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实验小学杨文娟:语文教育要重整体性

2014年10月20日16:29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各位同行,上午好!今天我们常州实验小学带来的是基于语文主题学习思考的“林-树课程”的探索。语文主题学习是我们的一个专项,尽管探索的时间不长、成果也不丰硕,很多想法也许稚嫩,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行动了。我们今天就把我们的行动和思考跟大家一起分享!

  当下的语文,我们对它的有关很多评价,其中有一句话可以形象地来比方,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意思是说,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常常看到一篇篇教材,而忽略了整个单元、整本书、整个大语文、大阅读,乃至阅读中的人。为了引导我们的老师有林子的这样一个概念、有这样的一个理念,引导孩子走进这片林子,来喜欢上阅读、喜欢上语文,于是我们提出了“林-树”课程。有三大关键词:主题学习、单元推进、阅读综合。主要意思就是基于某一个主题进行单元重组,在单元重组当中用阅读综合多元的方式促进孩子语文能力素养的提升,从而让孩子们喜欢语文、喜欢阅读。我们的观点是,如果说把整个语文看作是一片林子的话,每一篇教材只不过是一棵树,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树才能够组成这样一片林子。假如我们把一本教材看作一片林子的话,每一篇课文、每个小单元只不过是一棵树,整个教材当中还有很多的语文素养需要我们给孩子去引领、去教诲。所以,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我们的这样实验时间不长,仅有半年,这半年当中主要是进行主题单元化、阅读综合化的实践。我们做了四大行动:第一大行动就是确定主题,一到六年级各有各的主题,这些主题的产生有几种方式,一种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基于教材的整体把握进行的一种确定。第二是基于我们的老师对年段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一个标准要求来进行的确定。还有就是高年段的主题就来自于我们的孩子们。其次,我们进行内容的重组,有了主题,这些内容就来自于课内外课外,拿我们三年级《好孩子之歌》这样的主题单元的内容重组来说,我们把它叫做61211,组成一个大单元。这个6就是我们教材当中散落的六篇文章,1是我们的其中一个单元练习,2是我们的两篇习作例化,后面一个1是我们额外补充的一组课外阅读,最后一个1是一本书,就是我要做个好孩子。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重新定义的一个单元。第三个行动就是单元教学:单元导读、单元推进、单元拓展和读写结合。拿我们五年级“历史之旅”这样的一个主题单元来说,从我们教材散落的有三篇历史题材的文章,我们还补充了《上下五千年》这样一本书共同组成一个新的单元。在这样一个单元当中,原来我们计划用六课时,但是在我们主题单元当中只有两课时,而腾出的四课时就是用于整本书的阅读。而这《上下五千年》但中有历史之事、有历史之人、也有历史之物。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历史的视野打开,让我们的孩子走进历史。第四个行动是综合阅读,这里面特别要提一下整本书阅读的推介,也是紧扣主题的。比如说,三年级是我要做个好孩子,五年级是上下五千年,六年级是爱的教育。那么,在这样整本书阅读和大单元的重组当中,我们的推进方式也是多元的,有的就是活动演绎,我们有绘本故事这样的来表达。中年段就有重组单元进行学法指导,四年级进行概括内容集中的一个方法学习,还有就是引导孩子进行不同一个主题下不同内容的比较阅读,最终实现整个大单元的综合化、实践性的教一种教学。

  在这样的四大行动当中,我们有了一定的收获,但是我们也遇到了新的挑战。比如说,怎样真正理念语文这片林子,教师的地位在哪里,学生在林子的哪里?我们都知道低年段的课时是很多的,但是很多时间都用在识字、拼音、写字上面,怎样去调整它的结构同时又确保底线。林树课程我们提出来了,但是它的关系如何表述得更加科学?在遇到这样一些新挑战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没有退缩,我们继续在研究。非常可喜的是,尽管我们只做了半年的探索,但是我们已经感到了林树课程的魅力。

  我想讲两个年段的研究故事跟大家分享,首先讲一下三年级的故事,好孩子之歌,在这个主题教学的时候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和策略的,在第一节课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一个好孩子吗?”孩子们的回答有点出乎老师的意料,因为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说:我不是个好孩子,因为我很调皮;我不是个好孩子,因为我不太听爸爸妈妈的话;我不是个好孩子,我考试成绩不理想。这样的“我不是”就成了我们刚刚开始启动这个单元教学的一个基调。

