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禁令急刹择校风 教育资源均衡是关键

2014年08月28日10:39  中国经济网     收藏本文     
 2014年5月3日,北京市,位于陶然亭北侧的幸福时光幼儿园门前挤满了前来送孩子初试的家长。当天是育才小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超常班”幼升小入学初试的日子,考试地点就是幸福时光幼儿园,此次幼升小超常班的考试安排了5场,每场两个小时。一天时间,考试的学生人数超过两千人。  2014年5月3日,北京市,位于陶然亭北侧的幸福时光幼儿园门前挤满了前来送孩子初试的家长[微博]。当天是育才小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超常班”幼升小入学初试的日子,考试地点就是幸福时光幼儿园,此次幼升小超常班的考试安排了5场,每场两个小时。一天时间,考试的学生人数超过两千人。

  开学临近,中小学新生即将迈入新的校园,开始新一学年的学习生活。今年,北京市出台了“史上最严”择校禁令,全面取消“共建生”,旨在坚决治理中小学补课、高中违规招生及乱收费行为。同时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就近入学政策,着力刹住经久不衰的“择校风”。 

  择校“择”的究竟是什么? 

  在我国,接受优质的文化教育被大部分家长视作子女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大中城市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环境下,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良的教育,无不使尽浑身解数让孩子上优秀的“重点”学校。由此入学季经久不衰的“择校大战”拉开帷幕。那么,什么是“择校”,而择校“择”的又是什么,学生、家长们真的明白吗? 

  对中国家长们而言,“电脑排位”绝对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这种本来以解决学生入学的公平录取问题为初衷的方法令很多家长和学生因不满被“排”到教学质量相对薄弱的学校而捶胸顿足。同样头疼的还有所在学区少有重点名校的学生们以及升学考试中成绩不佳、未达到理想学校分数线而和重点名校擦身而过的考生们。因此,为了选择一所教学质量优质的理想学校,学生和家长们通过缴纳高额“择校费”、“托关系”、“找共建”、“培养特长”等五花八门的方法来达到“择校”的目的。这种现象在“小升初”和入读高中阶段尤其突出,而家长学生们“择”的,自然是人大[微博]附、四中等知名重点中学。 

  “择校之痛” 痛在谁身? 

  随着近年来择校热潮一波波高涨,它所带来的弊端和隐患也日益突出。首先,“择校”现象在公办学校间违背了义务教育公平原则,生源非正常分配严重阻碍了区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名校过热、一般学校无生问津的现象也造成教育资源紧张稀缺的后果。 

  其次,受到办学资源的限制,一些学校借助学生高额的“择校费”来扩充收入,学校间收入的不均衡不仅打击了普通学校的教学积极性,同时催生了教育乱收费等不良乱象的涌现。高额的“考前培训班”、天价“特长夏令营”亦由此应运而生。 

  最后,“择校生”、“共建生”在重点中学中的学习生活也受到了不利影响。跟不上课业、紧张的学习环境下适应不良等反应在开学后陆续出现,部分学校对择校生、共建生的差别管理同样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家长们为了增加孩子择校的筹码,而让孩子们参加的各种特长培训班,也在紧张的学习中花费了孩子们过多的精力,影响了正常的休息、锻炼。这些,都严重打击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多措并举刹“择校风” 共促教育公平

  今年2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19个重点大城市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4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由此,号称“史上最严”禁止择校令正式生效。6月,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等区“小升初”电脑派位,就近入学比例首次突破80%。此外,北京市调整了中招政策,全面取消择校生,并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同时大幅提高优质高中面向区域内初中校招生计划指标,名额分配比例提高至30%。相关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北京义务教育择校入学的不良现象。

  然而,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杜绝升学不正之风,在政策引导规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均衡地发展教育,保障区域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教育办学差异,有效保障受教育群的权利平等,使各地的学生们都能得到公平平等的教育机会。(赵子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择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