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留守儿童作业让人心酸 父母除寄钱还应做啥?

乐乐把作业中的小鸟和鸟妈妈换成自己和父母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套用了父母外出“打工”的思维模式。刘明 供图  乐乐把作业中的小鸟和鸟妈妈换成自己和父母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套用了父母外出“打工”的思维模式。刘明 供图
乐乐把作业中的小鸟和鸟妈妈换成自己和父母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套用了父母外出“打工”的思维模式。刘明 供图  乐乐把作业中的小鸟和鸟妈妈换成自己和父母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套用了父母外出“打工”的思维模式。刘明 供图

  记者 张 萌

  “天黑了,小鸟回家了,鸟妈妈在对小鸟说什么?”这是一道小学作业题。12岁女孩乐乐(化名)写下这样的答案——鸟妈妈对小鸟说:“以后我出去打工了,你要自己找东西吃。”“我知道了。”

  “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乐乐的回答不是“悲惨”,而是“贫穷”。

  近日,在长沙打工的网友“身份证实名刘志祥”,将在老家常德桃源县读小学的女儿的作业发在微博上,立即被众多网友转发,引发人们尤其是打工一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思考:留守孩子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回答,为何会认为鸟妈妈会外出打工?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是不是只给孩子寄点钱就行?是不是应该尽量多与孩子联系,多关心孩子?是不是该尽量多回家看看孩子,陪陪孩子?

  孩子的作业

  让铁打的男儿留下心酸的泪水

  网友“身份证实名刘志祥”的真名是刘明。他是长沙农民工们精神家园“草根之家”的创办者,也是湖南省2011年“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工”。

  今年35岁的刘明是桃源县人,17岁便开始了打工生涯。和妻子结婚后,夫妻两人常年在外打工,女儿乐乐不到1岁就开始“被留守”,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

  “女儿5岁之前,我们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去一次,有时候假期会接孩子出来。”刘明告诉记者。2006年,他离开广东去了杭州,与朋友合伙创办农民工组织“草根之家”。妻子则一直在广东江门市工作,现在是一家足浴连锁店的管理人员。

  去年下半年,喜欢“折腾”的他回到长沙,在长沙县泉塘社区创办“草根之家”长沙工友俱乐部。“一方面想为家乡的工友做些事情,另一方面也想离家近一些,多点时间回去看看孩子和父母。”一家人继续着三地分居的生活,为此,妻子对他颇有怨言。

  一转眼,女儿乐乐已经12岁了。这几年来,何时团聚、如何团聚的问题,他和妻子从未停止过讨论。

  最近,刘明回家探亲,在女儿的作业本上看到了她答的两道题目,让孩子不再留守的问题变得前所未有地迫切和重大。“女儿在一道看图作文题中写下‘鸟妈妈对小鸟说,以后我出去打工了,你要自己找东西吃。’看到这里,铁打的男儿也留下了泪水。”他在微博中说。

  而另一道题目则更让刘明担心。在一道填写反义词的题目中,女儿认为“幸福”的反义词是“贫穷”。

  “回家探亲的我又急又惊又愧又悔又悲,赶紧让孩子改了答案,写‘悲惨’。‘幸福’的反义词是‘贫穷’吗?留守孩子这样理解‘幸福’与‘贫穷’,该如何是好?”刘明的微博在很短时间内被转发400多次,评论近百条。

  父母的犹豫

  是不是该放弃打工回家了?

  “可能在她看来,爸爸妈妈是因为家里没钱才出去打工,导致不能和她在一起。如果有钱了,就不用出去,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这可能就是她理解的幸福吧。”刘明试图和女儿沟通,努力引导她去理解“幸福”和“贫穷”的关系:有钱不一定就幸福,贫穷也不见得是坏事。他不希望孩子在物质方面过于攀比,“我觉得吃点苦对孩子成长有好处。”

  其实,刘明的家庭并不算“贫穷”。刘明的哥哥和嫂子在广东打工,前几年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两位老人都已脱离农村,住在哥哥家,负责带刘明的女儿乐乐和哥哥5岁的儿子。兄弟俩每个月都寄生活费回家,客观地说,孩子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他对女儿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感到很意外,“我们多次在家里讨论房子的问题,也许她认为爸爸妈妈还没有足够的钱来买房子,还要出去打工,所以还是没脱贫吧。”

  “这件事对我们触动特别大,强烈地感觉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孩子慢慢长大了,老人一天天老去,家里越来越需要我们了。”以前老人很支持儿子儿媳出外打工,近两年,刘明的父亲生了一场病后,时常念叨着他们回家。刘明和妻子商量,准备让她辞了工作回家。

  “她现在还在挣扎,毕竟奋斗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点成绩,不想放弃。”刘明说,妻子事业心很强,要做出这个决定,对她来说确实非常不容易。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影响大

