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升学、求职,也不只是为了 “有用”,而是为了享受生命之趣,记诵、创作古典诗词就是一项陶冶性情的审美活动,是祖先赠给我们获得生命愉悦的宝贵遗产。
●世上大概没有人会排斥一种使人沉浸释怀的美,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这种美,并为他们发现更多自身发展上的可能性创造条件。
●主持人:本报记者 柳森
●嘉宾:黄玉峰 (复旦(微博)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解放观点:日前,国家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9年内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 (段)。对此,有些家长不理解,认为让孩子 “死记硬背”一些并不理解的东西没意义。黄老师,您长年耕耘于中学语文教学一线,在教授中国古典诗词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您怎么看这件事?
黄玉峰:通过记诵积累是母语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由历代读书人对经典不断地背诵、涵咏、贯通、融入生命,最终实现自我、完成新的创造。不但我们中国人这么做,犹太人也如此。他们在教育上讲究 “生吞之功”,从小就要求孩子记诵大量经典。
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不要给反复诵读贴上 “死记硬背”的标签。记忆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的过程,不能等完全理解了再去记。说到底,完全的理解终究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胡适曾忆及小时候背过的两句诗, “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说当时只觉得顺口有趣,多念几遍就记住了。没想后来随着年岁增长,越品越有味。可是他又说,即便到老了,自己对这两句诗仍未完全理解,不知道人心到底有多弯,世事到底有多难?可见,很多诗文也只有在 “记住”之后,才可能在未来更长久的岁月中细嚼慢品、加深理解。
过去读书人往往要下这样的 “童子功”。曹雪芹对各种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东坡晚年依然能背诵 《汉书》;苏步青能背 《左传》;陈寅恪更是可以全文背诵 《十三经》。如今则经常有这样的例子,不少人儿时背出的诗文自以为忘得干干净净,突然在某一天、在某种情境下,那些诗句会自己跳了出来。这也是“童子功”。有这样的 “童子功”的人,学习能力特别强,并因此受用终生。
解放观点:有人认为,现在没有必要再去记具体的知识,关键是培养能力。很多东西只要一上网都能查到,何必花大力气去记呢?对这种说法,您怎么看?
黄玉峰:我们不得不承认,如今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90后”、 “00后”几乎从一出生,就已经与网络打成一片。网上的海量信息和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似乎足够今天的孩子按需调用。但请不要忘记,电脑代替不了人脑。记忆是人的所有思维能力的基础,而人的思维能力也是需要开发的。没有记忆的训练,其他能力也会受限。人的聪敏程度,更是同其早期受到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用进废退,当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深,当背诵被弃置时,现代人在记忆上的积极性和各种能力恐怕迟早会大幅退化。
再则,人记的东西越多,分析、联想能力也就水涨船高。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以圆圈来比喻人的知识范围:知识多了,圆圈的周长就长;接触的外延越广,知识就能进能出。通过背诵积累,人的记忆力和其他认知能力都会提高。
更何况,信息技术再好,也要靠人来调用。假设我们在构建自身思维库存时,没有任何记忆素材打底,又拿什么去搜索、联想呢?假设我们连某个诗人的名字都没听说过,对某个经典名篇毫无印象,纵然坐拥海量信息,头脑空空如洗,又如何去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发挥?
解放观点:也有学生认为,辛辛苦苦背了那么多,考试却只考几分的填空题, “没有用”。
黄玉峰:就好比你去登山,恐怕到达山顶并非终极目的吧?生活中,对于很多善游者来说,与其乘缆车,他们宁肯辛辛苦苦爬上去。在他们看来,旅行的目的,在于享受过程,得到生命的体验。同理,求学路途上的我们始终不应忘记:人生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升学、求职,也不只是为了 “有用”,而是为了享受生命之趣,提高生命质量,获得幸福感。事实上,记诵、创作古典诗词就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项陶冶性情的审美活动,是祖先赠给我们获得生命愉悦的宝贵遗产。
经典之所以可以经久不息地烛照后人,因为它们凝聚了千百年来人类关于诸多永恒命题的幽微感悟与执着探寻。通过背诵,我们既能跨越时空与他们沟通、对话,也能与我们自己的内心对话。点点滴滴的对话与积累,能让自己的生命自然而然地丰厚细腻起来。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很多人在谈到读诗体会时都说, “如今生活节奏那么快,操心的事那么多,但有时静下心来读几首古典诗词,不仅没有一种遥远的陌生感,连灵魂都仿佛被洗了一遍”。
解放观点:不过,现代人和古人的生活节奏、客观条件毕竟不同。面对如今海量的信息来源,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选择,恐怕连激发学生背诵的动力也成为了一个问题。
黄玉峰:古时候的孩子课余生活简单,容易沉下心来,在父母师长的严厉督促下,从对自己不甚理解的文本毫无兴趣,到涵咏其中、乐在其中,最后到欲罢不能。这启发我们,与其抱怨如今诱惑太多,不如想方设法来点燃学生愿意亲近美、亲近诗歌的天性。
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相信,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人的心声,一样可以打动今天的学子。如果我们能把诗文和孩子们的生活、情感联系起来,使他们于诵读中享受诗文的节奏美、韵律美、人性美,兴趣和共鸣不仅会于他们心间油然而生,背诵也会成为一种自觉的生命需求。
解放观点: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无疑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黄玉峰:我以为,要引导学生与古代文学世界对话,教师首先自己要能够跨越时空与作者、作品对话。只有我们真正爱文本、被文本打动,拿自己的修习积累和心得同学生交流,不人云亦云,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 “点燃”和“带入”作用。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能于知识学养的纵横辨析、归纳演绎中化用自己的积累,不愁吸引不了学生。只要他们感动了、喜欢了,自然就想背、愿意背。在这一点上,再高级的搜索引擎恐怕也是做不到的。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讲究方法。比如,努力还原诗词的情境,再现历史的现场感,营造愉悦的背诗氛围。我曾带学生走访苏轼、白居易等人的故居。学生们边走、边观赏、边诵读他们的诗文,竟能陶醉其中,乐而忘归。这就是场景和氛围的力量。
总之,为了孩子们的终生幸福,我们要挣脱 “有用”的桎梏,给以正确的引导。世上大概没有人会排斥一种使人沉浸释怀的美,我们要为孩子们提供这种美,并为他们发现更多自身发展上的可能性创造条件。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