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熊孩子遇到“老规矩” 父母身教更重要

2013年12月04日11:48  天津网-天津日报    

  近期,《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引发了社会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大讨论,而前不久,郭德纲针对“老规矩”发表的长微博也引起了网络热议,“80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逐渐被大众所关注。

  旧有的家庭教育体系已经被逐渐摒弃,眼下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开放,多元化的教育思想涌入年轻父母视线,却尚未形成成熟体系;当曾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80后”开始为人父母,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该给“熊孩子”立怎样的规矩,如何立规矩,这些难解的问题既留给了年轻的父母们,也留给了全社会……

  一个调查

  孩子年龄越大越守老规矩?没关系!

  [调查内容]

  日前,日报记者将部分老规矩和一些日常礼仪结合起来,制成一份调查问卷,随机走访天津市一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对共计128名5至12岁的孩子进行调查,其中,幼儿园大班(5岁)孩子35人,小学三年级(9岁)学生30人,小学五年级(11岁)学生30人,小学六年级(12岁)学生33人。

  问卷题目包括“与人交谈时,你会抖腿吗?”“与人谈话时,你会斜眼看人吗?”“进别人房间前,你会先敲门吗?”“递给别人剪刀时,你会用手握住剪刀尖,把剪刀柄朝向对方吗?”“你会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吗?”“你会将筷子立着插在米饭里吗?”“吃饭时,你会用筷子等餐具敲打碗碟吗?”“吃饭时,你能做到闭上嘴咀嚼,嘴里有东西不说话吗?”“吃饭时,你能做到不浪费粮食,把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干净吗?”“吃饭时,你能做到请长辈先入座,并且请长辈先动筷吗?”10道问题,设“会”、“不会”、“有时会”三个选项。

  [调查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所有问题都有超过67%的学生选择针对该问题的最积极答案(不包括“有时会”选项)。

  记者发现,“进别人房间前,你会先敲门吗?”成为了答案最为乐观的题目:90.6%选择“会”,6.3%选择“有时会”,128人中只有3人选择“不会”。此外,“与人谈话时,你会斜眼看人吗?”和“吃饭时,你会用筷子等餐具敲打碗碟吗?”两题的调查效果紧随其后,分别有89.1%和87.5%选择“不会”。相比之下,“你会将筷子立着插在米饭里吗?”一项则只有67.2%选择“不会”,其余答案中,“会”和“有时会”则各有16.4%选择,而是否会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一项,也有30.5%选择“会”或者“有时会”。

  [调查分析]

  纵观调查结果,记者也发现,虽然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7岁的年龄跨度,但遵守老规矩的程度并没有和年龄呈正比。譬如“你会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吗?”一题,5岁的幼儿园孩子中有80%的答案为“不会”,小学三年级学生中有96.7%选择“不会”,然而小学五年级学生则只有73.3%的学生选择“不会”,而到了小学六年级,选择“不会”的比例更是下降到了30.3%。

  教育专家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愈发成熟,表达的欲望也愈加强烈,容易出现打断别人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年龄增长带来的思维完善,使得年龄大的孩子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准确的判断,而小孩子可能只是简单地认为不应该随意打断别人说话,从而做出了“不会”的选择。

  [调查延伸]

  在采访中,记者也向30位家长[微博]发放了这份问卷,30位家长都反映了解这全部10条规矩,并且“不能抖腿”、“进别人房间前先轻敲门”、“吃饭时不能用餐具敲打碗碟”这3条规矩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肯定——会要求孩子这样做。然而,“吃饭时,你能做到请长辈先入座,并且请长辈先动筷吗?”等7条老规矩则均有数位家长表示不会要求孩子这样做,“孩子平时功课挺忙的,特别累,我们也不忍心要求那么多。”

  和家长问卷相似,来自幼儿园、小学的20位教师也参与了我们的问卷调查,教师们普遍表示了解这些老规矩并且也会要求学生这样做,但也有教师坦言,这些老规矩中有不少涉及到了餐桌礼仪,在学校并没有机会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教育,“再说,学生在校我们肯定还是更注重对文化知识的教育。”

  两个案例

  老规矩教做人,但不能禁锢创造力

  在机关工作的刘先生有一个3岁的女儿,随着女儿渐渐长大、与大人沟通越来越多,刘先生也开始逐步给女儿灌输一些传统老规矩。

  刘先生觉得,老规矩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长远发展,他说:“如今的时代,孩子的意识都比较超前,独立性、创造性相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独生子女也强很多,感觉现代中国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有一些传统的东西在缺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有一些传统还是要遵循,给孩子这方面的熏陶很有必要。因为让孩子学得守规矩,不只是让大人们觉得这孩子很懂事、被大多数人认可,另一方面,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将来的发展也有利。比如多学一点《弟子规》,孩子会从中明白孝敬父母、诚信为人、乐于助人等许多人生道理,以后孩子长大成人,这些小时候学习到的做人准则,潜移默化地印在脑子里,会影响一生,对于孩子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积极作用。”

