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生活 不同的年份相同的责任(图)

2013年09月10日14:10  新闻晚报    
沈建英老师的教学生涯基本都是在班主任岗位上沈建英老师的教学生涯基本都是在班主任岗位上

  晚报记者 崔翼琴 李征 肖波 俞陶然 报道

  教师节前,一个形容“新时代教师”的段子在网上被广为转发:“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微博]。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多累?和数十年前相比,班主任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

  本报记者采访了从40后到90后的多位教师,请他们谈谈不同年代班主任的酸甜苦辣。

  “40、50”后教师

  欣慰:班主任要和学生做朋友

  (张国顺 原北郊高级中学教师,现已退休)

  语文教师张国顺生于1949年,属于接近“50后”的“40后”。从1976年大学毕业开始教书、当班主任之时起,张老师就长期面对这样一个困惑:师生之间,或者具体到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所谓“师道尊严”到底要不要维护?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他,也困扰着和他同时代的很多教师。

  “我最早是从一个厂矿普通高中开始做教师的,而且一开始就当班主任。当时文革刚刚结束,教师的地位还没有完全恢复,学生的年纪也偏大,比我也小不了几岁,因此对教师谈不上尊重,有些学生上课时甚至坐在课桌上。那时候的学校教育还没有步入正轨。可以说,那时候的教师考虑的仅仅是,如何能安安稳稳地把课讲完。 ”不仅仅是张老师,当时国内相当部分学校的教师都还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1988年时,张老师在宝山松浦中学做班主任,从这个时候起,前面提到的困惑就一直跟随着他,甚至一直到10多年后。 “我这人性格比较随和,不喜欢摆老师、长辈的架子,喜欢和学生打成一片,这让有的同事不大理解,认为我没有班主任应有的样子。 ”对待班上的学生,他的态度也和其他同事有所不同,“我自己从小就调皮好动,也是 ‘差生’,所以愿意和 ‘差生’相处。 ”他所在的班上有个女生因为家庭矛盾,曾经跳河自杀,长期意志消沉,但张老师看到了她平时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她多多写作,后来她还获得过上海市作文竞赛一等奖。

  张老师还记得1997年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当时他已调至北郊中学,他所在的班上有学生自发在教室里办圣诞晚会,因为事先没有和学校沟通,教导主任坚决不允许,张老师则站到了学生的一边,为他们“作保”,最终争取到了办晚会的机会。 “在我教书,当班主任的这几十年间,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师生关系。现在看来似乎可笑,这是个再小不过的问题,但这却是我这个年龄段老师的共同体会,”张老师说,“所幸,回头去看我没有做错,班主任就是应该和学生做朋友! ”

  “60”后班主任

  苦恼:我们之间有点代沟

  (黄火箭 大同中学国际部英语教师、班主任)

  两年前,“60后”老师黄火箭从大同中学普通班来到了国际部,感到有些不适应。 “我们班的很多学生都来自富裕家庭,从小养尊处优的环境,让他们的个性变得比较强,比较自我,这给我的教育出了难题。 ”黄老师告诉记者。比如,他喜欢在课堂上结合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讲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然而国际部的很多学生似乎对此不太认同,露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我感到我们之间有点代沟。 ”黄老师无奈地说。

  国际部的学生不走国内高考[微博]这条道路,而是以学习美国课程为主,为考SAT和托福[微博]做准备。从生源来说,这些学生的中考[微博]成绩与大同中学普通班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主观因素加上没有国内高考的压力,使国际部的不少学生读书并不是很努力,离黄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有不小的距离。

  为此,黄老师想尽办法开导他们,告诉这些孩子“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的道理。 “你们的父母很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可以终生倚靠他们。做人要有谦卑之心、敬畏之心。 ”为了培养他们虚怀若谷、敬畏长辈和规则的气质,黄火箭在教室里建了一个书架,放上了《论语》等国学经典和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无论将来身处何方,你们要永远牢记‘笃学敦行,立己达人’的校训,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这是黄老师经常对这些孩子说的一句话。

