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6月11日电(记者 廖君)“又是一个周五……”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安仁村的小学生汪志红嘟着嘴,跟着70岁的爷爷汪佑清回家。其实,他很不愿意离开自己就读的邾城四小。
汪志红就读的邾城四小位于新洲区邾城街城乡接合部,1999年由邾城街周边几个自然村的村小学合并而成。为了解决留守儿童这块教育空白点,2005年,邾城四小决定改建成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寄宿制学校,这也是武汉最早的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
说到当初的创业干劲,校长饶小平依然激动不已。办食堂、建宿舍,处处都要花钱,经费十分紧张,“当时,老师自发把钱拿出来支持学校。李小玲老师把准备结婚的6万块钱都拿了出来,婚期也因此向后推迟了2年”。
创办初期,学校校园面积只有700平方米,一栋陈旧的教学楼、一个泥土飞扬的运动场。为了鼓励支持邾城四小建设留守儿童学校,按照“先建设、后解决、分步走”思路,武汉市区两级财政投入800多万元,缓解学校建设的资金缺口。新洲区教育部门还打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的框框,允许学校面向全区招生,只要是留守儿童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可以就读。
记者看到,如今占地2.05万余平方米的校园内,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开阔敞亮的教学楼按“F”形连体设计,学生宿舍按照公寓标准建设,配备有空调、洗衣机以及太阳能热水器,还有现代化的食堂、塑胶运动场。
为了让留守儿童不仅进得来、住得下,还要吃得好、学得棒,学校提出建设“留守学生的家园、幸福生活的乐园、素质教育的学园”的发展目标,为每间寝室配备了生活老师,和孩子们住在一起,负责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包括给每一个小孩子洗衣服、剪指甲、晒被子等,担负起妈妈的职责。妈妈老师袁喜锋每天16小时与孩子们“泡”在一起。
据介绍,邾城四小非常注重文明习惯的培养。学校开发了《养成教育新三字经》《养成教育手册》《优秀学生成长计划》等校本教材,从一年级抓起,从每一个细节抓起,文明礼貌成为植入学生生命底色的阳光、水分和养料。他们都能及时捡起散落的纸屑,见到师长行礼问好,食堂就餐不嬉戏打闹。近2000名学生就餐过的餐厅,地上看不到一粒泼洒的饭菜。
今年六一节前夕,家住李集的高庚胜特意从打工的东莞赶回来陪儿子过节。他的儿子高铖铎在邾城四小一年级五班就读。那两天,儿子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让高庚胜激动不已。“以前吃饭一撒一地,现在一颗米都不剩;晚上,我要给他洗澡,他说他自己洗;做作业也不要我催,做完了就拿给我看……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伢,他居然跟我说,爸爸,你在外打工辛苦了,多吃一点。”说到这些,这位年轻的父亲眼圈都红了。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学校还成立了书法、棋类、舞蹈等10多个兴趣活动小组。拉手风琴、跳华尔兹,城里孩子爱玩的,这些留守孩子也都能玩得很转。山村孩子万念红从母亲搭梯采摘柿子的艰辛里萌生发明机器手的愿望,一根竹竿,一端劈分为可张可合的六片,举起竿子即可采摘。她的发明夺得武汉市小发明一等奖,被村民广泛仿效。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