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出版社称“民国儿童读物”出版热是文化延伸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08日 10:59   新华网

  近期,一些知名出版社相继推出“民国儿童读物”。海豚出版社推出了《幼童文库》《民国幼稚园老课本系列》等受到较多关注。有网友提出,这些取材于民国时期儿童教材的读物从装帧风格到内容题材,都透出浓浓的“怀旧”味道,出版社争相翻印老课本似有“炒冷饭”之嫌,不合时宜;有网友则认为,当今教育出版应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海豚出版社社长俞晓群日前接受新华网《第一回应》栏目记者采访,回答了网友关心的问题。

  新华网《第一回应》记者:有网友认为,民国图书含有封建糟粕,不适宜当今儿童阅读。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俞晓群:谈民国时期的出版物,不得不提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德先生”“赛先生”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包括出版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民国时期的出版物中不可避免地会含有一些不适合当今儿童阅读的内容,但只要我们认真筛选、整理,就能为孩子们提供健康有益的读物。我们推出民国儿童图书系列的态度是严肃的,特别注重发掘和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

  新华网《第一回应》记者:“民国儿童图书热”是否反映出目前儿童出版业的缺位?

  俞晓群:我认为,历史和现在的东西不适合放在一起比较,老课本和现在的教材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民国版童书热”也并不意味着现代儿童出版业的缺位,现在的儿童教育和创作总体是好的,也出版了许多精品。不应该把民国时期的好东西扔掉,而应该充分挖掘整理,把那个时期的好作品呈现给今人。

  新华网《第一回应》记者:您怎么看待“儿童读老书”现象?

  俞晓群:成年人可以读《红楼梦》《论语》《史记》这样的传统文化作品,为什么儿童就不能读呢?为当代儿童出版优秀的传统文化读物,是文化的延续,不仅可以扩大孩子们的阅读视野,还能为目前的教育改革提供思路。(记者 杨理光)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小学 读物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