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后家庭教育如何升级

2013年12月15日14:18  中国教育报    

  原标题:“单独二孩”后家庭教育如何升级


本版漫画由张亚丽绘本版漫画由张亚丽绘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生育第二个孩子后家庭教育如何随之升级?本期刊发一组稿件,让我们来听听几种不同的声音,帮助家长[微博]认识养育两个孩子的方法。

  “二孩”不是家庭教育的负担

  生二孩可以治疗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国内研究表明: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承认家庭教育的失败,认为独生子女存在着蛮横任性、自我中心、自理能力差、孤僻冷漠等问题。“二孩”的到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一些弊端。

  家里有了两个孩子,孩子不必整天被包裹在成人的世界里,有了真正的、更充实的“儿童世界”,有利于消除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避免儿童早熟和过早的成人化。

  “二孩”的到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注和溺爱,使家庭教育更加回归理性。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唯一,家长会对孩子产生聚焦性关注,造成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供给”,产生溺爱。马卡连柯认为,溺爱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可怕的“毒药”。“二孩”的到来,改变了家庭的环境,分散了家长的关注和关爱,使家庭教育更加理性。

  两个孩子的互动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双子女家庭为“头胎”提供了关怀和照顾弟弟、妹妹的机会,使其更具责任感;“二孩”也可以从哥哥、姐姐身上学会尊重、服从和关怀。两个孩子还可以相互分享、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形成良性竞争,促进自我全面发展。

  “二孩”的出现,可以避免家长给予孩子过高期望,有利于孩子的和谐发展。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产生过高期望,给孩子“难以承受之重”,扭曲了儿童的天性,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在双子女家庭中,家长更能以平和的心态教育子女,给予孩子合理期望,更好地享受与子女共同成长的幸福,使孩子身心自然、和谐发展。

  公平民主地对待子女让爱不失衡

  “二孩”的出现也伴随着些许问题,处理不好“二孩”就会成为家庭教育之累。

  在双子女家庭,“二孩”出生前,“头胎”处于“独生子女”的环境中,是被捧在手心的“小公主”、“小皇帝”,享受着父母全部的爱和关注。随着家中“二孩”的出生,家长会在一定时间内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二孩”身上,“头胎”孩子常会感到自己被冷落和抛弃,产生被边缘化的不安全感。这时,“头胎”孩子会把这种失衡怪罪于自己的弟弟、妹妹,从而对弟弟、妹妹产生怨恨。特别是“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家长,由于“头胎”是女孩才生育“二孩”的,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因此,解决好“头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双子女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

  生二孩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经济、情感投入难度更大。调查发现,不想生育“二孩”的父母近八成是因为“经济不允许”,其次是由于“没精力照顾”。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生活成本、教育成本不断攀高,“精养”孩子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二孩”的出生势必会增加家长经济和身心负担,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家庭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有些家长的心态失衡,家长会觉得自己那么辛苦地给孩子赚钱,对孩子严厉点、要求高点也是应该的。

  此外,“二孩”的出现需要父母更加努力工作,陪伴孩子、照顾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减少,甚至出现隔代教育和留守儿童现象,影响儿童的智力和个性发展。还可能会导致部分父母偏爱以及孩子发生攀比的现象。

  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只有一个孩子,不会产生孩子间的比较和攀比现象,父母也不会对孩子偏爱。而在双子女家庭中,父母由于孩子发展水平、性别、长相、性格特征以及个人喜好等,极易产生对某个孩子的偏爱。被偏爱者容易骄横任性,被冷落者容易冷漠孤僻,更有甚者会仇恨社会。同时,双子女家庭孩子们之间容易被比较和攀比,这种攀比处理不好会导致不良竞争,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父母的素质决定了两个孩子的幸福

  家长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家庭是孩子接触最早、生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环境,家长是家庭的主导者,家长素质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水平。无论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双子女家庭的教育,对于父母都是“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依恋和模仿的对象,对于孩子个性、社会性发展甚至性别认知和婚恋观都产生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因此,父母需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做好孩子的榜样,做到科学施教。

  父母要做好“头胎”孩子的教育。在“二胎”来临之前,给“头胎”做好心理准备,使他明白有了弟弟、妹妹就有了玩伴,就多了一个爱他的人,使其对弟弟、妹妹的出生产生期待。为他提供机会体验帮助和关心他人的快乐,体会到作为哥哥或姐姐的自豪感,使他知道有了弟弟、妹妹父母仍会爱他。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坚持正面教育,及时表扬“头胎”关爱弟弟、妹妹的行为。因此,“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就经常给他讲什么样的话,你不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不要给他讲什么样的话,即使是批评也不可以。”

