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记者在成都一些学校调查发现,很多家长会偷偷找到班主任,要求给自己的孩子安排在“黄金座位”上。所谓“黄金座位”,是指“中间、靠前,第一排除外”的座位。有的家长甚至认为,有了好的座位孩子就能好好学习,就能成为学霸。
我们的家长就真的那么傻吗?傻到认为座位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不妨换位思考: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占据教室里的“有利地形”,问题是学校不是你家开的,总得“给个理由先”。孩子近视的,家长说“孩子看不清,得坐前排”;孩子个矮的,家长说“孩子坐后排容易被遮挡”;家里有点权力的,家长说“我跟校长昨天还一起吃饭,老师你看着办”。那么,什么有利因素也不沾边的家长怎么办?总不能说“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宝贝,老师给点照顾吧”?
于是,有家长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创造了一个理论——“我想孩子成绩好,所以请老师让他坐黄金座位”,虽然也不怎么高明,但好歹是个理由。家长的想法,无非是我个人豁出去了,装傻卖萌也好,被嘲笑愚昧也罢,只求老师给个好座位。这的确是“套路”,但却是无奈的“套路”、心酸的“套路”。要我说,这真不怪家长,更值得反思的是教育大环境。
如果教育部门设计的“小班制”能真正落地,一个班最多就三四十个孩子,在教室哪个位置差别也就没那么大了,谁还会为了一个“黄金座”死乞白赖地跟老师“耍心机”?可是大家都往少数优质小学挤,“小班制”一时半会落实不了,怎么办?那么老师能否公平、有耐心地对待每个孩子,让他们都能接受大致相当的教育?如果不能,家长自然就会想,坐“黄金座”至少更加容易被老师关注到。
说到底,对“黄金座”趋之若鹜,反映了家长的焦虑心态,以及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不少学校承诺,座位不固定、定期轮换,这当然是“黄金座之争”的技术性解决方案。但从根本上,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环境、享受到均衡的教育资源,这才是对“黄金座理论”最好的回应。(湖北 段思平)