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为生计奔波 孩子沦为“失陪”一族

2013年02月21日14:35  人民网-人民日报    
孤单的孩子。孤单的孩子。

  春节假期结束,人们又进入工作状态。埋头工作的你可否想到,多少次深夜回家,孩子已然睡去?多少次早上出门,孩子还在梦中?多少次答应陪孩子玩,却一再食言?多少次孩子需要你的关爱,你却不在身边?当然,这也许正是你的痛楚和无奈。

  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有为生计奔波的农民工,有为理想奋斗的都市白领,甚至有光鲜亮丽的外交官……对他们而言,陪伴孩子是一种奢望。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他们的孩子沦为“失陪”一族。让我们聆听他们的倾诉,思考“失陪”之所失。

  北京保洁大姐王学峰——

  想孩子,枕头都是湿的

  本报记者  张  烁

  提起留在家乡的一对双胞胎儿子,王学峰眼圈红了:“孩子已经11岁了,什么都懂,打电话时老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是工作重要还是我们重要?你光赚钱不要我们了吗?”

  王学峰是北京一家事业单位的保洁员,今年,是她从老家张家口来京打工的第三个年头,离开儿子的400多个日日夜夜,母子三人不知多少次在梦中相逢。

  见到王学峰时是晚上8点,她身着蓝色工作服,提着水桶、拖把和抹布,正在上夜班。

  “我2011年11月22日来到北京”,对这个日子,王学峰记得格外清楚,“刚来那会儿,一宿一宿睡不着觉,枕头都是湿的,想孩子!想衣服够不够穿,鞋子是不是小了,喝没喝够水,他爸爸能不能带好孩子。”

  让心爱的儿子在老家留守,王学峰有着无奈:“现在的厂子瘫的瘫,散的散,丈夫厂子效益差,我在老家当服务员,一个月只有几百块,两个孩子过得紧紧巴巴。在北京,每个月工资1500多块,还有300块钱的饭补,孩子们吃的穿的都比过去好了!”

  王学峰最多每半月回家一次,周六走,周日回,来回都得坐3个半小时的火车。

  “每次我离开家,孩子就直抹眼泪,我都不敢看,看了就受不了。” 王学峰眼泪掉下来,她用手抹掉,接着说:“有一次回家,看到孩子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老大写的是:‘妈妈,只要你回家,我再也不乱花钱了。’老二写的是:‘妈妈,只要你回家,我再也不给你捣乱了……’”

  只能在家住一宿的王学峰舍不得睡觉,她喜欢看儿子们睡觉的样子,“真的很甜”。

  让王学峰聊以自慰的是,她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给儿子讲道理说,这也是为了能让你们有更好的生活。”这样做,究竟得大还是失大?王学峰自己也说不好:“我觉得亏欠孩子,想陪在孩子身边,这样起码孩子心里没有阴影。”

  “我有一次打扫卫生,在人家办公桌上看到一本书,叫《别让孩子伤在小学》,我没敢翻看,但书名却让我心里一颤:我肯定伤到孩子了。”王学峰说。

  其实,伤到孩子的又何止一个王学峰?最新统计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已达2200万人,不知有多少童心仍在“失陪”中忍受亲情饥渴的煎熬。

  肩负光荣使命的外交官——

  父母的爱,是隐形的翅膀

  本报记者  牛瑞飞

  在常人眼中,外交官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知识渊博,谈吐不凡,代表国家活跃在世界的舞台……可是,又有谁知道,作为父母,在职业光环的背后,又有多少与孩子天各一方的痛楚和无奈呢?

  “第一天见到你,心里感觉很温暖,因为我们全家都团圆了。明天又要分离了,多么伤心的一天,我不想让你走,我想抱住爸爸的大腿,号啕大哭。”这样一首略显稚嫩的小诗,是一个外交官的女儿写给爸爸的。

  “孩子,世上的母爱是相同的,但是,妈妈不能每时每刻在你身边见证你的成长,因为妈妈是一位外交官……当祖国的外交事业需要妈妈常驻一线的时候,妈妈不能说不,即使有了你,即使你还那么小。”这样一封令人落泪的书信,是一个母亲写给女儿的,女儿只有一岁半,可她不得不离开。

  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受,对外交官来说比比皆是。你被自己的孩子称呼过“叔叔阿姨”吗?你的孩子知道“爸爸”是什么意思吗?一位外交官眼含热泪地说,出差上飞机的那一刻,孩子正发着高烧,但外事任务在身无法留下,从此,她的孩子生病了再也不找妈妈。