  父母要为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做充分的思想、经济准备。对于生育第二个孩子,父母之间要做好协商,取得家庭成员的支持,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不要因为第二个孩子的出生而手足无措,更不能因生第二个孩子对自己工作的影响而迁怒于孩子。同时,父母要明白经济不是关键问题,幸福、温馨、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最为关键。因为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养护他们的心灵。

  父母要充分发挥孩子之间的互动价值,这是双子女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双子女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有两个孩子,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对儿童成长具有比成人教育更大的价值。

  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父母要不断创造孩子之间交流的机会,通过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合作分享、相互竞争等,培养孩子间深厚的亲情,最大限度降低因父母精力不足带来的不利影响。

  父母要树立科学的育儿观,防止偏爱和盲目攀比。夸美纽斯认为:“儿童比黄金更为珍贵,但比玻璃还脆弱。”父母应像园丁一样细心呵护儿童稚嫩的心灵,尊重孩子的天性,科学施教,做好培植“根”的教育。“世界上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之爱。”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身后欣赏孩子的进步,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理想的寄托者和事业的继承人,要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让孩子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由于遗传、成长环境、性别、个性等因素,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唯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优秀的孩子可以是不一样的优秀。因此,没有必要对两个孩子进行横向对比,更不能偏爱、溺爱,否则会害了孩子。

  父母要懂得欣赏孩子之间的差异,学会公平、民主对待孩子,做到科学育儿,让双子女家庭孩子更健康、更幸福地成长。(■张晗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微博]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家长观点】

  生两个孩子会节省教育成本

  古语讲“独柴难烧,独子难教”。负担两个孩子的教育不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负担重,实际上更能让父母省心、节约教育成本、利于孩子成长。

  有两个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更省心。因为有了第一个孩子的教育经验,教育第二个孩子时父母就能够驾轻就熟,再不用手忙脚乱地向育儿专家、书本、长辈请教,生搬硬套他人“理论”;也知道如何避免陷入教育误区,从而在对孩子生长发育特点了然于心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进行家庭教育。

  培养两个孩子父母可以节约教育成本。教育成本高是很多家长不愿生育的原因之一,然而对教育成本的估算只是对第一个孩子的总计,在第二个孩子的教育中诸如早教费、玩具费、图书费、服装费等消费都可以通过重复使用资源来节约开支。

  生两个孩子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已经有接近1.5亿多的独生子女。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看到了独生子女成长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孤独、自私、不擅交际、挫折力差、怕吃苦等。给孩子生个弟弟妹妹,有利于培养健全人格,哥哥姐姐在照顾弟弟妹妹中能够提升自理能力,完善自我形象,树立榜样意识;弟弟妹妹在与哥哥姐姐的玩耍中能提高合作能力、分享美德。

  那么,如何达到上述教育效果,这就涉及到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问题。

  父母应懂得适当放手。家庭“单独二孩”的来临,最好选择在第一个孩子已经摆脱了婴儿期,进入到学龄前或儿童期,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哥哥姐姐一定的自理能力已经建立,他们可以帮助弟弟妹妹穿衣、吃饭,并利用他的知识给弟弟妹妹讲故事、规范行为。孩子间有了玩伴,就不会长时间缠着家长。这样,父母可以充分利用第一个孩子的教育资源,从亲力亲为的教育中解放自己。

  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家庭氛围。父母不能厚此薄彼,也就是说两个孩子如果有值得表扬或奖励的事情,应给予同等肯定;如果孩子犯了错误都应该给予相应的批评或惩戒。不能因为年龄小或其他原因,父母在对待两个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一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反差。

  父母要规范言行做好榜样。父母不可因放手而忽略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言传身教的作用,虽然第二个孩子的部分教育由第一个孩子来协助,但第一个孩子的教育却主要来源于父母,如果父母不能给第一个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仅会对第一个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第二个孩子在父母及哥哥或姐姐的影响下更会受到不良影响。■许虹

  【不同声音】

  别对第二个孩子进行弥补式教育

  在2013年接近年底的时候,党中央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随之而来的是相关讨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单独二孩”后的相关教育情况,特别是对于“单独二孩”的家庭教育有担忧、有希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孩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家庭教育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家长们心存遗憾。

  “单独二孩”政策出现后,很多家庭就会将对头胎的教育缺憾,弥补在第二个孩子教育成长中。在这里我概括为缺憾弥补式教育。

  这种教育心理是准备要二胎的父母和已经有第二个孩子的父母普遍存在的心理。每一个家庭都是希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所以要正确看待这样的心理。

  存在缺憾弥补教育观念的家庭,能够反思之前教育行为,发现不足,提升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在这里就要注意教育理念和行为的科学性,秉承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用正面、积极的方式去引导幼儿。

