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长出妙招老师巧指导 开学季的三重奏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7日 10:53   大河网-大河报微博
孔子讲学图孔子讲学图

  孔夫子的教育智慧

  □周和平(河南郑州)

  孔子能成为万世师表的重要原因不是他会“教书”,而是他会“教人”。

  当子路、曾 、冉有、公西华几个弟子围绕“立志”话题各抒己见时,孔子洗耳恭听,相机点拨,而又旗帜鲜明。别的同学都以治国安邦为志向,曾 却描绘了一幅几个大人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水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歌唱回家的情景。孔子赞赏说:“吾与点也!”孔子认为,以礼治国才能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曾 (点)所描绘的和谐欢乐的生活图景体现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政治理想。这样相机点拨的“树人”艺术,令人叹赏。

  作为老师,孔子论及学习、教育之“术”,除了“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时习之”等少量语录之外,几乎全是“树人”——教人做人处世的道理。孔子教人怎样“敏于事而慎于言”;怎样让“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怎样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警示君子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贪,视富贵如浮云;启示弟子要保持宽广的襟怀、不为名利而忧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这些人生智慧一旦转化为融入人心灵里的文化,还有什么样的转化教育能够匹敌?

  孔子的教育智慧不仅在于言简意赅地教人为什么要“做”,更教人怎样去“做”,使人得其要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回答学生有关“仁”的问题时,精要地概括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还是属于“爱人”的范畴,表现的是对人的尊重。见所欲而不知“克己”,明知非礼而仍去视去听去言去行,怎样体现对别人的尊重?“爱人”,一方面要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一方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谓“忠恕之道”,即忠心待人,推己及人。

  孔子最欣赏的学生是颜回。按说,颜回穷困潦倒,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现实社会,而又“穷而不改其节”,以致贫病交加而死,是典型的酸腐气十足的书呆子,不说世俗社会上的人瞧不起,恐怕读书人也会对颜回这样不能“应时而变”的非成功人士投以白眼,对子贡这样“家累千金”的政商全才高看一眼。但是孔子却对颜回宠爱有加,不吝赞赏,他喜欢颜回的理由是——颜回之“贤”不仅在于他勤奋好学且能“闻一而知十”,更在于他无论处于怎样的物质困境,都坚持理想,为追随老师实现“仁治”“礼治”的和谐社会而奔波忙碌、耗尽心力,把精神追求看作是人生的至高境界。看起来孔子是在发表一己之见,实际上孔子是在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施加影响,这种教育智慧,从古至今,几人能及?

  教了几十年的书,再读孔子,联想到家长(微博)老师口中喋喋不休的“分分分”,不禁扪心自问,孔子启迪给我们的教育智慧是什么?

  是树人。一个因教化而懂得爱,进而产生道德感和责任感,具有良好习惯和思维品质,意志坚毅、勇于进取的人,离成功能有多远?

  孔子若活在今天,会不会对背离“树人”教育准则的应试教育痛心疾首呢?

  孔夫子一定会笑着向我们走来,和善地说:孩子们,做分数的奴隶就那么重要吗?心灵强健的人,才能立于天地之间——你看,上苍恩赐给人类的山有多青,水有多绿,天有多蓝!

  肯吃亏的家长不吃亏

  □张颖平(河南许昌)

  下班回家,见从幼儿园回来的女儿额头上贴了片创可贴,我忙问老公是怎么回事。老公轻描淡写地说:“上午活动课上,孩子被一个小朋友不小心从滑梯上推下来,擦破了额头。我已经看了,没多大事。”

  “没多大事?你说得轻巧。他们老师怎么说?那孩子的家长呢?”我不放心地连连追问。老公连忙解释:“他们老师上午就找那孩子谈过话,并让他给咱女儿道歉了。那孩子的父母也保证说,要是咱们不放心要上医院检查的话,一切费用他们来付。人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这就是一场虚惊,你不要大惊小怪。”

  我忙把女儿拉到怀里,摸摸她的头问:“你感觉怎么样?头还疼吗?身上还有哪儿不舒服?要不,咱们明天再去医院检查检查?”女儿嘴一撇:“妈妈,我的头早就不疼了,我可不想去医院打针。”老公也在一旁帮腔:“哎,我说你就不要再小题大做了,小孩子们在一块儿玩,哪有不磕着碰着的?你不要没事找事,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我气不打一处来:“我没事找事?这个时候不检查,以后要是出了毛病谁负责?你快给那孩子的父母打电话,就说我们明天要去医院做个检查。咋能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完事呢?”

