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校舍“被资源”:教育如何改变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11日 10:33   燕赵都市报

  □特约评论员 金苍

  家门口的中学停办,变成了3年未开课的职校新校区;去新学校要走好几个小时,只能无奈辍学……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钟山镇三版桥村15岁女孩钟水凤的命运,或许正被当地功利化的撤校举措改变。

  对于校舍调整,钟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言之凿凿,“肯定是群众受益”。然而,一边是职校招不到足够的生源,校舍抛荒成了库房甚至菜园,一边却是中学近千名学生分流,60多个孩子辍学。至少在当前阶段,我们看到的只是群众利益受损。

  这样的校舍调整,绝非是无用功。对于少数人,或许还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好买卖。不过是撤并一个学校,却可以换来一个“职教攻坚先进县”的荣誉——— 这可以被写入总结,成为政绩;不过是分流一些师生,却可以换来480万元奖金——— 这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或许还能成为个人的奖励。

  正如土地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一样,在一些人眼里,权力所及,都可以成为谋取利益的“资源”,即便是关系到“百年大计”的校舍,也不例外。在广西钟山县相关部门眼里,钟山镇中学6万多平方米的土地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校舍,都是如此。在需要“变现”的时候,完全可以打着各种名号,挪为他用。

  而校舍的撤并,正可以成为将之“资源化”的契机。实际上,很多农村校舍规模较小、地方较偏远,往往无利可图。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一些学校的土地、房产等资源,也会增值。这个时候,教育往往会为了利益而让路。正如曾经引来广泛关注的福州“短命小学”,就是为给“中央商务区”让路。

  细绎历史,校舍的撤并,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按照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农村义务教育由重心在乡镇转为“以县为主”。由于县财力有限,加上教学点众多,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教学点的撤并。“撤点并校”,本身并没有“原罪”。它能起到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等作用。然而,也要看到,如果没有配套措施,“撤点并校”节约的教育资金,成为隐形成本被转加到了家长身上,比如交通费、住宿费等。《焦点访谈》中钟山镇辍学插秧的女孩,正是典型例证。即便是为了发展教育,也不能增加公众的负担,这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更重要的是,这种办学的思路,如果没有强力的监督,没有合理的规划,也很可能变成挂羊头卖狗肉,让学校、学生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让路。正如钟山县的情况所示,今天可以为了“职教攻坚”征用你的校舍,明天自然也可以为了城市建设、经济开发等等请校舍走开。

  实际上,不管是撤并校舍,还是就近入学,关键是把学校、学生和教育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关键是能不能把握住“一切为了学生”这个出发点。比如,在教学点撤并的同时,如果能大力发展安全校车、改善校舍住宿条件,对孩子们的影响可能就会小些;比如,如果对空置校舍进行合理规划,建立乡镇的图书馆、文化室,或许也能更好保留乡土中国的文脉,让农村在商业化的冲击下同样弦歌不绝。

  教育改变命运,尤其是对于在现实语境中显然处于弱势的农家子弟。然而,正因为处于弱势,农家子弟的权利更容易受到侵害。“撤点并校”涉及的,正是这部分人的利益。相关部门需要以更责任的态度、更周密的谋划、更实在的举措,让他们也能拥有一个看得见的春天。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撤点并校 教育 中小学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