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中国父母有关“爱”最朴素的表达。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抢占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众多父母甘陪孩子当“学漂”。新学期将至,在新一股“陪读潮”涌来前,大河报记者走近洛阳四个不同“学漂爹娘”,和您一起感知真实“陪读生活”。
相中河南教育名声
云南母亲辞职来洛陪读
食物没“乡”味、气候干燥不适、语言不通……云南人肖女士在洛阳生活的五年不容易,女儿的“好成绩”是支撑她背井离乡的唯一信念。
2009年,女儿佳佳(化名)到了读小学的年纪,来自云南楚雄的肖女士辞掉工作,带着女儿投奔千里之外的洛阳亲戚,冲的是河南基础教育“强省”的名号。“河南的学生竞争压力大,老师要求严格,比云南强很多。”肖女士说,虽然云南不乏好学校,但她仍选择让女儿来洛阳读书,待女儿打下坚实的基础后,再把孩子转回高考[微博]分数线较低的云南去,“其实就是来‘刷分’的。”
虽然已在洛阳生活五年,可肖女士和佳佳还是常常念叨“家乡的味道”。气候、食物、语言,这些细枝末节都被肖女士归纳为“乡愁”。丈夫留在云南打拼事业,照顾女儿的重担全落在了肖女
士的肩上。“从来洛阳的第一天起,女儿就开始嘟囔着回云南。”肖女士说,因为没了从小玩到大的死党,每天学校、家“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让女儿极其想念家乡。
“为了女儿的学习和未来,当全职保姆也值了。”肖女士说,除了每日接送孩子上学,她还变着花样地做女儿爱吃的食物,即便缺少食材,肖女士也总能做出“家乡的味道”。
“说实话,后悔过当初的选择。”肖女士说,相比云南的轻松氛围,洛阳学生压力特别大,看到女儿每每因为学习压得喘不过气,她都会产生放弃的想法。让肖女士坚持下去的唯一信念,就是孩子有一个敞亮未来的“可能性”。“不管有没有能力,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
为让孩子上好学校
工薪族城里买房
姥姥姥爷陪读
今年是伊川的程女士在洛阳“定居”的第三个年头。在她眼中,她在洛阳的那套花费近40万元的学区房,是女儿享受洛阳城区优质教育的“敲门砖”。为还房贷,三年来,她和丈夫聚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为照顾女儿在洛阳的生活,她还把固执的父母“请”出了家乡。
程女士的女儿慧慧(化名)今年8岁,在洛阳实验小学新区分校读二年级。程女士跟丈夫在一国企下属乡镇办事处工作,虽然俩人月薪加起来不足4000元,但在女儿不满两周岁时,程女士毅然在洛阳新区贷款购置了一套房子。“为了孩子读书,硬是咬牙买了。”
因程女士和丈夫都在乡镇上班,女儿的饮食起居,只能都交给了孩子的姥姥和姥爷。“爹娘一辈子都没出过老家,如今愣是当起了‘城里人’。”程女士说
一天四次接送和三顿饭,二老搭班协作。为了外孙女冬天上学暖和一些,年逾七旬的姥爷特意学习开四轮电动车。虽然生活上无忧,但对于孩子的功课,二老却显得力不从心。程女士每次来洛阳看女儿时,都要把整月的功课认真看一遍。发现孩子成绩下降,程女士连带着还要把父母“教训”一通。
“老人都溺爱孩子,不舍得管教。”隔代陪读是无奈抉择。“不工作,哪来钱还房贷?”程女士说,为了给女儿一个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她和丈夫只得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工作上,无心也无力管教女儿。
“接下来还有初中、高中,要是有机会能把孩子送到郑州就更好了。”程女士说,虽然母女间不能经常见面,但她不后悔,“孩子长大了,就能明白当父母的苦心。”
宜阳工作洛阳陪读
夫妻每天往返60公里
每天早上5时许,家住南昌路的王女士都要早早起来,给孩子准备好早餐后,她和丈夫要在7点前后开车到宜阳县城上班。王女士和丈夫都是宜阳人,为让孩子苗苗(化名)接受更好的教育,去年孩子小学毕业后,就转到洛阳市读初中,开始了两地奔波的生活。王女士说,因为担心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她和爱人每天晚上都陪在孩子身边。
孩子刚到洛阳读书时,王女士把家里的一辆旧山地车带到洛阳,让孩子用。但因车座太高,苗苗骑着摔倒过很多次。后来,王女士给孩子买了辆适合孩子身材的自行车。
“孩子在洛阳这一年进步很快。”王女士说,她在宜阳县城一所小学工作,班上很多从各个乡镇来读书的学生。“有一年我做过统计,班上60个学生,有一半都是来自各个乡镇的。”王女士说,不少家长[微博]将孩子送到学校后,让孩子入托班,也有极少数是跟着爷爷奶奶或亲戚生活,父母在身边的很少。“如果要陪读,最好是父母在身边,家庭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王女士说。
洛宜快速通道修成后,开车从宜阳到洛阳虽然快了很多,但30公里的路程也得30多分钟。每天在洛阳和宜阳间奔波往返,王女士和丈夫也感到累,但王女士觉得,她和丈夫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孩子上小学时在县城里,来洛阳这半年感觉长大了很多,现在也开始自己学着做饭了。”王女士说,不管孩子将来怎样,我们现在希望给孩子更好的环境。
忧心孩子身体
母亲县城租房陪读
在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附近,黄女士每天除了在超市上班,就是操心女儿丽洋(化名)的食宿问题。今年46岁的黄女士老家在离县城不远的乡镇,她到县城陪读已有两年了。小女儿丽洋将要上高三,黄女士在县城一边打工一边陪丽洋读书。
黄女士告诉记者,丽洋胃消化不好,高一下学期因拉肚子厉害连期末考试都没能参加,留级一年。“孩子身体不好,身边离不开人。我在身边帮孩子做饭,饮食上有保证些。”黄女士说,“她爸出去打工,我一个人在家也没啥事,在县城边打工边照顾孩子也不算辛苦。”除了早餐外,孩子午餐和晚餐在家里吃。
因经济条件有限,黄女士在附近一家超市打工,赚些零用钱补贴母女俩开支。忙时,黄女士会把饭菜提前准备好,只要丽洋回来后简单加工就可以吃了。
“母亲很辛苦,但是她从来不给我说。”丽洋告诉记者,高三还有一年,她希望能够通过高考来回报母亲的付出。陪读期间,丽洋也会和母亲拌嘴,但很快就会过去。“母亲老是担心我学习,感觉我没好好学习,不像姐姐那样让她放心。大人嘛,都是唠叨。”丽洋告诉记者,她姐姐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医院工作,是她学习的榜样。
黄女士告诉记者,这两年在县城陪读的家长并不少,很多家长都是从孩子上小学就来县城陪读,“很是有远见”。“大闺女上学时我都不用操心,那个时候也不兴陪读,这两年人们都重视教育,陪读的很多。”黄女士说,等到丽洋考上大学后,她就可以歇歇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陪读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