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我们所需要的教育,重点不在最终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是一种习惯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积极思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即使不知道最终的解决方法,但我们能掌握解决的思路,以及去哪儿寻求帮助。
中学教育,应该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学时,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高考(微博),高考结束意味着中学时代的结束。中学的教育,不应该是老师们告诉我们该背什么该做什么,把知识点做成精美的讲义发给我们。毕竟老师太勤快,学生便习以为常懒惰成性,离开了老师的鞭策,自己无法高效地学习。中学,应该培养我们自习的能力,而自习,不单是给学生完成作业,更多地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合理地分配时间,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之余,总结巩固已学到的方法和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大学,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思想交流的平台。进入大学后,虽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但还是有很多的科目,即使我不做思考,死记硬背,也能拿到可观的分数。回忆参加过的为数不多的座谈会,每次都惊叹于大家思维碰撞的火花。大学理应提供给学生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只可惜我们大部分知识来源于听讲而非交流,我们巩固知识依靠考试高强度记忆而非探讨。只有在交流中,我们的知识由我们自己构建的脉络展示出时,方可体现出逻辑性。而自己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在中学时期就应该被培养,通过交流和探讨,在大学时期被强化。
关于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还需要花大力气。高考结束后,我们对大学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我们只不过把大学当作高层次的高中。经历过高考的历练,我们都知道如何做一个学生,而非一个大学生。我们会考试,但不会研究知识。高校可以利用暑假,举办夏令营,让中学生体验真正的大学生活,即使作为旁观者,看看学长学姐们如何从事科学研究,听他们讲述实验室里的故事,体会科研的趣味,而不只是告诉中学生我们有多厉害科研成果。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