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须坚决拒绝向使用武力的孩子屈服
事件
天津安康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最近有10多位遭受孩子暴力伤害的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求诊。“我是在爸爸妈妈拳脚下长大的。小时候淘气,妈妈竟然在大街上打我,当时的情景我到现在都记得。她从不考虑我的自尊,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打我。我上小学6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她打我,我顺手挡了一下,她的表情挺吃惊,还后退了。”15岁的男孩小明说:“从那以后我发现有能力反抗了,他们再来打我我就打他们。我让他们给我买什么他们就得给我买,不买我就打他们。妈妈再对我唠叨,我就让她‘闭嘴’,她果然挺害怕地闭了嘴。”
蔡女士15岁的儿子沉迷于上网打游戏,学习兴趣不高。他平时寄宿在学校,周六周日一回家,就发脾气要钱,然后让妈妈滚出去。最近一个周末,他回来要钱,妈妈没答应,他竟抡着拖把追着打妈妈。现在蔡女士只能睡在亲戚家,不敢回家。
网友观点
张绍勤:看到这种报道后让人很痛心。古人尚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些孩子们的做法太让人心寒了。当然家长[微博]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当,是引发这种新型家庭暴力的根源之一。首先家长应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其次希望全社会也应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夏思扬:中国父母习惯于把子女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对待,所以,打骂、体罚子女等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俗话说:“种瓜得瓜”,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必然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缺陷,长此下去,子女的报复心理就会产生,到一定的年龄,子女对父母的行为不满意时,就会反过来对父母实施暴力行为。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要遏制子女对父母施暴,父母自身对子女的教育是关键要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杜绝体罚等行为。
王清铭:我是一位教师,对这类问题学生有所了解,这类学生的行为多因为家长管理过于严格,将自己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强加于孩子,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学生殴打家长是这类失败教育发展到极端的表象。作为一位教师,我奉劝广大家长,要让自己的孩子从小树立起“对自己负责”的思想。父母不能包办他们的人生,老师也不能。他们的道路要自己去走。
孩子打父母,据说已经成为新的家庭暴力,引起媒体关注。
这种新型家庭暴力仅是一些个案报道,但是在它的背后潜藏的社会问题是: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事事以孩子为“中心”,从小对孩子放松管教,可能造成孩子任性,对家长出言不逊、语言顶撞,甚至大打出手,“升级”为极端的暴力事件。孩子由任性而发展到打骂父母,应该说是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娇惯造成的恶果。
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说:“子不教,父之过。”孩子胆敢在家庭内施暴,如果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缘故,一般来说,根源在于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放纵溺爱或“棍棒教育”。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和“问题家庭”。“问题孩子”的产生,是从父母的管教方式发展而来的。
在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人们急功近利,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选择“智力优先”的原则,只要学习成绩是“一百分”,就能“遮百丑”。在许多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往往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无论是合理的要求,或是不合理的要求,并且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处处宽容,甚至孩子随意打骂父母,父母也认为是孩子一时任性。有时候我们常常看到,两三岁的孩子稍有不满就伸手打父母,父母却从来舍不得动孩子一根指头。孩子和家长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想方设法送到他们的身边……渐渐地孩子从小在家中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习惯,变得自私欲膨胀,丝毫不懂得感恩;再加上现在网络游戏、宣扬暴力的图书、影视等的不良影响,还没有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以暴力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要改变这种现象,父母首先要学会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现实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很少会想孩子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一方面是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他们不能宽恕孩子所犯的大小错误。而孩子则因为愤怒、挫折、缺乏自制力,动手打父母或其他人。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又表现出过分的溺爱,如果孩子们按照父母的要求,如考试得了一百分,钢琴过了几级,父母就会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袒护孩子的种种缺点,包括喜欢动手打人,辱骂别人。天长日久,孩子的心理就会扭曲,从而觉得自己做的都是理所应当,更加为所欲为。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当孩子试图用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者发泄内心的焦虑、愤怒时,父母必须尽快制止其暴力行为。你可以用平和但坚决的态度告诉他:虽然我们能理解你现在的愤怒,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你企图以动武解决问题的方式。记住:你的话语要尽可能简洁,语气虽然不瘟不火,但是态度要坚决,让孩子有冷静的空间,平复此刻激动的情绪。倘若孩子变本加厉,继续使用武力,你可以抓住孩子的双手,重复告诉他:“只要你能安静下来,我便会放手。”父母必须坚决拒绝向使用武力的孩子屈服,否则,孩子使用武力的情况只会变本加厉。
另外,父母可以教导孩子,除了使用武力以外,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发泄情绪、表达不满呢?例如,打枕头、在无人的房间里大声喊叫,在户外跑步,或进行其他体育运动,或找人倾诉等等。写情绪日记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活动、喜怒哀乐写出来,自己与自己进行心灵的交流,可以缓解压力,平和心态。我们也要提醒家长,父母的行为往往是孩子的仿效对象。父母要自我反省,自己日常是否也容易以武力来发泄情绪或表达不满?孩子其实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家长的问题,因此家长也应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要为孩子提供消极的示范作用。
对于孩子,家长是一个指导者、可靠的朋友和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指挥官、不是奴仆、也不是救星。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