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6日是第1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按照笔者的惯性思维,在这个特殊且极有意义的日子里,肯定有很多部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也必然会受到媒体的关注。然而,令笔者失望的是,通过搜索引擎发现,江门的相关信息寥寥无几,与此前的几年,尤其是汶川地震后,每逢安全教育日,媒体连篇累牍报道相关新闻的盛况相差甚远。
现象背后原因何在?笔者揣测,经过这几年,学校的安全教育意识普遍提高了,由当初形式上的活动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常规化教育,因为常规,所以淡然,也就没有太多新闻宣传的“亮点”了。此种现状,自然可喜,因为安全既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习惯,它需要借助重大活动进行实战演习、强化训练,但考虑经济因素、场地因素、时间因素等,不可能经常开展,所以更有赖于学校的常规化教育。在这方面,江门市实验中学的做法值得一提。该校多年来,在每天上午放学和下午放学前最后一节课的下课前或下课后3分钟,由老师对班上同学进行安全教育。这3分钟的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如老师组织学生学习交通、用电用火等安全知识;嘱咐、提醒同学们要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组织同学们检查、反思近来班上同学们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提出今后纠正、克服的办法……谈及学校多年这档“例牌节目”的原因时,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主要是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因为学生记东西快、忘记得更快,所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时时讲、时时提。
然而,未必所有学校都能如此。前几年,笔者走访发现,我市部分学校只在两个“特殊时刻”重视安全教育,一是上级领导检查,二是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后。正是基于这样的了解,令笔者有了颇为担忧的判断——安全教育犹如一阵风,当“形式放松”的时候,学校或相关部门也随之放松。若真如此,不由地使笔者联想起妇孺皆知的“狼来了”的故事,抛去它的本质意义不讲,里面的故事情节和时下的校园安全教育颇有几分相似——当大家听说狼来了,赶紧撒腿就跑,当大家认为没有狼来的时候,于是无动于衷,由此酿成悲剧。
援引这个故事,笔者并无意强调,安全教育一定要放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而是殷切期盼相关部门和学校,把每一天都当成安全教育日,因为“狼”究竟来不来,什么时候来,谁也说不清。
周春锋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