  除了学习态度,物质上的攀比和性格上的欠缺也是黄老师担心的问题。班上的不少学生追求名牌和时尚的电子产品,去美国参加夏令营和冬令营时,热衷“血拼”。有些家长给孩子下了指标:一定要把带去的钱花完。这种“指标”让黄老师直皱眉头,感到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我希望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他们逐渐改变高消费的观念,变得更有内涵,追求精神上的东西。我们的学生还要向美国孩子学习,变得更加外向、开朗、注重交流,不能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黄火箭告诉记者,今年他带的班级读高二,他希望到了高三时,这些学生能在他的教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发生质的改变,让他收获“灵魂工程师”的成功喜悦。

  “70”后班主任

  委屈:做得多家长不理解

  (沈建英 世界外国语小学班主任)

  1996年刚刚从上海师专毕业的沈建英来到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和很多年轻教师一样,到岗就被压了任务——当班主任。这些年来,最让沈老师困惑的是:班主任做得少,有家长觉得你不够认真,做得多,竟然也会有家长不待见。沈老师从前几年开始,养成了通过飞信给家长们发送每天学生的功课、最近教育注意事项等信息。可是有家长抱怨太麻烦,好像在给家长布置作业一般,这让沈老师颇感委屈。但一看到孩子们亲近的眼神,她又被“治愈”了。

  “一位老师,如果孩子亲近你,崇拜你,那么就没有什么难事了。 ”沈老师说。但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两点呢? “一视同仁”和“有两把刷子”。

  老师好不好,孩子心里有杆秤。老师看学生的眼神、说话的语气、表情,甚至摸孩子时手的温润度都能让孩子感觉到这个老师是否真心喜欢自己。所以一名好老师一定是对每个孩子都爱,而不管这份疼爱是否有多少,至少在学生面前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现在的孩子大多比十多年前的孩子能干,弹钢琴、画画、英语、架子鼓……不少孩子没进学校就已经拿了奖,见了世面,让他们乖乖地听班主任的话,班主任没两把刷子可不行。沈建英选择了把自己的课上好,她上的语文课,有学生在卡片上写“沈老师,您是语言的天使”送给她;有学生回家对妈妈说 “只要是沈老师上的课,我不可能开小差”。沈老师表示,孩子充满喜悦的眼神是最大的褒奖和满足,如果每个老师能够让孩子用这样的眼神看自己,那这个学生必然能因为喜欢老师和爱上这门课。

  沈建英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能做到艺术性地教育,那么就是锦上添花。 ”班上有个男孩Henry(化名)颇为叛逆,父母根本收不住他,来向沈老师求助。沈老师发现Henry很崇拜大队长,于是她和大队长、Henry组成了一个 “秘密三人小组”,每个学期聚会一次,有时去快餐馆,有时去茶餐厅。这样的“待遇”让Henry感觉自己非常特别,也有了上进的积极性,不做功课的毛病改掉了,遇到困难会“悄悄找三人小队长沈老师”求助。

  沈老师说:“只有当老师们真正爱学生,才会站在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才会像校长张悦颖说的,让学校成为像《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一样学生喜欢和充满魅力的学校。 ”

  “80”后班主任

  无奈:学生微信群不加我

  (黄颖菊 育才中学班主任)

  作为“80后”的班主任,毕业从教近十年,黄颖菊老师和同龄人聚会时,依然会讨论当年求学时的青葱岁月、当时的老师,可如今她却将更多的尊重、理解给予学生。

  “学生们有微信群、QQ群,但是不加我。 ”班主任黄颖菊苦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的孩子热衷通过现代通讯工具社交,连我在黑板上布置的作业,他们也不用笔抄,手机拍下来呗。 ”黄颖菊老师“表扬”了她的学生:学习娱乐两不误、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很聪明,“出了教学区就开手机”。

