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家”,你第一个想到的形容词是什么呢?
我问过很多人这个问题,大家给我的回复,第一个联想到的词都集中在“温暖、安心、放松、有爱……”,我曾听到一个朋友比较有意思的描述是这样的,他说:“一下想不到合适的词,家就是想到要回去,就让你加快脚步的地方”,我听了很感动,是的,一个让你加快脚步、充满期待的地方。
按理说,能营造这样的氛围,家里的人彼此说话,应该也是很友善的,但身边却有不少人给我提到过以下对话:
场景1--上小学时
妈妈:今天还没写完作业,是不是又贪玩了?
孩子:不是!
妈妈:还说不是,今天只有一单元的英语作业,你早应该写完了,你真是让我生气!
孩子:我说不是就不是!(伤心)
场景2--上中学时
妈妈:周一上学的东西带好了吗,赶紧收拾好。
孩子:恩,差不多。
妈妈:别老“差不多”!一会就要坐车回学校了,赶紧收拾好,我发现你就爱丢三落四,像上次后来又给你送一趟衣服……
孩子:我知道我带什么,你别管!(生气)
场景3--上大学时
妈妈:这周回家吗?
孩子:不回家!这周我要参加社团周末的活动!
妈妈:好几周不回家,我发现你真是忙晕了, 也不知道给家里提前打个电话,我还提前给你留了你最爱吃的鱼,以后不给你留了!
孩子:我早说我开学挺忙的,吃的您自己吃吧,谁让您留了?!(委屈)
场景4--结婚2年后
妻子:你怎么还打游戏呢?你就不能陪陪孩子!
丈夫:孩子自己玩的挺好的,他需要,会来找我的!
妻子:那你就不能帮帮我吗?非要我指挥你!每次你就负责吃啊,我也不做了!
丈夫:我说了咱们叫外卖吃,你又不同意,你自己非愿意折腾,我下班累了放松会儿都不行!(无奈)
我们有爱,不会表达爱
这样的场景你熟悉吗?很多朋友给我提到过很多家里让自己伤心的话语,让自己感到冰冷和失望,我甚至也见到过语言上更激烈的冲突,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家这样本应该有爱的地方,会出现那么多没有爱的话语呢?
有一次我和那位妻子(场景4)沟通,她抱怨自己的老公一点优点没有,真后悔嫁给他,她说丈夫宁愿请阿姨,都不愿意帮她做饭……我说:“你真的就是希望他帮你做饭吗?如果因为做饭很累,需要有人帮忙,你老公说的也是一种解决办法。”后来她说其实她真的需求就是希望下班后老公陪陪她,他经常出差很辛苦,所以想在家里做饭吃,也希望这个时间两个人多交流一下,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你看了吗?一种爱的语言:我想你了,希望你多陪陪我和孩子,竟然让我们翻译成带有很多指责的话语。
原来,家中充满伤人话语的原因不是我们家人之间没有爱,而是我们不会用语言表达爱,我们不用积极词汇甚至是中性词表达需求,我们已习惯用消极词汇表达需求,多么遗憾!那用什么方法,改变我们的表达习惯,让我们沟通到彼此的心灵呢?
四步帮你清晰传递爱
我们可以用英国学者Roger Greenway提到的4F解说技术去进行表达和沟通,这个解说方法常用在团队辅导中用,可以帮助组员有条理地回顾活动、总结经验,也许你在小组工作,或者读绘本的讨论中都用到过,其实用在家庭沟通中也是非常适合的,下面我们看看应该如何“说话”。
简单来说,它分为四个方面,即“事实+感受+发现+将来”,我们要按照这个顺序,围绕这四个方面表达内容。比如像场景1中,妈妈可以这样表达:
[事实]我看到你今天回来一直写作业,不过李老师告诉我们今天作业不多,就一单元。
[感受]这么晚了,还在写,我担心你一直熬夜身体不好。
[发现]以往你这个点早就写完了,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将来](后来妈妈了解到孩子写的晚,是因为作业没记清楚留的是第五单元还是第六单元,怕不能按时交写了两章,所以比较慢)原来是这样,我们以后可以准备一个专门记录的本,写上日期,每天放学前查看一下,就好了。
我们容易“不澄清事实,不表达感受”
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说话也要这么繁琐吗?因为越熟悉的家人,我们越容易觉得不说对方也懂,或者期待对方猜到自己的心思,于是会不澄清事实,不清晰表达感受,造成误解甚至冲突。
不澄清事实,忽略第一步:我们会看场景1,家长没有确认这次的事实,存在预设立场去判断孩子,不耐心澄清。场景2,也是家长因为以往的经验,给孩子贴标签,认为孩子粗心大意,“好心提醒”,殊不知,这样更让孩子反感和拖延。
不表达感受,隐藏第二步:最最常见的问题是场景3、4,我们不会说出真实的感受,习惯说完事实就直接说“我发现、认为什么……”,然后应用“我再也不……”作为对对方的惩罚。其实这中间,我们隐藏了很多关爱家人的感受。就像场景3中,不表达对孩子思念的感受:
妈妈:这周回家吗?
孩子:不回家!这周我要参加我们社团周末的活动!
妈妈:好几周不回家[事实],我发现你真是忙晕了[发现],也不知道给家里提前打个电话,我还提前给你留了你最爱吃的鱼,以后不给你留了![将来]
孩子:我早说我开学挺忙的,吃的您自己吃吧,谁让您留了?!
请把话说全,家人应讲“理”更“讲情”
当我们只有表达事实、发现、应用,不表达真实感受,就像每个场景本来我们心中都有一颗红色的爱心,可是我们没有传递出来:
我担心你做不完作业熬夜身体不好(场景1)。
我担心你落下衣服,冷着感冒(场景2)。
妈妈想你了,很想你回来,还特意给你留了好吃的(场景3)。
老公,我很想你,想你陪陪我,陪陪孩子,好不容易回家一次,希望做饭给你吃,外面的饭,油性大、不卫生(场景4)。
后来一个朋友L和我分享,说自己意识到了,但是自己的家人不会听,还是常常遇到“有爱,没清晰传递给对方”的困扰,她刚毕业几年,每次好心给家里买东西,都会有一肚子委屈:
L:爸,您生日给你买什么好呢?我给您买一个新手机,怎么样?
爸爸:你别总大手大脚,不用买,以后不要再乱花钱![爸爸直接说“发现+将来”]
以前的L:没瞎买!我看你手机特别慢,好心给您买礼物,还数落我……[影响自己的情绪,会说负面感受]
知道怎么能全面表达自己后,对话变为这样:
现在的L:爸爸听到给您买手机不是很乐意,您是不喜欢,还是喜欢别的什么?您是怎么想的?[问对方感受]
爸爸:你刚毕业赚不了几个钱!我担心你自己都不够花!
现在的L:爸,您什么事情都为我着想,我特别感动,没事,我够花,想到小时候生日,您总给我带很多东西,现在给您买也是应该的。[积极表达正面的感受]
作为表达者,如果你想让对方听到自己的心声,那么请把话说全,尤其是表达你的感受,不要急于预设事实,更不要总是表达你惩罚性的应用。
作为倾听者,对方不会传递真实的感受,我们可以引导对方,问对方的感受,不急于说负面的感受,影响情绪!
我们常说,家是讲情不讲理的地方,其实,家应该讲“理”,“理”就是事实,即使熟悉也要澄清事实,不要先预设立场看人;家更应该讲“情”,这里说的“情”就是感受,真心表达你的感受,爱才不伤人,更暖人。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作者/豆豆 家庭教育工作者,生涯规划师,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