  为了工作远离祖国,难享天伦之乐,是外交官的家常便饭,而外交官的下一代则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他们比别的孩子更早地面临离别,更早地习惯独处。现在,国家政策允许和鼓励父母携子赴外常驻,但是,有的地方战火纷飞、枪声不绝,有的地方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有的地方炎热干旱、疾病肆虐……外交官在五大洲每一面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工作生活,而孩子们要留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生活三四年甚至更长。

  一位外交官的比喻很感人,“外交官对孩子的爱是双隐形的翅膀,和父母的分别会让他们心灵更加强大,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事实上,留守不是农村孩子的“专利”。在城市,因为父母两地分居或长期出差,因为父母忙碌而造成的“隐性失陪”或“半失陪”,这样的孩子则无法统计。

  孩子成长不能等

  本报记者  张  烁

  嘉宾: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副教授  钱志亮

  记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孩子也许没有“留守”,但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事业越来越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钱老师,有人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是这样吗?

  钱志亮: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呵护,尤其是来自父母亲人的呵护。二战后法国孤儿院的例子就很典型,当时,不论城市乡下,配给都公平等量,但若干年后发现,乡下孤儿死亡率远高于城市。原来在城市,经常有志愿者去抱或背孤儿,而在乡下,孩子本能的“肌肤饥渴”、精神呵护未被满足。

  父母对子女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孩子能从亲子互动中获得安全感并诱发良性情绪,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学会交往、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并发展智力。可现在,很多“80后”父母把孩子交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保姆带,自己当“甩手爹娘”,殊不知因小失大——我做咨询,经常有年轻父母问:“我俩都是研究生毕业,怎么生这么个东西?”我总是反问:“孩子是研究生带大的吗?”也有家长[微博]咨询:“为什么孩子跟我不亲?”我反问:“是你带大的吗?”

  记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分别扮演什么角色?

  钱志亮:父亲在孩子成长中主要扮演三个角色:智慧的启迪、人格的塑造和做人的引导。研究发现,与父亲在一起时间越长、做的游戏越多,孩子有大智慧的可能性越高。有父亲陪伴的孩子人格往往更健康——脸上有笑容、抬头挺胸、精神振作、内心阳光,他们做事更果断,思想更活跃,抗挫折能力也较强,人际关系良好。父亲还扮演着纪律教育、情感控制、做人监督等角色,引领孩子形成良好品性。

  母亲主要扮演两个角色:习惯的养成和情商的培养。由于母亲喂奶,注定了与孩子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孩子通过观察模仿,会形成与妈妈极为相同的习惯,而好习惯是终身享之不尽的财富。母亲的疼爱,能让孩子的依恋、信任、期待、希望越来越多,社会性越来越好、情商越来越高。

  父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会有很多社会角色模仿:女孩模仿妈妈、男孩模仿爸爸,无论是性别、家务、家庭教育角色等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熏陶与自觉定位,否则,角色意识、责任感等都会受到影响。

  记者: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钱志亮:有人曾用猕猴做过实验:把小猴从妈妈身边强行带离,在实验室里准备了一个有热奶的钢妈妈,一个没奶的绒布妈妈。按照“有奶便是娘”的推断,估计小猴会亲近钢妈,可事实不然,小猴不饿到迫不得已,都不离开绒布妈妈,一吃完奶就赶紧找绒布妈妈。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婴幼儿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他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这些猕猴成年后,基本上都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甚至残忍地虐待孩子,这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智力生命正常成长不可或缺的成分。

  在我国,目前“失陪”更多的是父亲,这对男孩最常见的影响是“父爱缺乏综合征”:害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不爱集体、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严重的还可能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甚至喜好暴力,没有父爱的男孩更容易成为一个危险的男人。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爹娘,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会感到紧张、有不安全感,导致负面情绪较多、积极情感偏少,甚至出现情绪困扰、人格障碍、行为问题。

  记者:面对越来越多“总是很忙”的爸爸妈妈,您有什么建议和忠告?

  钱志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每周由他人看管超过30个小时的儿童中,有17%的孩子出现了诸如好打架、欺负人等行为问题,而那些每星期由别人照看少于10个小时的孩子中,只有6%发生了类似情况。

  现在很多人在家庭价值定位上出了问题,在生命传承与事业发展上本末倒置,等意识到孩子出了问题才追悔莫及。其实,让孩子有尊严且幸福地生活,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固然可取,平平淡淡陪孩子长大也值得推崇。

  我的忠告是:家长要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钱将来可以再挣,但孩子不能等。作为爸爸,再忙也要每天回家吃晚饭,每天和孩子玩一次游戏;作为妈妈,再累也要每天给孩子拥抱,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