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微博上,不少中小学生留言, “好郁闷啊,又要开学了”、“痛苦啊”、“作业还没有做完”……
离开学将近一周,心理专家及班主任为有“开学综合征”的学生开出收心方。
家长和学生
■个案
家长和学生
患“开学综合征”
“眼瞅着要开学了,我儿子却蔫了。”昨日,长春市民张女士打来电话说出自己的苦恼。
她说,儿子上小学五年级。刚放寒假时,那叫一个高兴啊,大呼“解放”了。没事,就埋头在电脑里,作业也不写,总说有时间。
“为这个,我没少督促,但孩子就是磨,不写。”张女士说,她为此也上了不少火。
眼瞅着假期还剩一周的时间了,儿子开始突击写作业不说,状态也不对头了,成天苦着脸、闷闷不乐,不愿意跟同学联系,也不愿意出去玩,有时候还长吁短叹地说,“真不愿意上学”。
“一看他这状态,我也跟着上火,开学能不能跟上啊?”张女士有些担心。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像张女士这样跟孩子一起感染“开学综合征”的家长还真不少。
长春市民史女士说,一听孩子要开学,她就头疼。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她主要的工作就是“陪读”:每天要早起做早餐,还要送她上学,晚上又要给她听写生字、检查作业,天天就围着孩子转了。一放寒假,她也就放假了。可这一要开学,她也有些害怕。
昨日,省仁爱心理学校校长赵会华表示,每逢开学季,“开学综合征”就会不同程度地在部分家长和孩子身上体现出来。
■诊断
“开学综合征”是一种心理状态
“从上周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电话咨询和心理干预就多了起来。”赵会华说,仅昨日就接到了6例有关“开学综合征”的电话咨询。
他说,这一现象在中小学广泛存在,如小学的四至六年级,初、高中阶段。有两类孩子容易产生“开学综合征”:一是假期没有良好学习生活作息习惯的孩子,另一类是疲于补课开学又吃“剩饭”的孩子。
“开学综合征”主要有发怒型、自卑型、忧愁型和失眠型等几种类型。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等;心理上则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等。
“‘开学综合征’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心理状态。”赵会华提醒家长,不要过度担心。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寒暑假结束、初开学的前几天,大多数学生需要一个星期左右来恢复上学状态。“从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患上了。”赵会华解释,这主要跟家长太担心孩子有关。
■出招
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收心
“家长应和孩子一起收心。”这是赵会华着重强调的。
对家长来说,开学前,应适当把握和引导,诸如,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表,提前调整生物钟;原则上不要让孩子看太多电视,引导他多看课外书或者看看上学期的课本;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但不宜出远门,主要是让孩子静心。
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对孩子所担心的问题说出家长的看法和态度,通过与孩子交流,来减轻其内心的压力;家长切忌表现出紧张和过度担心,以免给孩子造成暗示强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症状。
开学前两周
放缓新知识传授进度
出了家门,进校门。对于有“开学综合征”的学生,老师又该如何做呢?
昨日,长春市树勋小学五年七班班主任孙丽娟老师谈了她的办法。
“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在开学前到开学初这段时间,出现‘开学综合征’中的一些表现。”孙丽娟认为,主要是由三方面造成的。
一是作息方面。两个月的假期比较放松,过度的兴奋,而且到了开学,也没有调整好,进而出现上课瞌睡、走神,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二是作业方面。有些学生假期就是玩,作业不按时完成,搞突击,害怕因为没有完成作业受到批评,进而影响到他的情绪。
三是环境方面。在假期,基本上没有了学校制度和老师的约束,很随意,而开学了,这一切又要恢复,会造成心理的不适应。
她说,在开学的前一周,她基本上不刻意强调寒假作业的问题,同时,也会跟其他任课老师为此进行沟通,缓解学生们因寒假作业所产生的压力;此外,在开学的前两周,对于新知识的讲授不会太快,会适当放慢学习进度并降低学习的强度,让学生们逐步适应、回归到学校的生活节奏中。
对于情况突出的学生,将要和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相互配合,让学生尽快摆脱“开学综合征”的困扰。
本报记者 王小野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