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三生为赚钱走私:莫让“拜金”污染校园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1日 14:13   红网

  身穿校服,频繁出入深港间,深圳一名高三女学生为了赚零花钱,甘做“人肉运输机”,替不法分子从香港绑带手机回深圳,每部手机抽取10元的“带工费”。深圳海关称,利用学生从事走私违法活动,海关在“中英街”已不是第一次查获。(3月20日《南方都市报(微博)》)

  身绑25部手机闯“关”,俨然是电影中的镜头,但是联系到一个高三学生的走私活动,则让人在戏谑之余,多了几分思考。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微博),本就学业紧张,但是在利益面前,她依旧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让人惋惜。镇定思痛,个体违法折射出学生群体的“缺德”。笔者认为,要让拜金思想远离校园,加强校园德育之余,各方用力才是关键。

  拜金主义形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表面上是对金钱的崇拜,背后却是个人享乐主义作祟。作为社会风气的毒瘤,这种思想自发轫以来,浸淫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向来饱受诟病。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拜金思想对校园的蔓延,腐蚀,造成学生道德水平下降,诚信不在,令人痛心。

  前一阵子,一名南京大学(微博)生擅自更换价格标签,将价值300多的网球拍改成10元,被发现后幡然悔悟的新闻引发讨论。学生德育、金钱崇拜一时成为热门词汇。现今,这位高中生没有挡住200多元的“带工费”的诱惑,涉嫌走私违法,足见拜金思想危害之深。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生有思想品德课,中学、高校中有政治课,加上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校园德育工作的确做了很多,起到了一定作用,从高三女生被查后害怕海关告诉老师这一点上就可见一斑。但是,从效果来看,则是收效甚微,中小学生攀比风、铺张浪费现象依旧存在,大学生更是少有人为知识活着,大多为生存挣扎,究其根源,拜金主义思想恶化,唯功利主义盛行难辞其咎。

  纯净的校园氛围不再,拜金思想横流。这个时候,如果再单纯强调用校园德育来抵制拜金思想,未免单薄。当然校园德育也有应该反思的地方,比如,学生的被动接受如果可以转换成主动改变,德育工作的效果也会更理想一些。

  抵制校园拜金思想,除了校园德育工作要到位,更重要的则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的涤荡。家庭作为学生的归属地,理应产生道德的向心力,家长身体力行地践行道德行为,孩子才能以此为榜样,严于律己;社会若不以金钱论是非,善莫大焉之余,带给学生的影响也是正向的。

  [稿源:红网]

  [作者:庄滨滨]

  [编辑:司马清]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小学 拜金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