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京味文化升华人文奥运

2012年11月02日16:14  新浪教育 微博   

  说到京味文化,人们脑海中就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北京的小吃、庙会、胡同、老字号、城楼牌楼、名人故居等等京味文化的代表符号。如果要探访它们,人们必须到这些文化符号所在的区域,才能细细品味。而现在则不需要到处探访了,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学生们将这些蕴含着京味文化的代表符号一起“浓缩搬迁”到学校内的“京味文化楼”里,借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升华人文奥运理念。

  传统文化“安家”小楼

  还未走进文化楼,学校德育主任李颖老师就向记者介绍了学校的这个独特景观,文化楼共分为三层,主要包括老北京的饮食、服饰、戏剧、建筑、庙会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们的课题研究报告、实践活动收获、传统手工作品也收入其中。一层是九大城门、牌楼的展示;二层是胡同、四合院等;三层是与过年有关的民俗展示,其中除部分图片外,反映传统北京文化的模型等全是学生和老师一起动手完成的,而且学生们还可以用中英双语向来宾和其他同学进行介绍。

  一走进“京味文化楼”,记者被其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徘徊其中,仿佛看到熙来攘往的老北京人在忙碌着生计,听到沿街小摊的叫卖声,能够闻到从老四合院里飘出的浓浓饭香,让人流连忘返。走廊两边的墙壁上,贴着剪纸窗花、民俗绘画、传统工艺沥粉画,悬挂着石膏仿制的门墩模型、瓦当模型以及编制的手工作品。这些跳跃着的文化符号在这里表现的不单纯是北京的传统文化,更包含着白家庄小学师生对北京文化那一份真挚的热爱之情。

  校本课程师生共建

  “人文奥运中‘展示我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的理念和北京申奥宣传格言‘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5000年’给了师生们很多启发。他们便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的特色教育相结合,开发‘品味文化’校本课程,而与之配套的则是文化楼的创建,可以说文化楼是学校校本课程的物化成果。”校长祖雪媛道出了建立文化楼的创意根源,建楼的目的在于传承中国文化,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增强将奥运举办城市文化融入奥林匹克文化的责任感,使文化楼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奥林匹克教育基地。

  继承、展示京味文化,创建校本课程首先必须了解京味文化。学校随即将覆盖面从社会学科拓展到体育学科和美术学科,让学生从品味身边的北京民俗特色文化开始,开发“品味文化”课程。从2004年开始,学生们便走进胡同、寻访古迹、看牌楼、逛庙会,体验老北京玩具和健身活动,通过写报告,拍DV,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老街坊的故事、老字号的传说、老北京玩具的玩法,无不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打动着学生们的心灵。

  “孩子们的积极性让我们感到惊讶,各班都设立了自己的研究主题,有的探究老北京体育益智游戏,有的探究毽子的活动技巧方法与毽子文化,有的探究传统工艺沥粉画,有的探究老北京的门墩瓦当等各种文化符号。各个主题的研究报告不断向纵深拓展,字里行间中流露着一种孩子们对北京特有的民俗特色文化的热爱。”参与校本课程研发的杜文丽老师向记者介绍说。

  随着成果越来越丰富,“品味文化”校本课程的建构也呈现出从一门到多门的发展,从整体向局部深化的一个过程。“成果的增多,为文化楼的创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们强烈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灿烂,也感受到京味文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危机,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李颖老师表示。

  对外开放成果共享

  2005年,在进行旧楼改建时,学校因地制宜结合品味文化课程,依据专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京味文化楼”。“文化楼不仅仅是展示成果、学生交流学习的地方,更是生动的、不断生成发展的爱北京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和人文奥运的教育基地。”祖雪媛校长向记者介绍文化楼的用途。

  文化楼中也处处体现了学生们的成长足迹,其中“走进名人故居”板块是六年级(2)班开展的《走进名人故居,走进北京名人,感受文化魅力》这一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的缩影和收获展示,全班分成8个小组,共有25名学生的家长[微博]参与了活动,活动后学生和家长纷纷写下了《社会实践报告》及活动感受。他们期待奥运会召开时,世界各国的来宾都能在这里亲身体验北京文化深厚的底蕴。

  现在文化楼不但要接待北京各小学以及社会团体不定期地参观,而且从开放至今还接待过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个访问团。英国副首相John Prescott阁下和英国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先生曾先后到访学校参观了这座别具一格的“京味文化楼”。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