  老公站在那里没动,我一把夺过电话:“你不打我打,来,他家的电话是多少?”

  女儿拉拉我的衣襟:“妈妈,我跟烁烁是好朋友,我们已经和好了。”

  “小孩子知道什么,去去去,只有检查了了我才能放心。”我不顾老公的反对,愣是拨通了那孩子父母的电话。对方倒挺客气,也愿意陪我们去医院。

  第二天,我说了一大堆好话,女儿就是不肯去医院。没办法,我只好强行把她拉到车里。在儿童医院转了半个楼,开了一大堆化验检查的单子,那孩子的父母从头到尾都一直陪着。

  结果出来了,女儿一切都好,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和他们告别时,女儿低低地抱怨:“妈妈,你可真丢人!”

  我有些摸不着头脑:“谁丢人啦?理不是在咱们这边吗?”

  老公叹了口气:“你呀,就是得理不饶人,你总这样,不肯吃一点亏,将来怎么让孩子在小伙伴中得到认可?以后,你能不能对孩子间的这些小摩擦一笑了之?放手由孩子自己去处理伙伴间的矛盾,对她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将有莫大的益处。”

  我听了老公这一番话,自知理亏,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孩子心里有把“尺”

  □管洪芬(江苏宜兴)

  从上学开始,女儿那磨磨蹭蹭的坏习惯就一直让我头痛不已,穿衣、吃饭、写作业……她无论做什么事都慢慢腾腾,等到我急了,催促、发火,百般威逼利诱,她才悠悠然地完成任务,还总是得意地气我,说:“老妈,你知道有句俗话叫‘皇帝不急太监急’吗?嘿嘿,你老是急,可你看哪次我超过你规定的时间了?”

  我暗想:“以前要不是我总催着你,你能上学不迟到?你能及时把作业写完?”我决定咬紧牙关不去管她,非得让她悔不当初向我道歉、求我管她。

  可是几天过去,我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我表面是放手了,暗地里依然揪心着急,可女儿早上依然慢吞吞地穿衣吃饭上学,放学回家也依然慢条斯理地写作业,竟然能够做到按时作息。

  蓦然间,我领悟到:别看孩子小,其实她心里有一把尺,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而什么事不能干、什么事绝不可推诿,她心里也跟明镜似的,任是谁也左右不了。

  前几天,女儿说学校马上要开秋季运动会了,我立马建议女儿,体育课别再样样逞强,跑步也千万别跑第一了。女儿纳闷地看着我。我说:“笨啊,要是你再跑第一,很可能又被选去当运动员了,你忘了,上次运动会你跑步累得半死。”女儿说:“累归累,可是还是要尽力跑,如果跑第一那可是为班级争光啊。哪有因为怕苦怕累,就故意造假的?”

  运动员名单下来的时候,女儿自然榜上有名。思虑间,我已经想通了: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把属于自己的行为标尺,作为父母,督导爱护之心可有,但溺爱、主导之举还是免了吧。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吧!

  放手比爱更需要勇气

  □李小芬(新疆乌鲁木齐)

  自女儿拿到北京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就有了让她独立自主的想法。“自己锻炼去,好好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和老公几次争执之后,我一锤定音,为女儿订了一张从新疆开往北京的火车票。

  “不送不行吧?那么远的路,她在火车上遇到坏人怎么办?”同事关心。“没事,那边她姨姨接站。”我不为所动。

  会遇到坏人吗?26年前,我17岁第一次出远门,从学校回甘肃老家。为了省钱,不买火车上的饭,啃干面包。从乌鲁木齐到西安,再倒车去老家县城,然后搭拖拉机到镇上,再走路到姥姥家。一路怀揣115元跨越两个省。那时,妈妈担心过我吗?好像没有。她相信我自己能行。现代社会,孩子有手机,也不缺钱,找不着路可以打车,更不用住小旅馆。能有什么危险?

