困难的家庭,也不太愿意“家丑外扬”。如果夫妻双方不是很和睦,更是不愿意让孩子的老师知道。所以,家访对隐私观念强的家庭可能会是种困扰。如果老师热情要求来我家家访,我可能会建议去咖啡厅、茶室这样的公共场合。

  还有,我和太太平时工作都很忙,经常出差,如果老师家访,我们还得提前打扫房间,约定时间,必要的话还得吃饭应酬,很累。其实,家访只是一个形式,如果电话、网络也可以达到关照孩子、有效沟通的目的,何必化简为繁,花数倍于此的时间和精力呢?

  反方:了解家庭情况 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王世东:需要明确的是,老师是不会在意学生的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贫富在教育这里都是公平对待的,这不会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发展得很好。

  其实,家访可以帮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助于老师因材施教。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是否和睦等有所了解,会更加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个学生采取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消除学生成长中的负面影响。否则,在教育中老师很容易忽略家庭环境这个很重要的因素,导致教育方法上的不到位。当然,所有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保守学生家庭环境的隐私。

  专家视点

  提倡家校沟通个性化

  熊丙奇(微博)(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不管是家访,还是“家校通”、集体家长会,其实都是家校沟通。用什么方式,不能一刀切,学生是个体性的,教育也必须是个性化的,这些方法应该搭配着使用。

  要建立一种健康、良性的家校关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学校的民主管理机制,比如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在外国,家长委员会有权力制定学校预算、审核学校财务,甚至罢免校长,改变学校课程设置。他们的权力是很大的,而我们国内,学生和家长常常是弱势群体。只有完善这样的民主管理体制,乱收费、冷暴力、学生安全这样的乱象才能有效得到遏制。

  众说纷纭

  震惊于美国老师的家访

  玉米妈妈王健枥:在加州教育厅、在CHILD TRENDS、在ZERO TO THREE、在戴维斯分校等,我都不断地听到“家访”二字。当我在纽约贫民区的社区学校听到老师介绍他们对于0至3岁的家庭,基本每周要做一次家访,全年不低于30多次时,我震惊了。看到老师家访所需跟家长沟通的内容文件,我真是汗颜,我们的差距还真大啊。

  君子兰:“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这年代当老师真不容易!初中班主任教师,一周教学六天,而仅剩下的星期天和假期,还要舍弃与家人共处的机会,走街串巷忙家访,都没时间陪陪自己孩子。

  慈溪三北:要不要家访是一个问题,家访时给不给老师送礼也是一个问题。我觉得,送礼收礼其实是双方面的事情。家长怕不送礼老师会给孩子“穿小鞋”,有些老师或许是有私心,有些老师却真是碍于情面。不如下次家长说好都不送,看老师给谁家孩子“穿小鞋”去?本报记者 张航  

  实习记者 巩育华 J067   

  插图 吴薇 H114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家长 家访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