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友献策:“官一代”该如何教育“官二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 15:23   人民网微博

  近期,合肥少女遭毁容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议论,加之之前的“山东袭警案”、药家鑫撞人杀人案以及河北大学(微博)校内撞人案,自去年9月到现在半年时间里,一些“官二代”或“准官二代”违法犯罪的新闻接踵而至,以至“官二代”问题成为近期舆论焦点。面对一些“官二代”违法违纪行为的成因,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官一代”的家庭教育。那么“官一代”该如何教育“官二代”?以下从心理学角度提几个看法,希望能给官员父母们一些启示。

  要传达正确鲜明的积极价值观

  一些“官二代”的行为失范源于父母消极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一些官父母自身价值观消极片面,虽然他们极力掩饰以及小心翼翼地避免在子女面前表露出来,但他们的“微表情”总是会泄露其内心的秘密,并且,即使他们能掩饰自己的消极价值观,但却很少能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去反对那些消极价值观。例如,他们虽然能大声宣扬公正廉明、大公无私的正面行为,但面对权钱交易、行贿受贿、暗箱操作等行为,却很少能“爱憎分明”、“高声”地给以批判。因为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内隐自尊理论,人们总是无意识地避免否定和批评与自己态度和行为相一致的事物。反而,这种高声宣扬好的方面却不敢批判坏的方面的行为,只会给子女一种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形象。所以,若要影子不斜,最根本的还是身子要正。实际上,多数“官父母”具有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但问题在于旗帜不够鲜明,立场不够坚定,一些父母对权力至上、金钱万能、人人自私等消极价值观以及恃强凌弱、欺瞒拐骗等违法违纪行为态度暧昧,表现在言语犹豫、底气不足或遮遮掩掩,尤其是在对待潜规则上。这其实给子女传达的是一种“这么做也有一定道理,即使不对也是被逼无奈”的观念,这无疑等同于默认其合理性。因为,人们往往会把含糊、迟疑、犹豫的言行视作心虚、撒谎或是默认的信号。

  要注意批评与自我批评

  表扬能够鼓励人的正面行为,批评则能提醒和约束人的负面行为。“官二代”屡屡犯事,与家教不严不无关系。在优越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如果缺少父母的提醒和批评,就会缺乏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以及,就像学车时教官不教交规,学员开车自然一路绿灯,不知要遵守何种规则,以及何时该小心驾驶、何处有危险、何时该拐弯和刹车,自然容易发生事故。官父母在注意对子女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自我批评。自我批评一方面可以给子女树立一种典范——做错了要像父母一样勇于承认错误和自我批评,另一方面可以让子女知道以后不能再指望父母采用某种错误的行为来帮自己解决问题,因为这种行为父母自己并不认同。

  父母不能“太能干”

  一些“官二代”之所以“不顾后果”地犯事,其实并非不考虑后果,而是考虑到这一后果可以由父母来承担和解决,才变得肆无忌惮,而这与一些官父母平时的“太能干”有关。一些官父母久经社会历练,处理各种问题得心应手,因此,在子女面前有意无意的表现得非常能干,什么事都能解决,甚至有些官员父母给子女暗示:不上课也能拿到毕业证,没知识没能力也能被录用,出了事能摆平,进了监狱也能捞出来,无所不能近乎全能。有这么“能干”的父母,其子女撞人、杀人、毁容等行为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父母即便真的很能干也要低调,不要让子女觉得父母很能干,这样子女做事才会考虑后果,也才能培养子女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要多关注少插手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由内及外逐渐积累的,一些“官二代”之所以出现一些严重的事件,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内在的心理偏失和小的不良行为出现时父母没能及时发现。此即父母对孩子缺少关注。一些官父母由于工作繁忙,缺少足够时间关心和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只能匆匆看成绩、看排名、看奖项等外在的表现,不能耐心、细心地观察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道德和人格等内在的心理,于是孩子出了问题(往往先是心理上的问题后是行为上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直到闯大祸了才后悔莫及。而另一方面,父母即便发现了子女的问题却又没有时间和耐心关心和教育,于是只能直接插手干预、包办解决,这样省时省力,非常高效。然而这种方式,正是剥夺了子女自己摸索锻炼、独立承担责任的机会,造就了他们遇事时依赖家长和不负责任的心理。

  对子女的要求学会延迟满足

  在一些“官二代”的犯罪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表现得似乎很刻板:对于自己的要求,他人必须满足并且是立即满足,一旦不能立即得到满足就会情绪化和采取极端行为。这其实反映的是其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不足。延迟满足是这样一种心理和行为现象,人们为了获得更有价值的长远利益而甘愿延缓当前利益的满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那些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他们成年以后将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更高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较少的冲动性。可以推测, 一些“官二代”延迟满足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乏,与生活中“官一代”过快的、无条件的满足子女要求有关,因此,官父母应该从小就锻炼孩子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可以通过时间上的延迟、注意力的转移以及设置附加条件来进行应对子女的要求。 

  对待子女的“第一次犯事”要淡定

  子女第一次闯祸时,一些父母很焦急,害怕子女受到什么委屈或者是丢面子,于是急于干预解决。此时,一些官父母不注意区分事情的大小轻重,一律包办解决,殊不知,这其实已经泄漏了父母对待子女犯错的态度底线和问题处理模式(如潜规则),而这往往成为子女以后类似行为的参照,成为他们继续依赖和要求父母干预解决的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对于子女的第一次闯祸,父母要冷静分析事件的性质以及子女独立解决的能力,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子女自己犯的事应该让子女自己去完整经历和处理,这样他们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后果,也才能发展独立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的能力。而子女以后再有类似行为发生时,父母也可将第一次的处理方法作为拒绝帮忙解决的理由。

  要注意纠正子女的“官气”

  生长在官员家庭,“官二代”时刻都要受到父母“官言官行”的影响,因而不免会沾染些 “官气”。例如,有些官父母自视高人一等,言语之中尽显官员的权势、民众的卑微,疏远和排斥之情溢于言表,子女耳濡目染之后自然也会沾有矮化和厌恶普通民众的气息。于是,一些“官二代”俨然成了“二代官”:以官员的身份和语气对待他人,用官场的思维和方式来解决问题。一些父母正是没有注意到孩子身上的这些“官气”,或者注意到了却不以为然不加纠正,导致孩子本不是官却官气十足、乱施官威,遭到民众的反感和批判。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官气”不从“官二代”本身去纠正,即便民众不以“官二代”为标签称呼他们,他们自身对“官二代”的自我认同同样会造成一些媒体所谓的“人为制造阶层隔阂”。

  我以为,以上拙见“官一代”如能彻底贯彻,“官二代”犯事的现象定会大大减少。但是,说的容易做的难,对一些官员来说,更是如此:自己熟练操作潜规则却要脸不红心不跳地对潜规则说“不”,作为一家之长又身居高位却要在子女面前自我批评,自己很“能干”却要表现得不能干,公务缠身却还要花很多时间在子女身上,子女闯祸了不去管,子女以后也要当官却没有“官气”,这叫我如何才能做到?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官二代 家庭教育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