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学和大学在人才的出口、入口上,主要是通过高考(微博)来衔接的,大学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包括研究型人才,要靠中学输送,但不论什么样的人才,他们首先要通过高考的检阅,要过分数关,这是客观现实。那么,高考两天半的时间、五张考试卷,能否真正选拔出大学所需要的人才呢?恐怕大学自己最清楚。那么,不抓分数行不行?肯定不行!在一些地方,对高考分数的崇拜甚至已到了极致,它关乎学生的命运,关乎学校的生存,关乎政府的政绩,高考的指挥棒任何中学都不敢掉以轻心的,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所以,大学招来的学生中,常常出现高分低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学强调分数,大学强调研究能力,双方在人才的出口和入口上存在严重的错位。
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不应消极等待,而应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主动有所作为,中学要扎扎实实地将研究型课程开足开好,为大学教育奠定初步的基础,大学也不能只依靠通过高考和中学建立起来的那种间接的、松散的联系来招收人才,而应将招生关口前移,在高考前就应和中学直接建立起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这有利于招收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当前的校长实名推荐、高校提前招生等形式,都对这一思路做出有益的探索。
进一步思考这一问题,研究型大学应和中学,特别是生源基地逐步建立一种机制,将自己的培养目标直接和中学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中学提高科研能力,如对教研机构和教师的培训、对学生研究型学习的指导以及研究能力的评价、考核等,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所招学生的研究能力,促进研究型大学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学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如大学利用自主招生权给予中学阶段研究能力强的学生以一定的加分,将会得到中学、中学生及家长(微博)的进一步支持,也许会在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上走出一条新路子。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