  但刘先生并不赞同用老规矩禁锢孩子,他表示:“比如‘吃饭时手必须放在桌子上’、‘吃饭时必须大人先动筷’,我觉得没必要‘必须’,那样就太过了。我不会要求我的孩子去这样循规蹈矩,不能太刻板,我可以培养她的性格、思想,但是不一定说这个事情‘一、二、三’就必须‘一、二、三’,‘三、一、二’也可以,我不会严厉地去命令她必须要做到怎么样。如果刻薄、机械地要求,就适得其反了,我想反而会抑制了孩子那些符合现代需要的发散性的思维,我不想在她幼小心灵里把那种孩子特有的创造力抹杀掉。规矩是要养成的,只要她大方向正确,小细节我不会要求。”

  区别对待“老例儿”,不能照单全收

  1982年生人的韦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80后”妈妈,从事教育工作的她在2009年生下了儿子,眼下刚满4岁。在韦颖看来,儿子已经能够听进很多道理,只是时常又将道理抛在脑后。“我常常告诉他,别人跟你打招呼,你要站住了回应人家。他当时也会点头,可是下次别人再和他说话,他就又忘了要站住回应对方。”

  同样让韦颖觉得烦恼的还有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和自己不同的教育方式。“一般儿子要是不听话,我就会说他,急了也打,可是老人却特别宠。”韦颖告诉记者,一次儿子犯错误被自己要求罚站,儿子就想到了找姥爷“寻求温暖”,一个劲儿地叫姥爷到屋里来,“其实他就是想姥爷进来以后就可以把他领走了,不用罚站了”。和自己的父母相比,爷爷、奶奶更是舍不得孙子受一点委屈,“爷爷、奶奶比姥爷、姥姥更宠孩子,孩子怎么闹他们都护着,我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谈到自己对这些老规矩的态度,韦颖表示自己可能代表了不少“80后”父母。“像礼貌、礼节这些老规矩,我觉得当然是要教给孩子的,毕竟这些是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而对于传统的“老例儿”,韦颖坦言,还是要区别对待。“记得有一次孩子用手‘比坑儿’,我就立即制止了,虽然我也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但小时候家人就告诉我不能‘比坑儿’,会有不好的寓意。”韦颖认为,像这样的“老例儿”既然一直延续下来,就有它的道理,“不过也有一定的限度,像什么驱魔作法的那种,我肯定不信,也不支持。”

  三个专家观点

  社会学家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老规矩要靠年轻人传承

  关颖认为,郭德纲列举的“规矩”之所以引起人们的热议,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规矩”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老规矩的陌生。一些父母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特长培养,而对礼仪规范的教导、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不太在意。而学校的德育教育中,优良传统的传承也不是重点。所以当一些“80后”父母看到网络上的老规矩感到陌生,甚至质疑,也就不足为怪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就要遵守社会规范,对孩子来说就是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得体有益于与人交往。”关颖提到,用餐规矩中排座次、不用筷子敲碗、吃饭时嘴巴不出声、手要扶碗、夹菜不抄底等等,其实都是传统的用餐礼仪,很多“60后”、“70后”小时候就是这样被教导的,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规矩。还有怎么跟不同的人说话、怎么站、怎么坐、怎么走路……言谈举止都有规矩。

  关颖建议,老规矩要靠年轻人传承,现在的“80后”父母学习能力都很强,补上礼仪规范这一课并不难。这些东西都是融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有的就是举手之劳,关键是习惯的养成要有一个过程。很多老规矩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礼仪。礼仪对个人来说是道德品质的外在体现。在社会实践中,礼仪往往首先表现为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习惯,然后才逐渐上升为大家认可的规定,并成为人们有章可循、可以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所以,越是年轻人越应当注重礼仪,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尊重,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教育专家

  畅销亲子教育书作者、复旦大学[微博]博士付小平:

  想让孩子自由成长就要立规矩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把孩子温柔地推开》等畅销亲子教育书作者、复旦大学博士付小平分析,老规矩引发热议,反映出现在的很多父母既不愿意给孩子立规矩,更不懂得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爱和自由’是目前倍受推崇的教育理念,也受到很多年轻父母的追捧。”付小平发现,很多家长对这些教育理念的理解有偏差,“这些父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规矩和约束。”

