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微博)以爱之名行“监控”之实,如此出格举动,遭遇女儿强烈反弹,可谓意料之中。又一次,敏感而泛滥的父母心,演变成为赤裸裸的管控欲。
因 为自己长期出差,无法照看家中的17岁女儿,两个月前,家住西昌市的张兵在家中客厅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一是可以防盗贼;二是可实时关注孩子动态,如按时 回家没有,确保孩子安全。”然而,这在家里却引发了冲突。女儿张玲以隐私被侵犯为由,负气离家出走一周,至今仍未回家。面对女儿的态度,父亲张兵却坚持己 见,“都是为了她好,这个监控不能拆。”(5月23日《法制晚报》)
以爱之名行“监控”之实,如此出格举动,遭遇强烈反弹,可谓意料之中。又一次,敏感而泛滥的父母心,演变成为赤裸裸的管控欲。
众 所周知,传统的家庭结构内,“父权”构成了一种支配性的威权。在这一模式下,子女只有被支配的义务,而无任何个人权利可言。然而,到现代社会,一切显然早 已发生改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为人子女的“孩子们”具备了更多的主体性身份意识,越发被当作是具备种种权利的独立个体……在此事中,女儿张玲坚持自 己拥有隐私权,并借此排斥父亲全方位的监控,这背后所折射出的,无疑是两个平等的权利主体之间的博弈。
一面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另一面则是 监护人的知情权,这两者边界模糊,难免会时有冲突。可即便如此,一位父亲对17岁的女儿实时监控,还是显得有些出格了。需要重申的法律常识是,家长对子女 隐私权的侵占,只能是基于必要性的原则,以“确保正常的监护能维系”为限。但现实的困境在于,由于缺少外力约束,家长们往往会只凭主观意愿,来决定对子女 隐私的窥探程度。久而久之,自我膨胀的“监护权”,业已形成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碾压之势。 □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