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起跑线”实质的伤害

2012年10月29日16:23  新浪教育 微博   

  从9月起,5岁心琪的幼儿园生活变得和以前不同了。最大的改变在于,每天要背小书包(内装练习本和铅笔盒)进班,有了一张写着语数英的课程表,白天的时间要往本子上写曲里拐弯的拼音字母和数字……心琪所在的班是幼小衔接班,老师会利用这一年时间,教授拼音、认读生字、背诵古诗、认读数字和20以内的加减法。心琪爸爸并不支持女儿提前学习这些,他认为这些都是小学的课堂内容,上学再学也不迟。可心琪妈妈却说,重点小学的测试会包括这些内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的确,激烈的求学竞争不断将战线前移,目前已经前移至幼儿园了。相当多家长[微博]认为学前领先一步才能让孩子在小学里表现突出,为进入好初中做准备,然后才能谈到好高中、好大学。所以不少学龄前的孩子被英语、珠心算、识字班等课外班包围。还有些家长认为三岁关键期不容错过,才刚4岁的北北每天回家要先练一小时钢琴才能下楼玩,5岁半的娅娅一周要去学两次围棋,勉强够得着球案的丁丁每天会在奶奶的陪伴下去学乒乓球,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表面上看孩子们课余生活很充实,都有一技或多技之长,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竞争力。实际上呢?林林总总的智力早期开发、文体及艺术培训,有很多并不符合孩子的兴趣、长项、年龄和发展特征。尽管可能取得一些成绩,但也仅只是超前强化训练的结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反倒透支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甚至过早地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这般的行为无异于揠苗助长。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说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驳斥,原因非常简单:人生相当于马拉松,起跑的瞬间实在无法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当代社会孩子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是不争的事实,家长如何能保证孩子不掉队,而且耐力长久、后劲十足呢?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数次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多名教育专家、学者们均提出的观点大致相同,即在早期教育中,发现儿童的潜能特点和成长需求,尊重并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的前提在于因材施教、因时施教。这一原则也被新兴的脑科学研究佐证。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王大龙理事近年主攻脑科学,在第四届新东方家庭高峰论坛上,他重点提出:任何教育都要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家庭教育也不例外。任何家庭教育方案、家庭教育的计划和规划、家庭教育的措施都要根据儿童脑发育的阶段,不能超越阶段。否则不仅终将徒劳无功,还可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正确的家庭教育基于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理念来源于智慧家长的学习与自省。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集聚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海内外家庭教育领域著名专家学者,融百家之长,汇专业精萃,是家长学习、交流与提升的快速有效的平台。关注家庭教育,关注于2012年1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