  所以,这个好孩子之歌的主题单元教学就在孩子们的自我检讨、自我批评当中开始了。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们的老师们有一点纳闷,但细细一想原因找到了,原来在进行课堂教育之前,老师让孩子们去采访父母或者朋友,怎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都朋友都给他描述了好孩子的完美形象,而且还要求他们就要像这样的好孩子一样去做、要做这样的好孩子。所以,还没开始单元教学,孩子们就有了一个好孩子的完美形象,觉得自己心目当中的好孩子那么高大上。所以,第一节课来问你是一个好孩子吗?孩子们几乎都是说我不是。那我们好孩子之歌的单元教学组成的很多内容,其实是我们老师有意识进行重组的,因为三年级阶段的孩子对自我认知不够成熟,而引导孩子们通过阅读来加强自我认知是目标之一。因此,我们的老师重新备课,就提出我们必须要认识好孩子之歌这样一个单元教学的教育意义在哪里?这样的一组大单元的教学当中,要引导孩子们自己在学习当中去感受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而整个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是不是可以就成为一次打造自信、重塑信心的自我认知之旅呢?带着这样的一个目标,我们实施了一个月的实验,一个月之后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的孩子对自己开始有我是好孩子的评价了。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是个好孩子、我是个遵守秩序的好孩子,因为妈妈开车的时候闯红灯、发短信,我能够制止,我是遵守秩序的好孩子。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哥哥家的小仓鼠跑掉了,我把它找回来放回笼子,我认为我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张海林(音)小朋友说,我的成绩不怎么好,但是我是有爱心的好孩子。有小朋友说,我知道衡量好孩子不仅仅是看有没有好成绩,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有一个小朋友叫钱振(音),最初问他的时候也是说不是好孩子,但是通过一个月的重组单元的学习之后,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走廊里有纸屑我去打扫了,我不是为了老师表扬我,我相信我是一个好孩子。

  这样的一个单元学习让我们所有的老师有这样的一种深深的感觉,文以载道不是空话,是在孩子们接触具体的一些阅读文本的时候慢慢建立起来了,带着这样的一种自信我们的老师进行反思,他觉得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去思考、认识事物的同时也能认识自我。我们这样的一个主题鲜明的自我认知体验,让孩子们知道虽然自己并不完美,但是相信自我、肯定自己,自己就能变得更好,同时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所以,这样的一个主题单元的学习过程,我们把它看作是自信的自我认识的一个提升,这是我们的阅读单元主题之后的一大收获,同时也实现了基于教材、重组教材、超越教材的一个实验目的。

  第二个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六年级的研究花絮,六年级是高年级,我们主要采取的是研究性学习,六年级主要是“师恩难忘”的主题单元,内容来自于课内、来自于课外、还来自于《爱的教育》整本书。我们的老师给六年级的孩子有一个单元导读单,你能够提炼这个单元的主题、能够找寻你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有的就是师恩难忘,有的是了不起的老师,还有的是教学有方等等,比较多的同学认同教学有方。于是,我们带着这样一个主题开始研究。三天之后,有同学反映说,整个的教育研究发现,讲老师教学技能技巧和方法的不多,但是让我们感觉到了这里面很多的老师都教育有方。因此,提出来新的主题就是围绕“教育有方”进行研究。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自己的学习进行主题汇报,主题汇报的时候也会设几个小评委,他们会对汇报者进行点评,对他的优点肯定,对他的一些不足点评,我们的小评委当是有声有色的。首先,就有一个关于教师倾向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些老师有一些共性的教育有方,比如说关心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等等。提出来说,如果我能在这样的老师的班里学习那该多幸福啊。

  不过,有一个小插曲,在这个研究过程当中,有一个同学叫安琦(音),他在研究《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时候,同样是教育有方,他不是找的老师,他找是父亲。接下来的这几张PPT是这个孩子的,跟在座的各位分享。他说在《爱的教育》这本书当中,安利柯(音)的父亲始终在教他如何去爱,当他在生活当中遇到困惑的时候父亲都会给他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里面充满了爱的道理。当安利柯厌倦学习的时候,父亲这样说;当安利柯对母亲失礼的时候,父亲告诉他假如你对母亲都已经没有爱心的话,那么你以后不知道会怎样受到良心的谴责。当安利柯无视乞丐的时候,父亲告诉他,你什么都不缺乏的时候世间有缺乏一切的、你再求奢侈,世间有但求不死就算满足的。当安利柯做错事、不尊重老师的时候,父亲都会给他这样一段话,这样的一段段话,让安利柯明白了什么是爱。安琦(音)同学把这样的观点介绍给大家的时候,我们的小评委举手说他偏题了,因为我们研究的是教师教育有方。于是,安琦举手,他很镇定,说请给我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他说:安利柯的父亲对于安利柯来讲,父亲就是父亲,但是当我们在读《爱的教育》的时候,安利柯的父亲又何尝不是一位教育有方的老师呢?他说完这段话的时候,我们的评委和老师都给予热烈掌声,他们认为安琦的研究很有价值,他对教育有方的理解有他的独到之处,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所以,孩子们一致认可。

  就在这样的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平时我们拿着一本教材在做细致地研读的时候,细枝末节、字词句都是非常到位,但是可能孩子们缺失了更大的平台。而现在孩子们学会了比较、学会了选择,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痕迹,哪怕很单薄、很幼稚,但是我们认为这是他真实的、看得见的成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在实现着五大转变,但新的问题也有,面对这样新的问题我们有新的变革,重新做好重组的加减法。对于二年级为例的这样一个学习,我们正在学习当中,我们把这样的一些教材内容减掉,就有了我们现在的追求,我们希望这样的生命林子里面有我们孩子的身影。谢谢大家!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小学校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