  避免对孩子进行对比。家长要尽量不说“你要这样做,千万不要像你的姐姐”、“一定要听话,看哥哥不听话,所以爸爸妈妈不喜欢他”这种比较性的话语,这种语言会让两个孩子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应该实施榜样式引导教育,如:“你看哥哥多棒呀,可以自己收拾玩具!”“姐姐今天有进步了,我们一起庆祝。”用这种积极、乐观的教育引导,会让家庭教育轻松双赢。

  “单独二孩”后,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教育时间和实施者是谁。由于社会飞速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教育孩子的时间非常少,教育孩子的是家庭中的老人,这样就出现了孩子自私、独立性弱、依赖性强、宽容度小等等问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以“单独二孩”为契机,也许可以让家庭教育的责任重新回到父母的手中。

  回想一下我们的父辈们,家庭中都是两个以上孩子,孩子们会自然地相互谦让、相互照顾、相互影响。

  父母就是家庭中的引导者,引导孩子发现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什么是错误的行为。在我所教的孩子中,有很多双胞胎,这些家长会告诉我:其实教育两个孩子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累,两个孩子会自己做游戏,而不是缠着父母、要求父母陪着他(她)玩;孩子们会相互帮助穿衣服、拿东西等等。我想,只要是家长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孩子,“单独二孩”后,孩子的自私、独立性、依赖性、宽容度等问题都会有所变化。

  “单独二孩”后面临的问题很多,有喜有悲。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从家庭教育入手,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杜斌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幼教处包钢十五园)

  【对话双子女家庭】

  我为什么要生两个孩子?

  【李一慢】“70后”全职奶爸,有两个儿子。他在家庭中展开研究,写了家庭教育方面书籍。

  记者:为什么想要再生一个宝宝?

  李一慢:思想基础是我们夫妻都喜欢多子女,我们一直希望生育两个孩子。喜欢李宗盛的一首歌《希望》中描绘的场面:养几个孩子是我人生的愿望/我喜欢他们围绕在我身旁/有一天我会越来越忙/还好孩子总是给我希望。

  记者:那么准备要第二个宝宝前有哪些担心,做了哪些针对性准备?

  李一慢:真要生需要克服许多障碍。政策、经济、精力都先不讲,我觉得排在第一的是孩子妈妈的刀口,那可是要生生在原刀口再来一次啊!我很不愿意让葫芦妈妈再受苦。但是葫芦妈妈的勇敢成全了我们的大家庭。当思想基础达成共识,生理基础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了。

  我们给第一个宝宝做了情感、思想与物质上的铺垫。我还专门买了一本小兔波力的绘本《我要当哥哥了》,跟儿子谈谈爸爸与伯伯、妈妈与小姨的故事,让他了解兄弟姐妹的亲情与快乐。

  记者:第二个孩子给家庭带来哪些改变?

  李一慢:最大的改变是我们成了特殊群体,相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孩子妈妈发现自己很强大,潜力无限,本来对付一个都困难重重,现在成了育儿达人。

  【海江贤】“50后”母亲,两个女儿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在北京从事服装设计与新闻工作。

  记者:您所在的那个那年代正值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初期,当时为什么考虑生第二个宝宝?

  海江贤:从政策上来讲,我们的家庭并不违反国家规定,因为我是蒙古族,少数民族家庭可以生第二个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以后能有个伴,相互有个照应,互相帮助。

  记者:第二个孩子带给你们怎样的压力?

  海江贤:我的孩子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那时刚刚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还不是很发展。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过年时给孩子买衣服,我们要买两套,一人一套。当时交学费110元一学期、间餐费每月30元,什么都要交双份,买什么都要买双份的。我的女儿8岁那年非常有趣,每到交钱的时候不给她带好钱她就不去上学。

  现在大概估算一下,把两个孩子一直培养到大学毕业,每个孩子至少15万元。独生子女家庭的花销就减少了许多。经济负担往往是许多两孩家庭的最大负担。

  记者:这么大的压力后悔生第二个孩子吗?

  海江贤:虽然说有压力,但是我们收获的爱和力量是无法比拟的。其实,带两个孩子并不用费力,两个孩子一起游戏、结伴上学、互相鼓励与竞争,省去家长许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自私、孤独、不善于交流的问题,而是学会了宽容、谦让与爱。

  与此同时,可不像现在的很多家庭,一个孩子拴住一个大人。现在,孩子都已经上班了,我观察她们的为人处事方式,大方、谦让、能融入团队,还有许多朋友。两个孩子给予家庭的回报更多,举个通俗的例子,一到过年,大女儿买一件衣服,二女儿买一条裤子我就有一身的衣服,孩子也没有感到压力非常大;大女儿陪父母一天,二女儿陪父母一天,我们就度过了两天快乐的时光。一分付出就有一分回报,多一分付出收获的幸福和快乐更多。■记者 常晶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