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5日消息:“外研社杯”第25届上海中学生作文竞赛昨天颁奖,承办方上海《中文自修》杂志在组织作文竞赛的同时,围绕中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进行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显示结果不容乐观:一年中阅读课外书不到10本的中学生人数比例高达72.27%。
在一年中阅读课外书不到10本的中学生中,5.94%的学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一本课外书都没读过”。对许多经典的书籍,90后中学生普遍感到陌生,以中国四大名著为例,大部分的中学生没有完整阅读过,只有15.51%的学生读过。即使许多中学生将漫画、杂志、各种速食畅销读物都纳入阅读量计算范围,中学生群体的阅读量依然十分低。
中学语文教师李莹莹说,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阅读习惯,课外阅读也往往当成任务来完成,自觉意识很弱。李老师认为,语文和其他科目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便是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这样才能提高成绩。真正的语文学习不可能只是在课堂上完成,充分的阅读储备,对于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意义不言而喻。
语文学习中最令学生头疼的问题,就是在写作文时“不知道要写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写出自己”,写作中视野狭窄、语言贫乏等问题的出现,究其原因,和课外阅读的缺失有着因果关系。
中学生阅读问题的症结何在?在采访中,当记者询问喜欢看什么书籍时,大部分中学生一脸茫然,即使能给出明确回答,也出现了这样几种倾向:一是成人化倾向,比如《杜拉拉升职记》等;二是类型较狭窄单一,流行小说和所谓的“心灵鸡汤”类励志畅销书居多。问卷调查中有一题是“在选择课外书时一般会根据什么选择?”72%的中学生选择“同学之间流行和朋友推荐的书籍”,或是“时下畅销的热门书籍”,相比之下,选择“经典名著”和“父母老师推荐的书目”的人数少得可怜,分别是18.15%和8.25%,这说明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缺乏正确而有力的引导,因而现状不容乐观。
中学生不知如何选择读物,对于“什么是好书”则感到模糊,阅读过程中也不知如何思考,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亟须引导,不仅在读物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以及读物的质量,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也需要一些启发和指点。
“写作与阅读是不能分离的”,《中文自修》主编王意如指出,多年来开展中学生作文竞赛,似乎在催生写作尖子,但真正的写作高手,也必须是一个阅读能手,要从书本和生活中汲取素材和养分,写作才会如鱼得水,思泉奔涌。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