  黄颖菊老师所在的育才中学是一所寄宿制高中,每周有几个晚上,她会留在学校和同学们上晚自习。本学期担任高一生班主任的她,也是3岁宝宝的母亲,“平时留校的时候,宝宝只能放在婆婆家照顾。 ”黄颖菊老师无奈笑笑。

  “也碰到过‘老油条’的孩子,对迟到、抄作业现象很头疼,有些学生和家长不懂得感恩,有些学生目中无人。但作为老师,我仍然尊重他们,就拿作业没做完来说,过去的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批评,但我会问他们原因,他们会告诉我要么不会,要么不愿意抄作业。 ”黄颖菊老师说。

  还有些学生耍点小脾气,让他们选读篇英文文章,并写下为什么选读这篇的理由,结果黄颖菊老师看到一张答案好气又好笑:“因为Grace (黄老师的英文名)让我们读的。 ”

  最让黄颖菊老师感动的事,是她与所教的第一届学生的深厚感情。 “高三要分班,高二学期末的最后一课,我照例拿着课本和试卷走进教室,学生们冲上讲台把我的课本试卷‘夺走’,并将全班每位学生写给我的一封信转交到我手中,厚厚的一摞,无非是些寄语、留念的话,却让黄颖菊老师深深陷入感动,“那一年,我只比他们大7岁,他们亲切地唤我‘姐姐’。 ”

  当然,偶尔在教学中玩转一把多媒体,也是与学生拉近距离的法宝。教授英文课的黄颖菊老师,偶尔会借助教室里的多媒体开影视课,她会事先让孩子们投票选想看的原版片,“学生喜欢看《暮光之城》、《加勒比海盗》,我就把片子带来放映给他们看。 ”后来有学生告诉她,听说在大学里才有这“待遇”。

  “90”后班主任

  骄傲:为孩子点亮一盏心灯

  (顾汇文 浦东南路小学三年级班主任)

  “90后“的班主任顾汇文,言谈中已有相当成熟的沉稳气质,开学刚一周,每当她走在教室外走廊,常被鼓足勇气阻拦她的学生感慨:“老师,你真漂亮啊! ”感慨的学生中,有女同学也有男同学。

  刚毕业就担任班主任,拿什么让学生和家长信服? “嫩脸”似乎还是件尴尬事儿。开学前,顾汇文老师去家访,一位学生的外婆不好意思地问,“老师你真年轻,几岁了? ”顾老师心里大致能掂量这位家长的问话意图,特地把年龄报多了一岁,没想还是脱不开“年轻”的印象。

  最让顾汇文老师欣慰的是,有一次她到一位单亲学生家中去家访,走在昏暗没有门牌号的楼道,顾汇文老师也很害怕,女孩将她接进了家门,几番沟通后,女孩渐渐打开了心结。女孩在后来的日记中写了三句话,“老师好漂亮;老师走了,我招手说再见;今天是我最美好的一天了。 ”开学后,顾汇文老师发现,女孩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她甚至对顾老师说,“我太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

  偶尔碰上班里的小调皮,顾汇文老师也有自己的一招,一个男孩子好玩、捣乱不服从纪律,其他老师要他做什么,他非要对抗着来,顾汇文上前轻轻对 “小调皮”说,“小宝宝,我更喜欢你遵守纪律的模样哦。 ”小调皮立刻安静了下来,备受宠爱的心得到了满足,“我尝试寻找一种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 ”

  让顾汇文老师比较困惑的是,在学校里念着三字经、学着弟子规的孩子们,一旦回到家,如果百般受宠,那么他们做作业拖拉、行为习惯不好的现象还是会发生,“我们的学生常常徘徊在性格的‘天使’与‘魔鬼’间,怎样让他们处理好这两者关系,是需要我们探索的。 ”顾汇文老师说。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