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别让择校“绑架”了婚姻

2014年04月24日18:15  现代教育报     收藏本文     

  前有因为房屋限购,有些人为钻避税空子而“突击离婚”,网友不禁感叹:畸高的房价改变了人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亲情伦理观,也影响着社会公序良俗。正当我们替那些被房子改变的亲情、爱情乃至于婚姻叹惜时,今又现为了孩子能落户学区房而“突击离婚”,让人不由得感叹:凶猛的择校乱象,难道也改变了一些人的爱情观、婚姻观?

  为择校“突击离婚”,让人读出一种酸楚:为孩子能读一所好学校,家长[微博]竟然可以不要婚姻,婚后房产也可以不管不顾。

  为择校“突击离婚”还让我读出一种大爱之下的盲从:择校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家长岂能视婚姻为儿戏想离就离?且不说人的感情是无形的,也是最不好把握的;离婚根本没有真假之分,只要办理了相关手续,法律效力便已产生,离婚事实便已成立,婚姻风险随时都有。这早有前车之鉴:为房子“假离婚”却弄假成真者大有人在。

  仅仅批评“突击离婚”者盲从显然不够。造成家长“突击离婚”,也是严苛的政策所逼。根据南京政策,凡持老人产权证上学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学生的父母双方都未购房或未分配住房,确实没有自己的住房;二是父母婚后,孩子出生后的户口一直都与老人在同一户籍上,且从未迁动过;三是父母、孩子与老人实际常住在一起。这个政策恐怕没有几人能达到。

  从严审查入学资质,以遏制择校乱象,自然没错。但如此严苛的政策,仍出现政策“偏靶”,说明它虽然严苛,却并不完善,因为老百姓可以通过“突击离婚”来“绕道走”。政策再严苛,却只能给老百姓增加择校成本(比如将择校与房产、户籍等捆绑,现在又搭上了婚姻风险),不能真正终结择校,也不是好政策。

  单纯从百姓角度做文章,治标不如治本,反而可能逼出让人唏嘘的假离婚这类“市侩智慧”。当应对禁止择校的“鲜招”层出不穷,政策的严谨性就会泡汤,教育公信力也会打折。

  □何勇海(四川 媒体人)

  刊于4月23日现代教育报评论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