  “现在的社会多乱呀!能和你那时候比吗?她没出过远门,行李箱在火车上丢了怎么办?坏人看到她独自一人,骗了她怎么办?”周末回家,娘家、婆家人将我一顿数落。

  “问题是,孩子不锻炼怎么长大?”我嘴上不妥协,心却有了动摇。晚上睡觉,居然梦见女儿躺在卧铺上,行李被夜间下车的人取走,她浑然不知。

  “你一人去学校可以吗?”我试探她。“我最可怜了。同学父母都送。”女儿泪光闪闪。

  我一下心软了。送孩子去学校?我内心纠结,不知如何将动摇想法告诉老公,没想到他回家时喜形于色:“领导派我去北京学习,让我顺便送孩子上大学。看,领导想得多周到。赶紧买票,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走,顺便旅游,多好!”

  真要去吗?我望着老公。原来,放手比爱更需要勇气。

  放飞想象的翅膀

  □张帮俊(安徽巢湖)

  周末,我领着女儿去公园玩,看见几个小女孩正围在一起捣鼓着什么,又是摘树叶,又是采花。我忍不住上前,问她们在做什么?一个稍大些的女孩说:“叔叔,我们在包饺子。”“包饺子?可我没有见到面粉呀!”我话一出口,这些小家伙都乐了,说:“我们不用面粉,用秋天的叶子包饺子,这叫秋叶饺子。”小女孩摊开一片绿色的叶子当做饺子皮,将采集来的果子捣碎当饺子馅,撒上些黄色的小花点缀一番。然后,将叶子卷裹起来,用狗尾巴草捆扎好,饺子就算做好了。

  小女孩做得真快,还像小老师一样,耐心地指导着其他小女孩。我指着做好的饺子,笑着说:“这哪里像饺子,倒是有点像春卷。”几个小家伙嚷着说:“饺子就是这样的。”是呀,在孩子们的心中,饺子是各式各样的。女儿也忍不住跃跃欲试,这些小女孩高兴地说:“来客人了,欢迎!”说完,就递给我们几片“饺子皮”。

  我和女儿很认真地学做“秋叶饺子”,做好后,要放进“微波炉”里蒸。所谓的“微波炉”也就是两片枯黄的大叶子搭成碗状。几分钟后,“饺子”蒸好了。小女孩将“饺子”拿出来,分发到每个人的“碗”中,于是,我们就像真的一样吃起“饺子”来。“叔叔,饺子香不香?”“嗯,很好吃!”

  把秋叶当饺子,我不得不佩服小女孩非凡的想象力。小时候,我自己不也是这样,做着许多令大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游戏吗?会看着夜空中闪闪的星星发呆,会用泥巴建城堡……这些充满创意的想象力是孩子最珍贵的财富,可是有些家长却视而不见,甚至会粗暴干涉。如果你不理解孩子的想象力,那么请至少给予他们尊重。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 新闻我国将继续对钓鱼岛进行巡航执法
  • 体育亚洲杯-中国女排负泰国丢冠 俞觉敏谢幕
  • 娱乐买红妹首谈与孙楠离婚 低落险跳海自杀
  • 财经人民日报:中国扣动经济扳机日将倒退20年
  • 科技谷歌较劲阿里云:重新发明的轮子惹麻烦
  • 博客李银河:要保持冷静抗日不需要义和团
  • 读书太阳旗坠落:日军不愿提及的十大败仗
  • 教育专家称中国家长正陷入教育恐慌(图)
  • 育儿儿童患白血病率上升 开不出校门的校车
  • 健康你的牙膏选对了吗 女性乳房按摩手册
  • 女性13款最时髦T台美妆 盘点时装周最新配饰
  • 尚品最不可思议葡萄酒产区 游艇驾照怎么考
  • 星座周刊:低调前行的一周 12星座骗术揭秘
  • 收藏青铜器银币涨35% 面值3分门票现价80元
  • 更多关于 家长课堂 教子经验 家长 孩子 的新闻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