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学家委会如何当好“双面胶”?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2日 10:16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彭薇

  招生季来临,一些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时,除了关注学校校舍、师资、办学特色等因素之外,还关注起一个新鲜的名词——家校互动。家校合作开展得怎么样,家委会工作是否有亮点,成为家长们考量学校的新标准。

  家长关注知情权监督权

  家住合肥路的吴女士最近为孩子选择公办还是民办小学摇摆不定。令她犹豫的倒不是两所小学哪所名气大,而是哪所学校的家校互动更顺畅。

  吴女士是本市一所民办初中的教师,对于选择学校自有考量:“小学阶段并不在乎掌握多少知识量,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校是否能和家长有效沟通。”孩子入学后,吴女士更关注的是 “家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有多大”,比如午餐营养怎样,家长提的意见学校会否采纳;对于作业布置量家长是否有发言权;学校举办的主题活动家长能否经常参加,等等。

  在旺旺网等教育论坛上,一些家长抱怨,有的学校名气虽响,但是信息不公开,就算有家委会也形同虚设。更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有些家委会无非是让家长做志愿服务,义务一大把,权利一丁点。

  家委会两边不讨好

  教育界人士认为,家校互动是否顺畅,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家委会的定位。据了解,现在本市几乎所有学校都建立了家委会,但在一些学校,家委会地位很尴尬,甚至成为学校和家长间两边不讨好的“双面胶”。

  市教科院“上海市中小学家校互动机制创新探索”课题组日前对608所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家长调查显示,在对家委会作用的认识方面,“家校携手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占了80%,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仅占一半。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家长,其中超过半数对家委会的认识是 “听说过,但不知道都有哪些人,也从没和我们联系过”,还有两位家长意味深长地透露,家委会成员都是老师指派的,非富即贵,普通家长很难当上。家长们抱怨比较多的还有,家委会更像“联谊会”,每学期组织联欢晚会,策划家庭教育讲座等,“却不知道他们平时是否监督学校事务,帮家长们说说话。”

  另一方面,一些家委会对学校午餐、作业等提出的意见,却在校长那儿屡屡碰壁。曾经在一所小学担任家委会代表的魏玲,向学校提出能否推广个性化作业等,却被学校认为“管得太多”。也有校长吐苦水:“家长们的需求都不一样,有的要设兴趣班,有的提出推后上学时间等,很难采纳。”不少学校表示,家委会成员由教师推荐,应该配合学校工作,而不是“挑刺”。

  平等对话需要尊重信任

  教育部近日出台 《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家委会可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认为,新型家校互动关系,说到底是一种平等的对话。

  上海部分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家委会成立“监督团”,不定期抽查安全设施、食堂卫生、每周菜谱等;新杨中学设立学校事务听证会,成员包括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人士代表等,对学校各项事务提出意见;在卢湾区第三中心小学,每年家委会还主持对学校、老师的年终考核,“家长的声音”成为一项重要指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教授说,在欧美发达地区,家长委员会成员由全体家长投票选举产生,家委会独立运行,不受校方支配,而“我们的家委会更像学校的附属品”。他认为,家委会成员应由不同环境、身份的家长组成,这样才能代表更多家长的心声,更好地与学校对话。

  “家委会介入学校事务与管理,应该得到专业指导。”市教科院普教所研究员郁琴芳表示,关于学生午餐、运动设施安全等监督,家长有直观感受。但对于一节课质量如何、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等教学问题,家长们由于欠缺专业判断,可以由学校组织专家等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专家同时指出,对于学校事务,家长们如果事无巨细都“大包大揽”参与管理,也会干扰正常教学。“家长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互相尊重与信任才是关键”。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家长 中小学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