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推动的结果。如果高等教育课程在两者取得平衡,就能既发挥高校职能,就能满足社会发展并能推动社会进步。反之,如果高等教育课程只是囿于自身,不顾社会发展需要,就会出现如19世纪20年代学生骚乱的问题。而美国高等教育及其课程的发展从总体上反映出较为协调的发展态势。
美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其课程各方面发展与之相呼应。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发生了相应的演进:目标上从早期培养统治阶层(牧师,教师,医生,律师)发展为近代实用人才和当代世界公民;内容上由有限的古典“七艺”科目,扩充增加了新的实用科目;形式上由全部必修课进展为赋于学生权力的选修课;评价上则从无到有,从口试到笔试,从考试(Testing)到(Assessment)。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课程的目标究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面对目前出现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有些高校要调研市场,尽可能培养市场所需人才;有些要为研究生阶段学习输送人才,有些则培养世界公民。2010年陆续出台的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对于本科教学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以往的本科教学某种程度上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质量”究竟指的是什么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