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争抢暑期档 七成家长偏爱一对一

2013年07月22日11:46  新浪教育 微博   

  90%以上的家长[微博]都选择在假期给孩子报名培训机构, 50%的家长暑期给孩子培训的花费超5000元。其中,78%的家长注重的是辅导效果,选择一对一辅导的家长高达67.3%。在暑期培训中,一对一辅导更受家长青睐。

  ——新浪网“课外辅导一对一的调研”报告

  高考[微博]放榜、中考[微博]择校,一部分家长的心悬而未决;而学校放假、暑期到来,又让大部分家长再次“揪心”。一年一度的暑期教育培训辅导“大事业”让家长忧、企业喜、孩子被规划!纵观万千培训,到底什么样的暑期辅导才能让家长安心,让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材,又能真正助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家长“怕输”   暑期培训悄然热

  随着中小学暑假的临近,社会教育机构开办的暑期补习班开始了新一轮“招生”大战,一时间各种宣传标语铺天盖地,真假难辨。更有甚者,聘请了专职的招生专员,街头巷尾摆摊设点,争抢生源。而在网络上,各类针对中小学生的暑期培训信息铺天盖地,培训模式不再停留在单科补习班,名目众多的暑假培训班当真有乱花几欲迷人眼之势。

  据某培训机构负责人透露,今年暑假班报班人数同比增长已达50%,市场提前走热。实际更是如此,高考放榜几家欢乐几家愁,也给让即将步入高考的学生家长打了一针“紧张剂”,竞争压力之下,家长高呼“输不起”!

  据新浪网针对课外辅导一对一的调研显示,90%以上的家长都选择在假期给孩子报名培训机构, 50%的家长暑期给孩子培训的花费超5000元。记者在京沪两地随机询问了40名儿童家长:今年暑假安排孩子参加1-3个补习班或兴趣班的有30例,大于3个补习班或兴趣班的有8例,仅有两名家长没有安排孩子“上班”,但也已准备送孩子参加一个美国短期“游学团”。

  “必须让孩子上辅导班,不然假期一过,孩子成绩就会落下!”赵先生的儿子下半年就是高三。不可避免的高考、中考压力让家长们“没有选择”,正是这种“没有选择”的需求,让众多培训机构竞相热抢暑期辅导档,教育培训市场显得火热异常。

  市场“理性”   一对一模式更受认可

  报道显示,教育培训市场的规模化发展经历了10多年的时间。从早期的家教,到现在的大班、小班、一对一,培训行业从初始的杂乱无章到现在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化发展,市场的考验与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选择的过程也促进了家长们的“成长”,让家长们可以更理性去选择教育培训机构。

  市场的发展让家长们获得经验与教训,除此之外,家长们本身识别、判断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可否认,当前中小学生的家长们大多处于70、80后,相比前几代的家长,这些家长本身的学识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教育培训的理解与选择也更成熟。新浪网针对课外辅导一对一的调研也验证了这一点,78%的家长注重的是辅导效果、54%的家长注意的是师资力量。显然,非理性的“忽悠”型培训机构已然难成家长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们不仅会选择培训机构,而且会选择班型。“我女儿在学校中是三四十人一个班级,如果培训还选择那么多学生在一起,那选择培训还有什么意义!”周女士的观点代表了更多家长的心声。调查发现,能够接受大班教学的家长仅占12%,选择一对一辅导的家长高达67.3%,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更受家长们的认同。

  “如今的学生个性太强,家长又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充分关注,所以这种针对学员因材施材的方式特别受青睐。”一直处于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方面领先的学大教育[微博]张老师如是说。“一对一个性化辅导适合各种不同类型的所有学生,并针对各种类型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问题加以有效解决,满足每个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事实也是如此。

  行业“升级”   新教育模式崛起

  从模式到概念,从师资到效果。家长们的需求升级,市场的“理性”推动了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不断发展升级,这种升级推动了新教育模式的崛起,即以“一对一”为核心,其它培训方式并存的教育培训模式。

  实际上,这种模式的崛起依然取决于“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的创新性与系统性。据学大教育的CEO金鑫介绍,“一对一本质上是由理念、目标、内容、方式、师资、管理等主要要素构成的一个全新的教育培训系统,与学校教育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而不仅仅是二者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区别,是对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从根本上进行了“革命性”的颠覆。“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