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孩子需加强文明礼貌用语使用

2013年06月21日08:57  华龙网 微博   
 今年5月,封苏钊荣获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殊荣。 记者 肖子琦 摄 今年5月,封苏钊荣获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殊荣。 记者 肖子琦 摄

  近80%的小学生会向老师使用问候语,25%的小学生不向父母问好……这份《城市小学生文明礼貌用语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由重庆市天台岗小学6年级学生封苏钊调查、撰写完成。3000余字的报告末尾,封苏钊总结:三成小学生需要加强文明用语使用的培养。今年5月,封苏钊荣获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殊荣。

  写这份报告的原因,源于封苏钊四年级时的一次经历。

  “从四年级开始,我就听见班里有同学说脏话了。”封苏钊说,这没有引起他太大的注意,直到和同学因一支笔的归属问题发生“冲突”。争执过程中,封苏钊也学着其他同学说了句脏话,“冲突”瞬间升级,两个孩子差点打起来。

  事情发生后,封苏钊深刻反省:“如果我说话礼貌点,这场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自己做得不够好,其他同学呢?封苏钊萌生了做一份文明礼貌用语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的念头。

  在老师帮助下,封苏钊做了一份调查表,总共21道题,都是诸如“新年时你会向父母送祝福吗?”“放学后会向老师说再见吗?”等选择题。

  调查表出炉后,封苏钊又有了疑问:“我怎么判断填表的人说没说实话?”

  师生一商量,决定在表格里设点小“陷阱”——同样一个意思,换种说法,变成2道题,如果填表者前后逻辑相悖,这份调查表就失效了。

  如此,300份调查表被发到天台岗小学和附近社区居民手中。封苏钊收回285份有效表,并据此写了报告。

  “我只分析了现象,没有探究原因。”如今,再回看这份报告,封苏钊觉得还有不令他满意的地方:同学们主要从哪些地方学来的脏话、怎么避免?我们为啥对老师说的礼貌用语比家长[微博]多?父母和老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是否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将成为中学生的封苏钊决定,未来,还要专门就这些问题,再写一份报告。(记者 肖子琦)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