  他认为,“80后”父母作为新生代家长,教养观念和方式大多比较现代,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在继承老规矩方面,就比较欠缺。大部分“80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从小就关怀备至、宠爱有加,舍不得用这些老规矩来要求和约束孩子。所以大部分年轻父母对于这些老规矩,应该也是比较陌生的。再加上他们对“要给孩子爱和自由,要尊重孩子”的误解,导致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只要是孩子的要求,家长就会尽量满足,而不考虑这个要求是不是合理;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即使是涉及到做人的根本,家长也是好言相劝不予批评或惩罚;如果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家长总是先挑学校和老师的毛病,而不是考虑自己孩子的问题。到最后,甚至演变为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任何委屈,希望孩子能够在“最好”的环境里面得到成长:有无限的爱、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对孩子万分尊重等等。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家长对孩子有所要求和约束,大多数孩子都是可以做到的。付小平建议,家长首先要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盲目地服从。很多规矩可以家长和孩子共同商定。一旦孩子参与了规矩的制定,孩子一般都会自觉遵守,有时候甚至做得比规定的还严格。因为他会觉得这是自己本来应该做好的事情,并非家长强制要求的。他还建议,给孩子立规矩,并非越多越好,但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可以参考。立什么样的规矩、立多少规矩,完全需要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要求、孩子自身的特点、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等综合考虑。总的原则是:规矩越少越好,才能有启发的作用;孩子越大,规矩越少,放权越多。

  民俗专家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

  科学的应提倡,迷信的该摒弃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俗专家罗澍伟表示,旧的礼仪规范只要跟现代文明不矛盾、具有科学道理,就可以遵循,“老规矩中确实有牵扯到封建迷信的,但有一些的确代表人的素质和文明礼仪,我们应当具体分析。比如说,跟人交谈时坐在那儿抖腿或者跷二郎腿,眼睛还四处张望,这会给人一种什么印象?起码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除了关乎形象、礼仪之外,罗澍伟还谈到有一些老规矩是具有科学根据的,他举例说:“‘站如松、坐如钟’从医学方面讲也是有道理的。站起来腰板挺直,这是利于健康的,驼背会影响身体发育,坐着的时候保持90度对人的腰是最好的。另外还有‘食不言、睡不语’等,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都被现代医学所提倡,因为吃饭时候说话会影响消化,临睡前说话过多容易引起兴奋,导致睡眠质量降低。所以说有一些旧传统、老规矩,是合理、科学的,可以保留下来。”

  但是在这些老规矩中也存在一些迷信、落后的“妈妈例儿”,比如不可以做两手手指相对的“比坑儿”,否则会招灾等等。对此罗澍伟认为:“农耕文明时期形成的规矩肯定会有一些不好的地方,这些还是应当逐步淘汰的。小孩子盛一碗饭,把筷子竖着插在上边,老年人看着就不喜欢,因为给死人供‘倒头饭’才是这样放置,老人会有一种心理上的反应。但我想,类似这种‘传统’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会有一个逐步改正的过程。”

  罗澍伟还说,“中国人有自己的民俗文化传统,很多风俗习惯是几千年形成的,不能一律按照西方人的规范来要求。当然,在中国特殊文化背景下,并不是所有传承下来的‘老例儿’都是好的,需要进行分析。随着文明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自发、自觉地遵守良好的生活礼仪、交往礼仪,而那些和21世纪不兼容的文明标准和规则就自然被摒弃了。”

  记者手记

  言传同时别忘身教

  很多工具都是有使用说明书的,唯独教育孩子没有相同版本的“说明书”。

  完全不教规矩,孩子会变成“熊孩子”;但若用规矩来束缚孩子,又失去了孩子原本的天真烂漫。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所有家长面前的课题。采访中,一位父亲的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无论给孩子立什么规矩,教育孩子的唯一目的,是让其自立和有用。”

  那么,如何立规矩?“80后”作为计划生育后的一代人,身上不仅具有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彰显个性的时代烙印,作为独生子女,他们更肩负着家庭给予的全部宠爱和希望。眼下他们开始为人父母,是延续父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还是另辟蹊径?在对教育方式的不断探索中,他们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言谈举止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抛开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老例儿”,多数老规矩是与人交往时礼貌礼节的体现。与人谈话时不斜眼看人,不抖腿,和长辈领导说话称“您”……这些看似简单明了的规矩相信人人都能说上一段,教育孩子时也毫不迟疑,但家长自己,又真的都能做到吗?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千万种,但家长一定是孩子最早也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若能在言传的同时不忘身教,很多难题或许也就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