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
教师节快到了,学生该不该给老师送礼,又成了坊间热议的话题。一些家长[微博]表示,教师节一年就一次,送礼是向老师表达心意的最佳机会,别人送我不送,总是担心自家孩子吃亏。
而不少老师则表示,教师节“被收礼”让他们左右为难,以致有人想赶在节前出去“避避风头”。(9月8日《华西都市报》)
在“别人送我不送,自家孩子会吃亏”这一“潜规则”甚嚣尘上的背后,却是学生与老师、家长与老师之间信任破裂的尴尬现实。教师节该不该送礼的争论,似乎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场网络拉锯。
理论上,老师与学生及学生家长之间,只是一种单纯、健康的三元关系。遗憾的是,在当下语境中,这一关系正不断地被误读,“师不师、生不生”成了这个时代特有的人际异化。
一些家长对老师极度不信任,“天真”地以为只要“收买”了老师,这些资源便一定会向自己的孩子倾斜,比如课桌位置编排、班委干部任命等。
这种不信任的直接恶果便是家长对教师行为的恶意猜测,继而引发这个群体对送礼的规模效仿。似乎只有给老师送礼,自己的孩子才会得到关照,优秀的教育资源才会被分配到他们身上。此类畸形心理,正是送礼之风得以推波助澜的根源所在。
可以说,信任链条的破产,使得家长把老师当成“假想敌”。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