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少年宫招生火爆 家长称物美价廉

2014年01月21日11:18  新华每日电讯    

  据新华社北京1月20日专电(记者李江涛)半夜排队、近万名家长[微博]带孩子报名、挤坏伸缩门。近日,北京市少年宫搬迁新址后首次招生,近万名家长带孩子排队报名,原计划四天的报名时间仅用一天就招满全部项目,火爆场面堪比春运。

  心急的家长提前一天赶排队,5分钟就把伸缩门挤坏

  1月18日是北京市少年宫搬到龙潭湖新址后首次招生的第一天。但从17日下午开始,就有心急的家长赶来排队。18日早上7点后,少年宫门外就开始堵车,8点时,车队已经排出了一公里。随着排队的人越来越多,被挤在大门前的一些孩子哭了起来,被家长举过头顶先送进了大门。

  少年宫的20多位保安在大门口形成人墙,维持秩序。但在8点27分开始进入时,瞬间涌入的家长不到5分钟就把自动开合的伸缩门挤坏,零件散落在地,大门也变成了“麻花”。

  8点40分,报名大厅里已黑压压一片,大门外还有将近3000名家长没有进来。出于安保考虑,大门又一次被关闭。直到上午10点40分,院子里仍有两百多米长的队伍。临近中午,一半的班级已经满额。只有绘画、舞蹈等招生多的班级还有少数名额。

  “物美价廉”乃受热捧原因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认为,少年宫报名挤破门槛,是因为“家长们太认这块牌子”。

  他说,五六十年来,北京市少年宫培养了20多万名少年儿童,活跃在各行各业中,其中不乏享誉全国的著名艺术家、演员、科学家、体育运动健将。如今,这里已成为优质校外教育资源的一个品牌,在老百姓中具有良好的口碑。

  “近些年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求也水涨船高,很多家长不再满足于升学考试的高分,开始追求对孩子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素养的培养。所以,像市少年宫这样的公办优质校外教育资源,势必受到家长追捧。”桑锦龙说。

  多位家长说,相比社会培训机构,市少年宫收取的学费便宜得多,可谓“物美价廉”。以这里的儿童画班为例,每课时收费20元,每周两课时,一学期下来16次课,共计640元。而这个价钱,在社会培训机构,也就够上两三次课。

  还有家长表示,校外机构鱼龙混杂,老师的从业资格都成问题。即便是排队挤也得让孩子上市少年宫享受优质教育。

  此外,近年来随着名校对小升初要求的提高,许多家长希望孩子多具备几门特长,能多参加比赛获得荣誉,以便在小升初时派上用场。而市少年宫参加国家承认的比赛的机会比一般的私立培训班和各区县少年宫的多,自然受到热捧。

  暴露优质课外教育资源“供不应求”

  少年宫招生的火爆暴露出优质课外教育资源的稀缺。

  据统计,包括市、区、街道举办的少年宫、科技馆和少年之家在内,目前北京市具有公办性质的校外教育机构只有50多家。而全市4岁半到18岁有需求接受校外教育培训的青少年至少有百万人。这种优质校外教育资源与家长学生需求间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市少年宫报名难。

  北京市西城区人大[微博]代表徐嫩霞认为,市少年宫招生如此火爆并不正常,反映出教育不均衡现象。希望以后整合师资力量,全面提升各区县少年宫的教学质量,做到师资均衡发展,这样能分散部分过分关注市少年宫的学生。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微博]表示,少年宫招生的火爆,折射出家长对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的旺盛需求,以及我国公益性质的兴趣发展机会太少。这种火爆应引起教育部门、学校的思考。首先,应针对学校兴趣班变异的真正根源,寻求对策,而不是一刀切地取消学校的兴趣班。一方面,要通过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扭转兴趣班异化为加分教育的现象。目前的升学评价体系只关注分数,而没有建立把学生兴趣、特长纳入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因此学生不是自主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而是为获得加分在家长的要求下被动接受培训。

  “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让学校按教育规律,规范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教育,满足受教育者的多元教育需求。”熊丙奇认为,应大力发展公益性质的社会教育机构,通过增加投入、整合社区、学校资源等多种途径,加大公共资源的建设和开放力度,面向青少年群体,推出各种兴趣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既为他们课余、节假日活动提供去处,也构建社区学生交流、培养能力、发展兴趣的平台。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将面向全市百万中小学生推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免费享受体育、文艺、科技等方面的社团活动,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埋单。

 

分享到: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