  为了验证此事,近日,记者在两所农村小学做了这样一个测试: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在留守儿童比例达近30%的某乡镇小学六年级,学生们给出的答案有“悲惨”、“痛苦”、“孤独”、“孤单”、“贫穷”;在另一所只有7名学生的村小中,一二年级的学生认为是“孤独”、“哭泣”、“伤心”、“寒冷”,一些还不会用词语的孩子用具体的事例来描述“幸福”的反义词:“没有人陪着玩”、“找不到玩具”、“作业不会做”……

  孩子们为何会给出这样的答案?记者分别采访了长沙市心理学会亲子专家刘立京和中南大学(微博)文学院教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聂茂。

  “人的认知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的过程,而少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接受认知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认知主要来源应该是家庭,特别是父母和家人的引导。由于留守儿童平时跟父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多,他们会把父母的一些话语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当出现某些场景时,自然而然将父母说过的话第一时间反应出来。”刘立京分析说。

  聂茂曾经带领团队,历时两年多,辗转于湖南、安徽、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农民工大省,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过深入调查,写出报告文学《伤村: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忧思录》。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对留守儿童来说,最首要、最大的问题就是情感缺失,简单地表现为“想父母”。当父母无法满足其情感需求的时候,就算是村里的几只小羊羔,也能成为孩子的情感依赖。

  在聂茂看来,乐乐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其实不是坏事,“恰恰说明这个孩子非常懂事,12岁的孩子,对外界的感觉如此灵敏。”聂茂想起不久前接触过的另一个案例:汨罗一名留守儿童,父母第一次外出打工时,哭得很伤心;第二次离开,出门去送;第三次,第四次……不哭不送,仿佛与自己无关,已经麻木了。

  “孩子心里对父母的感情逐渐淡化了,甚至有些孩子会通过自残的方式引起父母关注。这些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感,渴望家庭的安全感。”聂茂说,“认为‘幸福’的反义词是‘贫穷’,其实是点到了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周围的邻居、老师、同学可能会经常提到打工和赚钱的话题,强化了孩子对贫穷的认识和感受。12岁的孩子有这样敏锐的感受能力,懂事得让人揪心。”  

  观点PK   过于强调“留守”的概念有无必要?

  如同“农民工”一度成为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群体一样,“留守儿童”总会时不时成为焦点,特别是每当发生一些极端案例后,政府、社会、媒体、学术界等各个方面一拥而上,掀起一阵近乎狂热的关注、讨论、研究、思考:亲情缺失、安全缺失、教育缺失、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真的有那么多问题吗?

  “一说到留守儿童,很多人都会说出一大堆问题来。我不这样看。我们这里算是偏远的农村,留守儿童与和非留守儿童相比,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相反,留守儿童还表现出了坚韧、坚强、自理能力强等品格。当然,也有个别留守儿童有着孤僻、冷漠、任性等性格,但那只是个案。”湘西自治州古丈县红石林镇中心完小校长向圣云认为,就他的观察而言,留守儿童对外界给予他们的这种身份定义其实没什么概念,“他们觉得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很正常,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该学区内共有450多名学生,其中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132人,占近30%。

  而刘明担心的正是这种习以为常,“在孩子的思维模式中,提到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打工’,好像建立了一种天然的联系。”在“草根之家”,有个20岁出头就出来打工的女孩,就是从小习惯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也慢慢变成了到处漂泊的打工族,接受了这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刘明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入这种模式。“即使孩子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也不想让她认为父母在外打工是一种常态,误以为自己天生就应该在这样的家庭中,在这样的生活中。”

  “这绝对不是个案,通过我们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重视。”聂茂说,最近几年,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相关职能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他也看到很多改变。“还需要更大的力度,我们还在进行新的研究。”他说的“新研究”,是针对城市流动儿童的调研。与“留守儿童”相对应,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打工,流动儿童群体也存在很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专家建议   尽量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联系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就是父母亲这个角色的陪伴。父母如果不能经常回家,就要多和孩子保持联系,询问孩子的近况,教导孩子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方法和能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留守儿童家庭的看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加强与学校的互动和沟通。”刘立京建议,现在通讯手段很丰富,照片、视频、书信、电话等都可以利用起来。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双亲都外出打工,父母亲留一个在孩子身边会好很多。”聂茂希望,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家庭越少越好。很多父母口口声声向孩子允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未来,却没有认真想过,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那样做的代价是不是太大?“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和温暖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且,作为中年人,本应承担起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义务,而不仅仅是寄钱给家里,让本该安度晚年的老人承担起监护孩子的责任。

  “总而言之,这个问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联合起来,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尽可能多做事,做实事,并联合学校、家庭,下大力气,只要做到了,就会有改变,就会有收获。”聂茂充满信心地说。

  相关链接

  近三成农村儿童属“留守”

  和逐年增长的外出务工人数一样,留守儿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留守儿童集中在中南各省,四川、安徽、河南、广东、湖南和江西6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占全国的52%。

  据湖南省妇联统计,截至2010年底,湖南有240万15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7%,占全省儿童总数的18%。长沙市妇联组织的一次调查显示,长沙市农村乡镇1310所中小学校共有留守儿童(学前班至初中)13.4万余名,占在校学生的30%。其中宁乡县留守儿童的比例较高,望城等地比例较低。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留守儿童 家长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