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沙市雅礼中学刘维朝:中学校长看大学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 15:15   新浪教育微博
长沙市雅礼中学刘维朝长沙市雅礼中学刘维朝

  我认为,大学教育应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皈依、学识储备、社会适应的教育,个体在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中个性能得到充分尊重与张显,潜能能得到充分挖掘与发展,专业修养得到充分的指导与内化,社会适应能力能得到充分锻炼与提升。

  目前的大学教育虽已走向大众化,但仍需注重群体公平与个体公平,群体公平是针对地区教育发展差异而言,大学教育应担当起引领基础教育发达地区教育更好发展,帮助基础教育薄弱地区赶超发展的责任。个体公平是针对大学已选拔且正在进行深造的人才而言,因现在阶段“分数”仍是大学招生的主要凭证,多元化、立体式的招生评价体系还未完善,大学教育面临的主体是学业成绩差异不显著,但个体的综合素养仍有较大差异,大学教育应当让每一个个体找到适合发展的空间。

  中学和大学教育作为整体学制系统的两个重要学段,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容忽视的命题。大学教育因其所处的学制教育终端地位,及其拥有宽广的办学视野,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人才培养机制。我认为,在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大学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需要让中学教育阶段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了解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理念、育人模式、社会作用,让双方在意识层面实现对接。二是大学需要给处于中学教育的青少年注入大学教育的“隐性文化基因”:一方面是大学按照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参与到中学的课程设置、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来,帮助中学设计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制定科学课程管理,建立全方位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课程为个体进入大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奠定综合素质基础;另一方面是大学为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开拓接触学术思想、感受人文精神的阵地,让还处于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有较多的机会在大学校园中直接去体验大学教育,这样当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可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凸显已有“文化基因”。中学教育在与大学教育衔接的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需要在接受大学教育传导的同时,主动变革,突破以“高考(微博)”为导向的单一人才培养机制,应该有意识有行动有目标地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学校长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