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学强调“创新实验”是“大学化”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7日 10:27   解放日报

  作者:唐盛昌

  中学教育是只强调学生学好语、数、外等基础学业知识,强化“千人一面”的同质化,还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入手,关注学生的兴趣、志向、潜能,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多样化教育方式?当前优质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实质性合作推进的创新实验,究竟是有益的教育改革探索,还是中学“大学化”的不良趋势?笔者想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提出我的一些观点。

  一批优质高中在教育行政许可的前提下开展创新实验项目,无论是被称之为创新班、实验班、工程班,还是各种各样的实验组,对学生的基础人文素养与核心知识要求没有丝毫的削弱;学生选学的科技、工程、金融等方面专门课程与探究课程,也并非大学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课题的探究,着眼点是让这方面有兴趣的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概貌与发展情况。这既有利于学生兴趣激活、潜能开发,真正从课程层面支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对创新的感悟、面对困难的坚忍人格力量。所有这些,国外一批同类型名校已开展了多年实践,这其中哪有“大学化”的影子?

  根据学校对参与创新实验项目学生的调研,他们认为现行基础课程对于激活志趣与创新思维、人格的认可度只有20%左右,而学生充分认可专门课程(数学班为48%)与课题研究(科技班为40%)相结合的方式。如果把我们现行的高中课程与有影响的高水平国际课程 (如IB、AP)比较,理、化、生方面相同的内容只有30%,不同的内容高达70%。而这不同的70%内容当中,国外已经把最近科技发展的一大批基础内容充实到教材中。我们高中课程仍未摆脱“窄而深”的影响,而国外主流教育走的是“广而浅”的路,且对那些有潜质的学生强调其在感兴趣领域的深入学习、探索、思辨甚至创新。如果我们仍然继续强化“窄而深”而不给予学生选择发展的可能,许多领域的创新人才培育基础就会受到限制。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与人格定型的关键阶段,也是推进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时期。如果高中阶段仍让那些有潜质的学生局限在传统课程里,怎么能推进不同资质、不同领域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识别与培育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只考虑基础学业知识,而不考虑立志、做人、能力、思维、探究方法的基础,就无法真正批判到应试教育的实质。正是学校在夯实学生基础学业知识的同时,推进他们感兴趣领域、可选学的专门课程与课题研究,学生不仅全面基础素养得到提升:眼光更高,能力更强,创新思维与人格也有了发展;而且有了个性化的知识构成,对哪些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与值得坚持的发展方向有了比较理性的思考,学习内动力极大增强。这些学生绝不只是考高分,更重要的是在大学乃至大学之后的学习中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潜能。这才是他们为什么受国内外高校欢迎、得到社会认可的真正原因。

  在优质高中的创新实验中,一大批高校、科研机构实质性地早期介入,为这些学生的培养付出了艰苦努力。他们在为高中生讲授专门课程与指导课题研究时,清晰地认识到不能把大学专业课程简单地移植到高中。为此,他们精心准备,深入浅出地介绍各领域的概况与进展;帮助学校建构适合高中生潜能开发的实验室,开放自己的实验室,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他们指导学生做课题探究,培育探究精神,以形成对某些领域的悟性、自主学习动力和发展追求。

  当高校不只是在招生阶段与中学接触,当高校不只是将考分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当高校、科研院所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个性潜能开发上,这其实是一种人才培育的改革与进步。难道仍然像过去一样继续将我们的优秀学生局限在高中围墙里,学习与所有学生一样的基础知识才是正确的导向吗?

  教育改革要沉下心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地坚持。为此探索,我们做了十多年的准备。从科技班到现在有四年多,已经有了毕业生。对于工程班的筹建,也是缘于我国高层次优秀工程人才的紧缺并建立在十余年 “工程技术”课程的实践之上。我们的教育改革实验尚处于探索之中,但我们认为大方向是正确的。当我们真正看到中国变革对教育的需求时,应该从基础教育就开始研究怎样把具有不同优势潜质、不同天赋的孩子培养得更好,需要整体、系统地考虑各个学段之间,特别是大中学之间的有效衔接。 (作者系上海中学校长)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创新实验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