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节日化能否让家教理念入脑人心

2014年03月13日14:54  现代教育报    

  本社评论员线教平

  3月1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闭幕。梳理政协委员在教育领域的“百家争鸣”声,除了高考[微博]改革的热议,有关家庭教育的提案亦不在少数。其中,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礼慧建议,应设立全民家庭教育日,让父母享有一天假期,陪同18岁以下子女做些有意义的事。

  张礼慧委员的提议,着实切中当下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问题。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所指出的,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家长[微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然而,靠“全民家庭教育日”让家教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解决家长正确教育理念缺失的问题,笔者并不完全认同。

  家庭教育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家长的一怒一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可小觑的作用。可见,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陪伴,也不是靠多一天“家庭教育日”就会有质的改变。学会做父母,永远要边学习边实践,是伴随孩子成长而形成的经验积累。况且,对不少年轻父母来说,缺少的不仅仅是家教意识,还包括掌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此,让正确的家教理念深入人心,需要拿出有效的行动办法来,形成长效机制,而不只是依靠“全民家庭教育日”的号召力。

  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众多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富裕家庭的孩子过度包装,农村家庭孩子的不少被迫留守,一般家庭的孩子听天由命……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很有必要把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由于掌握着大量的离退休教师资源,教育部门完全有能力将他们组织起来,把老教师丰富的教育经验传递给家长。同时,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教育部门还可以开展亲子活动项目、提供家教咨询,为不同的家庭类型提供针对性的意见指导。

  学校方面,他们拥有频繁接触家长的便利条件,更应该把家长学校的运行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曾任美国教育部长的贝尔指出,以学校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充其量只能影响和改变学生每天6-8小时的生活。把学校培养的积极行为延续到家中,并成为孩子自身的优良习惯,这需要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目前,不少学校虽然已经建立家长学校,但在传播科学家教理念方面仍有欠缺。给予家长学校教室、教师、教材、教学计划等方面的配套支持,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民家庭教育日”只是一个符号,其节日化的意义绝不在于让父母多一天假期陪伴孩子。让家教理念升入人心,根本之举还是靠政府、学校付诸实践的努力。这对家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有效的带动。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